徽章:“助力·她行”。
他的左手拿着一本薄薄的新族谱,第一页写着:“陈氏第九十九代谱修,男女皆可入谱,皆可成家。”
他不再是那个躲在柴房的少年。
他是桃花村第一个公开支持女儿读书的父亲,是林晓项目的第一个志愿者,也是族谱重修发起人之一。
而那本族谱,如今即将作为展品进驻省博物馆。
不是因为它的历史悠久,而是因为它见证了一个群体,从沉默走向觉醒。
——列车发动前,林晓做了简短发言。
“我曾以为自己可以逃出去,后来才知道——如果我一个人逃出去,我还是输。”
“我想让你们知道,知识和勇气,是不可以被藏在祖宗规矩里、血脉权力里的。”
“从今天开始,你们每一个人,都是溪水。”
“你们可以流出山,最终流入大海。”
——车厢里,小林坐在窗边,望着桃花溪越来越小的轮廓。
她用手指着远方,问:“妈妈,海是不是比溪水更宽?”
林晓轻轻握住她的脚丫,那脚丫没有被裹过,也没有穿错号的鞋。
她笑着说:“海很大,但更重要的是,你有了自己选路的权利。”
她看着窗外,一道长长的铁轨在晨光中延伸向远方。
十年前,她是坐在煤车上逃出来的,连名字都不敢提。
今天,她坐在前排,带着她们出发,用真名登上车票。
——夕阳西下。
村头,陈强重新立起的祠堂碑文前,多了一句刻字:“女丁入谱之始,桃花溪改流之时。”
而林母——那位曾经因断指而沉默的母亲——正领着另一批村妇坐在课堂里,学着写自己的名字。
她的笔很慢,但她每一笔都写得稳。
“林——英。”
她自言自语:“我是我,不是某人的谁。”
——列车穿山越岭,最终抵达江城。
车门开启的那一刻,林晓回头望了一眼那条通向村庄的轨道。
那里有她流过血的过去,也有她点燃火的现在。
但从今往后,她不再孤单。
她知道,溪水终将向海,而她已经成为那一滴滴汇聚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