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非主流中文网 > 现代都市 > 我的直播通古代,古人全麻了

我的直播通古代,古人全麻了

如履薄冰的鹅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叫做《我的直播通古代,古人全麻了》是“如履薄冰的鹅”的小说。内容精选:周瑾玉在纪录片里选了《大美华国》夏天系列之琼州。选这个也是因为视频封面上的荔枝,她的最爱。今年的鬱州雨水实在是下得太多了,把荔枝的花儿都打没了。以至于荔枝大幅度减产,价格飙升。其实对比与那些大果的荔枝,周瑾玉更喜欢本地的荔枝,个头不是很大,但最新鲜。味道甜中带着微微酸,吃着有一种糯感。啊啊~~~独一无二的滋味啊!周......

主角:周瑾玉刘邦   更新:2024-10-17 09:3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周瑾玉刘邦的现代都市小说《我的直播通古代,古人全麻了》,由网络作家“如履薄冰的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我的直播通古代,古人全麻了》是“如履薄冰的鹅”的小说。内容精选:周瑾玉在纪录片里选了《大美华国》夏天系列之琼州。选这个也是因为视频封面上的荔枝,她的最爱。今年的鬱州雨水实在是下得太多了,把荔枝的花儿都打没了。以至于荔枝大幅度减产,价格飙升。其实对比与那些大果的荔枝,周瑾玉更喜欢本地的荔枝,个头不是很大,但最新鲜。味道甜中带着微微酸,吃着有一种糯感。啊啊~~~独一无二的滋味啊!周......

《我的直播通古代,古人全麻了》精彩片段


“哐当!”一声,大殿中的杨勇摔碎了杯子。

杨坚眉头一皱:“可是你的太子妃元氏?”不等到杨勇回答,便喊道:“来人,请太子妃……算了!来不及了,我们现在就过去!”

一行人浩浩荡荡往太子妃住处赶去。

杨勇心头狂喜,却又有些担心,他宠爱云昭训,太子妃因而不满。如今不知道她会如何问天幕问题。

杨广脸色一瞬间阴沉,看到孤独皇后立马恢复原样。

“怎么了广儿?”独孤皇后担心。

“母后,没什么。儿臣只是担心这个元珍并非大嫂,毕竟同名同姓也很多……”

杨坚脚步一顿,继而说道:“无妨,去看看也好。”

杨广不再出声,只是隐晦的看了眼杨素。

杨素面无表情。

东宫。

太子妃元珍近来一直缠绵病榻,好不容易天幕出现让她精神好了点。云昭训却每天都来请安,美其名曰伺疾。

伺疾是假,来炫耀才是真。

“这个贱人!”元珍冷冷说了句,说完却心灰意冷,她自嫁与太子一直以来便无所出,而云昭训却已连生三子!

太子对她的宠爱越加厚重,其待遇几乎和她一样。

这意味着什么她还能不知道吗?

这天,她和往常一样在院子里观看天幕,云昭训带着其他侍妾来和她请安。

请完安也一起看天幕。

突然,周姑娘的一声隋朝元珍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云昭训娇美的容颜刹那间惨白一片,其他侍妾默默远离了她几步。

元珍不可思议地站起来:“周姑娘是叫我吗……”

周瑾玉笑笑:“是的呢,元珍。”

元珍刹那间泪落如雨,听得太久的太子妃、元氏、她几乎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元珍,她是元珍啊!

路上的杨勇大喜:真的是元氏。

杨坚急忙叫人快马通知太子妃,按照他所说的来问问题。

时任泾州刺史的洵阳简公元孝矩沉默的看着天幕,女儿的事情他多少知道一点,但无所出是女儿的弱点,他也不好做什么。

侍卫赶到东宫将杨坚的意思传达给元珍。

元珍沉默不语。

周瑾玉问道:“你要问什么呢?”

元珍笑了笑,将写着满满一页纸的问题扔在了地上。

侍卫大惊:“太子妃娘娘!”

