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示意闻樱坐下,而后给她斟了一杯茶,“尝尝,明前龙井。”
闻樱素手轻轻执起茶杯,细细的抿了一口,有着淡淡的清香,入口竟还有股茉莉的清香,很浅很浅。
一口下去,她不动声色的抬眸看向对面的男人。
她喜欢茉莉。
可他怎么会知道?
萧聿珩似是没察觉到她的反应一般,继续优雅的泡着茶。
而后,只听到他低沉如古琴般的声音响起,“你说你想与我合作?”
闻樱轻嗯了一声。
“可将军府不是素来保持中立吗?”
“我今日来找你,不代表将军府,也不代表相府,仅代表我自己,闻樱。”闻樱放下茶杯,挺直了腰杆,目光坚定的看向他,“如果你相信我的话。”
“我一直都相信你。”萧聿珩浅浅出声,眼底闪过一抹哀伤。
“嗯?”奈何闻樱并没有听清楚。
萧聿珩迅速收敛了自己的情绪,浅笑着道,“夫人的才情,金陵城中,又有几个可以与之相论呢?萧某自然是相信的。”
闻樱淡然一笑,那是世人过于高看她了,若是论才情,她不如林簌;论谋略,她不如温湛。
她也就占了一个名头罢了。
“听闻昨日王爷在朝堂上提了修建运河与减免赋税一事?”闻樱直接开门见山。
大家都是聪明人,也就没必要再藏着掖着了。
萧聿珩点了点头。
那日,收到她的信件,信内直言不讳,说当今朝局糜烂,需有人出来将这看似太平实则腐朽的朝堂搅乱,重新谋局。此时恰逢北方大旱,难民流窜,便是最好的突破口。
“王爷一向奉行低调行事,昨日,是否过于高调了?你这是直接把自己置于了风口浪尖。”闻樱隐隐有些担忧。
她本来的想法是,借北方大旱之事,徐徐图之。
可他如此急迫的在大殿之上表明了自己的想法,所提出的主张虽未有错,却触及了众多人的利益,他若再想平静,怕是难了。
“虽是冒险了些,却也并非全无益处。”闻樱美眉眼流露出的那一丝担忧,他敏锐的捕捉到了,继而轻勾了勾嘴角,继续道,“其一,这是最快,也是最直接能打破看似平和朝局的方法;其二,朝堂之上,谁忠谁佞,稍作分辨,也有了一定眉目;其三,”
萧聿珩停顿了下,看向闻樱,只见她红唇微扬,眉眼舒展,轻笑道,“其三,朝臣只会觉得你过于急功近利,有脑子,却鲁莽,因此便会降低对你的关注。”
萧聿珩宠溺的笑着点了点头。
正是基于这三点的考虑,他才会在大殿之上,有此一番言论。
他心知肚明,他的此番言论,就算是对的,可被采纳的几率微乎其微。
可但凡有识之士,心里装着百姓之人,却会对他所提的建议,有所思量。
“另外,我见过闻老将军了。”
闻樱闻言,皱了皱眉,“嗯?”
“老将军虽未明言,却也是赞同我的想法的。”
闻樱对这个答案不置可否,她爹那个人,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
之后,闻樱又与他聊了些关于当今朝局的看法,以及梳理了下金陵城里的朝堂关系网。
大多时候都是闻樱在说,萧聿珩侧耳倾听。
说到一些关键的地方,他才会开口纠正,或者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闻樱并不会自大到觉得自己一个妇人,所见所闻所想,会比他一个皇子厉害,但她也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她擅长梳理关系,从而找到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