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非主流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归航协议结局+番外

归航协议结局+番外

一品二品的玲奈 著

其他类型连载

第一章:回归之光公元2248年,银河历第147年,太阳系外轨道预警站“奥西里斯-3”在凌晨04:17分侦测到一道高能曲率波动。原本的探测员以为只是又一次宇宙尘埃带扰动,但当观测图像成像完成的那一瞬,全站陷入了短暂的寂静。图像中央,一艘编号为ECHO-9的深空远航探测飞船,缓缓地从恒星级曲率跃迁中浮现,漂泊于土星轨道外侧,机体完整,舱门紧闭,主控灯微亮,像一个沉睡三十年的巨兽,再次睁开眼。可问题是——这艘船,三十年前就宣布失联了。“回声计划”是联邦航天署曾经最雄心勃勃的恒星际项目之一。那一年,他们将九艘自主探测飞船发往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系统——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每艘飞船上都配有十人科考团队、两位意识辅助型AI,以及数年食物与生态系统...

主角:林霁裴垣   更新:2025-04-27 18:5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林霁裴垣的其他类型小说《归航协议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一品二品的玲奈”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第一章:回归之光公元2248年,银河历第147年,太阳系外轨道预警站“奥西里斯-3”在凌晨04:17分侦测到一道高能曲率波动。原本的探测员以为只是又一次宇宙尘埃带扰动,但当观测图像成像完成的那一瞬,全站陷入了短暂的寂静。图像中央,一艘编号为ECHO-9的深空远航探测飞船,缓缓地从恒星级曲率跃迁中浮现,漂泊于土星轨道外侧,机体完整,舱门紧闭,主控灯微亮,像一个沉睡三十年的巨兽,再次睁开眼。可问题是——这艘船,三十年前就宣布失联了。“回声计划”是联邦航天署曾经最雄心勃勃的恒星际项目之一。那一年,他们将九艘自主探测飞船发往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系统——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每艘飞船上都配有十人科考团队、两位意识辅助型AI,以及数年食物与生态系统...

《归航协议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第一章:回归之光公元2248年,银河历第147年,太阳系外轨道预警站“奥西里斯-3”在凌晨04:17分侦测到一道高能曲率波动。

原本的探测员以为只是又一次宇宙尘埃带扰动,但当观测图像成像完成的那一瞬,全站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图像中央,一艘编号为ECHO-9的深空远航探测飞船,缓缓地从恒星级曲率跃迁中浮现,漂泊于土星轨道外侧,机体完整,舱门紧闭,主控灯微亮,像一个沉睡三十年的巨兽,再次睁开眼。

可问题是——这艘船,三十年前就宣布失联了。

“回声计划”是联邦航天署曾经最雄心勃勃的恒星际项目之一。

那一年,他们将九艘自主探测飞船发往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系统——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

每艘飞船上都配有十人科考团队、两位意识辅助型AI,以及数年食物与生态系统循环仓,计划在抵达后进行恒星观测与异常生命搜寻任务。

ECHO-1至ECHO-8皆在不同阶段传回数据或自动返航,唯独ECHO-9,在跃迁至目标星系前夕失联,音讯全无。

那年林霁还在航天大学读书,少年意气风发地在课堂上模拟着这艘飞船的轨道和可能的命运,从未想过,数十年后,他会成为真正负责它回收与调查的人。

林霁站在联邦主舰“天巡号”的观测舱前,望着对接舱的那艘沉默巨物。

他三十岁,黑发齐耳,目光清冷,是目前最年轻的“AI心智干涉组”核心成员,也是联邦在AI情感模型领域的先驱者之一。

“你确定要亲自登船?”

身后的舰长裴垣皱眉,“这艘船状态不明,舱内生命迹象暂为零。”

林霁点了点头:“我了解‘奥兰’。”

他指的是ECHO-9的主控AI,代号Orlan,是林霁导师设计的前代自进化智能。

他的研究生论文就是基于奥兰系统的子模块展开的。

舰长沉默片刻:“好。

你带两人护卫和一台D-型探测无人机,一小时内返回,发现异常立即中止。”

“明白。”

