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头又对戎哥儿严肃的说到:“现在你日日有肉吃,有牛乳喝,日后你若是不好好读书,奶奶第一个罚你!”
时光飞逝,就这样过了一年。
期间我看婆母擅长做豆腐,便把做豆腐乳的手艺教给她。
她亲手制作的麻辣豆腐乳散发着浓郁香气,初尝时质地如凝脂覆雪般细腻。
齿间萦绕的豆香层层绽放,先似新茶抽芽的清冽,转而化为陈酿开坛的馥郁。
辣味不似烈焰灼人,恰如文火慢焙的桂皮,在喉间酝酿出绵长的甘韵。
婆母的豆腐乳成了镇里、村里的抢手货,一年能挣二两银子。
在这个村里,一户农家一年嚼用也要不到二两银子,我们日子愈发宽裕。
婆母对我更是言听计从,越发感激。
两个孩子越来越依赖我,视我如亲娘。
戎哥儿不仅在我出摊的时候跟着我,回到家也是寸步不离。
礼姐儿因为年纪小,加上是女孩子,我不愿让她随我摆摊,回到家后更是粘我到不行,睡觉也舍不得分开。
考虑到孩子们的成长环境,戎哥也需要进学堂系统的学习,我计划在镇上租个小院,并提前与房东协商好未来有条件时买下房屋。
村里土地在李幼安离开时已转租给同村的李九斤,年租金五百文。
我们打算不收租金,条件是请他们帮忙照看老宅和耕地,每年送些新米作为回报即可。
4 将军归来的风波就这样,我们全家搬去了镇上,租了一处宽敞的院子。
连张婶儿都跟着我们一起到了镇上,开启了我们新的副本。
“李从戎,你给我下来,看老娘今天不打你!”
是的,我从一个大家闺秀变成了现在这样。
戎哥儿一溜烟躲到树上,探出头来扮鬼脸,礼姐儿咯咯笑着,拽着我的衣角求情。
<“娘我错了,你不打我我就下来。”
戎哥儿跟猴一样爬到树上躲避我的追打,还跟我讨价还价。
这几年我对孩子们的好,两个孩子早已经把我当成亲生母亲,特别是礼姐儿,她没有亲生母亲和父亲的记忆,于是我便是她最信赖、最亲近的人。
当然戎哥儿也是,毕竟家里除了我和他阿奶,生母早逝,父亲又打仗去了从未归家,连书信都没有。
他们在我这里找到了家的温暖,我也在他们的依赖中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你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