“这是我的机会,父皇若是想问,他就自己抽吧。”元珍给侍卫丢下一句便转身看着天幕。

云昭训听到这话内心顿时闪过喜意,但又怕元妃问出点什么其他问题,一时间纠结不已。

元珍原本想问问她是否有子女,但想到若是有了子女而又得不到太子宠爱,那又何必呢?反而苦了孩子。

“周姑娘。”元珍端正地行了个礼:“我想看看后世的景色。”

元珍自小就恪守着名门世家的规矩,其父是前朝景穆皇帝拓跋晃玄孙,她长大后又嫁于当朝太子为妃。

外人看着可谓花团锦簇,尊贵至极。

可是,谁知道她日夜只能待在一方小院里看着那一方天空?

她也早就不期待太子的宠爱了。

而天幕的出现让她死寂的内心突然鲜活起来,看周姑娘一个人做工、煮饭,这些她从来接触不到的事情却让她看得如饥似渴。

那些满面风霜的工匠,做着最苦最累的活却没有一丝的悲苦。

刚刚的江州,那么大那么热闹,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里女子不计其数,她们笑着到处看到处买东西。

元珍在她们身上看不到任何的约束,她们快乐,鲜明。

这让她迫不及待地想要看更多更广阔的世界。

她的身子或许只能禁锢在这一方小院里,可是她不愿她的心也被禁锢。

周瑾玉了然。

匆匆赶来的杨坚等人就看见元珍已经问完了问题。

杨坚皱着眉头没出声。

独孤皇后看着元珍不知在想什么。

杨勇有些气急败坏:“父皇不是派人过来给你说要问的问题了吗?怎么不听指示?”

云昭训听到太子对元珍的责问,顿时心中一喜,然而看到一边的独孤皇后立即将喜意压下去。

元珍规规矩矩地向帝后两人行礼。

依旧是那句平淡的话:“这是我自己的机会,父皇要问什么,自己抽就是了。”

“你!”杨勇怒极。

“好了!”杨坚打断了他的话:“问了就问了,就一起看看吧。”

众人一起望向天幕。

远在泾州的元孝矩看到女儿的问题,叹息了一声,意外又不意外。

周瑾玉在纪录片里选了《大美华国》夏天系列之琼州。

选这个也是因为视频封面上的荔枝,她的最爱。今年的鬱州雨水实在是下得太多了,把荔枝的花儿都打没了。

以至于荔枝大幅度减产,价格飙升。

其实对比与那些大果的荔枝,周瑾玉更喜欢本地的荔枝,个头不是很大,但最新鲜。味道甜中带着微微酸,吃着有一种糯感。

啊啊~~~独一无二的滋味啊!

周瑾玉一边放视频,一边忍不住絮絮叨叨。

一闪而过的巍峨长城、茂密森林、一望无际的大海、一滴水落在蜗牛的头上,碧绿的海中鱼群游动、光着膀子的孩童、阳光从树林里照射下来、雄伟的瀑布、奔腾的河流、草原、高架桥、繁华的城市。奔腾的骏马以及延绵起伏的山脉上涌动的云海。

最后四个大字缓缓出现:大美华国,夏天系列。

“长城!寡人是不是看到长城了?”嬴政瞪大了眼睛。

李斯忙回道:“陛下,确实是长城!”

“寡人修的长城保留到了后世?”嬴政有些惊喜。

蒙恬嘴巴动了动,他想说那个长城看起来不像经历了两千多年风霜的样子……

但看着嬴政兴奋激动的样子,他便没开口。

光是一个片头,就看得百姓们激动不已,他们大都世代居住在同一个地方,去得最远的地方也就是镇上或者城里。

什么山山水水,梦里都没见过。

如今清晰的展现在眼前,人人看得聚精会神,生怕错过一点。

琼州,被称为热带水果天堂。

琼州荔枝有着“华国第一红”的称号,各种荔枝如妃子笑、白糖罂、鹅蛋荔、糯米糍、黄皮丁香、荔枝王等。

每年初夏,国人品尝到的第一口荔枝酒来自琼州。

苏东坡曾经诗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汉代。

刘邦看着那些红彤彤的荔枝直流口水,那略粗糙的外皮一剥,竟然露出如此洁白剔透的果肉,想吃啊!

琼州是不是珠崖那边?

现在能不能让人去珠崖那里带点荔枝回来尝尝?