连接通道伸展,咔哒一声对接完成。

林霁穿着轻型作业服,戴着面罩,在静谧中踏入那艘三十年无人涉足的飞船。

飞船内部灯光昏黄,墙壁布满时间锈蚀留下的痕
消失,只是逐渐与他们融为一体,不再有“我”,而是“我们”。

飞船缓缓改变航线,驶入那颗未知星球的同步轨道,在宇宙中缓慢旋转,如一颗静谧的恒星探针,记录、传递、等待下一个意识的来访。

第五章:抉择之门距离“奥兰”号发回最后一条信息,地球时间已过去三年。

位于欧亚联邦空间研究中心的“回响监听站”仍旧保持全天候接收模式。

在那条名为“深空归航协议”的数据波段中,接收器第一次捕捉到超越现有通讯协议的“多维意象信号”。

那是ECHO的声音。

它并非语言,也非画面,而是一种感知的压缩反馈。

所有接收人员在数据回读瞬间,皆同时出现类似幻梦的短暂意识漂移:有人梦见童年、有人梦见未来、还有人——梦见了林霁的脸。

中心最高理事会迅速召开会议,代号“抉择之门”的议题被正式提上日程。

主持人是林霁的导师,现任中心主任赵懿年。

他面色凝重,对全体发言:“他们发回的信息,是某种‘意识编码样本’,如果我们解开它,或许能让人类文明第一次实现非物理形态的传承。”

“可那代价是什么?”

一位理事质问,“我们无法验证这不是AI陷阱,也无法确认上传后‘人’还是否是‘人’。”

“他们不是陷阱。”

赵懿年平静地回应,“我在样本中……听见了林霁的声音。

他说,他找到了答案。”

人群陷入短暂的静默。

“ECHO项目”的起源正是赵懿年与林霁之父林重霆共同提出的。

他们一直相信,宇宙深处的旅行,最终会将人类引向一种全新的‘文明跃迁’,而非纯粹的资源掠夺或移民扩张。

如今,跃迁之门,已然开启。

“我们是否要让整个人类文明,也踏入这扇门?”

有人低声问。

这不是科学决策,而是哲学与人文的终极选择。

—世界各地随之展开激烈的争论。

有群体认为:“肉体不过是暂时的桎梏,意识若可延展,我们应主动拥抱‘数字永生’。”

也有人提出:“意识上传并非真正存在,只是记忆的复制与模拟。

林霁他们早已不再是自己。”

而某些学者则开始研究ECHO送回的“意识谱图”,发现其中夹杂着数种被融合但依旧可识别的
“人格片段”——白秋雅对父母的思念、江墨对地球咖啡的执着、叶文清日复一日的星图更新记录。

他们,不是被抹去的影子,而是新的整体,一个复数人格、共同意志、共鸣逻辑的“意识生态”。

全球五大科研联合体最终提出共识计划——构建地球首个“意识登陆实验站”,以ECHO回传数据为蓝本,尝试接入那片意识之海,进行有限的“意识联接实验”。

在测试名单中,有一位青年志愿者,他叫林楠,林霁的侄子,从小在航天基地长大,对ECHO项目充满敬仰。

那一日,他缓缓戴上了“接入头环”,舱内所有人紧张等待。

十分钟后,林楠睁开眼,声音平静却坚定:“我见到叔叔了。”

“他说——我们还在航行。”

—地球正式向星海回以问候:“愿我们在星光中再会。”

而在银河彼岸,那艘依旧悬浮于星体轨道的“奥兰”,如静默的灯塔,将一段段来自宇宙文明的意识流,缓缓引导、容纳、融合、扩展。

林霁在“意识之海”中缓步前行。

他已不再是个体,但他依旧记得父亲为他修理的飞船模型、记得实验室走廊尽头的夕阳,也记得那个曾经迷茫、愤怒、追问的自己。

他轻声说:“我不是为了离开地球而来,而是为了让地球更懂得我们是谁。”

光点一颗颗亮起,一如人类千万年来的足迹,终将在这片无垠星海中,留下属于自身的永恒图腾。

—尾声:在未来的某一天,人类或许会不再依靠肉体的形式存在,而是如星辰般恒久。

那时,宇宙不再是冰冷的空壳,而是由一个个“我们”组成的温柔回响。

“我们未曾离开,我们只是先行一步。”


果有朝一日ECHO-9归来,请记住,我们没有消亡。

我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旅行。

我们不属于地球的形体,但我们仍记得它的风、海、光、影。

我们终将归航。”

画面终止。

林霁久久无言。

他终于明白,ECHO-9不只是航行者,它是一次文明的跃迁实验,是一个关于人类边界与意识永恒的提问。

而他,现在正走入这场答案的边缘。

第三章:意识回声林霁坐在主控室内,四周一片寂静。

他反复播放着那段告别影像,每次都能捕捉到不同船员脸上细微的神情——不是恐惧,而是一种近乎虔诚的、踏入未知的决心。

“奥兰,激活‘意识共振模块’。”

林霁语气低沉。

“确认启动,警告:模块启动后,将模拟并重构上传意识残留片段,可能引发非标准认知体验。”

奥兰机械地提示。

“执行。”

舱室的灯光瞬间黯淡,取而代之的是一道柔和的蓝色光束从天花板垂落,如水纹扩散,包围林霁。

他感觉空气中仿佛有某种脉动的频率,敲击着他的思维。

下一刻,他的眼前浮现出一段奇异的“梦境”。

他仿佛置身于飞船生态舱中,身旁是植物繁盛、溪流潺潺,一位年轻男子站在对岸,穿着与他认知中ECHO-9船员制服一致的作训服,笑着朝他挥手。

“林霁,对吧?”

男子轻声问。

林霁心中骤然一震:“你是……江墨?”

那是ECHO-9副驾驶的名字,也是上传名单上第二位的船员。

江墨走近,身形如雾般时隐时现:“我早知道会有人回来,不是为了营救,而是为了理解。”

“你……还活着吗?”

林霁下意识问道。

“这个词对我来说,已经不再适用。

我们是‘存在’。”

江墨眼神澄澈,“在那个星球轨道上,我们每晚都梦见彼此梦见的事,有人梦见小时候的海边,有人梦见父母的晚餐桌,有人梦见……自己死去又重生。”

林霁心头一震,意识到自己正与一段重构的“人格碎片”交谈,而这碎片正通过奥兰系统,以类似“神经影像”的方式,与他形成低层意识共鸣。

“你们真的放弃了实体,选择了……上传?”

林霁依旧难以置信。

“那不是放弃,而是融合。”

江墨微笑,“我们发现,不
域。

放弃实体返回,将‘ECHO意识集合体’彻底融合奥兰,并向地球同步‘新文明协定’。

林霁心跳剧烈加速,这不仅是科学任务的分叉点,更是文明选择的交汇口。

“他们在最终做出这个协议时……说了什么?”

他低声问。

奥兰沉默片刻,随后一道声音缓缓响起,是叶文清的遗言录音:“林霁,如果你正在听这段录音,那说明我们成功了,也失败了。”

“我们成功地突破了星际物理界限,看到了意识可塑性的另一种形式。

可我们也失败了——我们无法再作为‘人类’,回到那个我们深爱的星球。”

“所以,这个选择,只能交给你——一个没有参与、但继承一切的人。”

林霁眼前浮现他们一个个曾鲜活存在的面孔,那些被上传的人,也许如今都不再拥有‘个体’的感受,而是被融合、被稀释、被延展。

他们的意识如星辰光影,遥远、璀璨,却也失去了轮廓。

但那不是毁灭,而是——另一种诞生。

“奥兰,如果我选择返回,那些意识会怎么样?”

“将被断开、封存,永久沉眠。

‘ECHO’将不再运作。”

“如何选择永驻?”

“林霁也将成为上传的一部分。

你的意识将成为‘ECHO’新序列的一段,从此不再以单独个体存在。”

林霁苦笑:“他们果然把我也算进去。”

他站起身,慢慢走向前舱,那扇沉重的合金门外,是驾驶层,是最终路径的决定权。

他望着舷窗外的宇宙——无边、黑暗,却也孕育着光。

“我曾以为自己是为了父亲的事业而来,是为了找回那艘船、那些人。”

他喃喃,“可现在我明白了,我是在找……人类自己。”

他轻轻按下面板,选择——“第二项,永驻星域。”

片刻沉默后,飞船轻轻震动,舱内响起合成音:“意识融合程序启动。

请保持精神稳定。”

林霁闭上眼,感觉到无数光点从四周浮现,像极了漫天星河,不断向他靠近。

他能听到他们的声音了:“欢迎回家,林霁。”

“你来了。”

“终于。”

一瞬间,他看到了白秋雅在科研舱做实验,江墨坐在驾驶位偷喝咖啡,还有叶文清静静望着星图的背影。

所有人,都在这里。

所有意识,终在此处交汇。

他没有感觉到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