啊,不行,又没有后世发达的交通,也没有后世的保存方法。

不然叫人带几颗荔枝树回来种在宫里的花园里?以后我也能吃到荔枝了!

刘邦越想越开心,急忙下了命令。

张良有些无语:“陛下,那荔枝树是生长在珠崖那边的,珠崖气候炎热潮湿,我们这里并没有那样的气候,想来是种不成荔枝的。”

刘邦顿时蔫了下去,没了,我的荔枝没了!

做为一国之君,居然连荔枝都吃不到!


汉武帝时期。

刘彻也咽了咽口水,也不是他馋,实在是那天幕上的荔枝太诱人了!

珠崖那边他知道,但也没有实际去过,没想到那里物产如此丰富。

真想吃……

三国时期。

刘备忧愁地看着天幕,珠崖啊。

他想起武帝征战四方时那句威名赫赫的话:汉为天下宗,操杀生之柄,以制海内之命,危者望安,乱者卬治。

而现如今,别说珠崖了,他身为汉室宗亲,不说统一全国,却只能困守在这蜀国一方里。

汉廷四分五裂,早已不复武帝时的荣光。

想到这里,刘备忍不住泪落如雨。

曹操看着天幕上的各种荔枝,目光中野心勃勃。

这必定是我魏国的领土!

孙权奇怪那漫山遍野的都是荔枝树:怎么那边不种地吗?光吃果子能吃饱?

唐朝。

“妃子笑?莫非这是以后世某一个妃子来命名的?”李世民不解。

李泰可管不了什么妃子不妃子的,他眼里只剩下那些红彤彤的荔枝了,什么白糖罂,糯米糍,荔枝王……一听就是好吃的品种啊……

为什么他大唐不建都在琼州?

如果他现在天天跟大哥念叨的话,将来能不能在琼州建都成功?

李承乾莫名其妙地看了一眼傻笑的李泰:青雀在想什么呢,口水都流下来了!

宋朝。

赵匡胤和赵普说道:“这苏东坡是何人?后世居然还记得他的诗。”

“想来是个有大才的人。”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抽到我们大宋?”赵匡胤焦虑,万一抽到个百姓又没法联系到,也是白白浪费一次机会。

元朝。

忽必烈对荔枝什么的不感兴趣,他在想:既然琼州那等荒僻的地方后世都能开发,那他的草原呢?有没有开发?

阿合马看着硕果累累的荔枝眼都直了:也不知道这荔枝是何等的味道,没事,下朝后叫人从那边运来点尝尝味道。

真金神色凝重,他听到了那些什么助农惠农的话,这是后世政府对种果树农民的政策吗?我元朝可否借鉴?

那周姑娘是汉人,她会不会不抽到蒙古人?

明朝。

“琼州府确实是物产丰富,父皇我们要不要也像后世一样将那边的荔枝卖向全国?”朱标问朱元璋。

朱元璋摸摸胡子:“不可,我们现在的时候可不像后世可以长期保存荔枝的新鲜。”

“可惜了。”朱标叹气。那么多的荔枝、黄皮都要烂在琼州府吗?

清朝。

康熙站起身,琼州,那地方是很大,但是距离京城也太远了!鞭长莫及啊。

天幕一放,琼州的人必定也看到了,若是反清复明的余孽以此叛乱……

乾隆悠闲地吃着下面快马加鞭送来的荔枝,放下。嫌弃的说:“还是不新鲜了。”

宫人吓得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乾隆想到:朕要不要再南巡一次?这次就巡道琼州?

天幕上苏东坡的诗一出,宋以前不知苏东坡的读书人顿时炸了:谁?这谁?凭什么千年之后的后世还记得他?要说作诗,我泱泱大唐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

而且,这苏东坡不就写了首荔枝的诗吗?别的不说,要说写诗哪一个读书人不会?

于是大唐上下掀起了一股写诗的浪潮,什么荔枝五言,荔枝绝句,荔枝七律,黄皮赞,黄皮赋什么的层出不穷。

考不上功名的读书人悟道了另一条名垂千古的途径,那就是写诗!写好诗!一定要好到流传后世!

宋绍圣三年,谪居惠州的苏轼看到天幕上念自己的诗,楞了一下,继而爽朗大笑,被贬后的烦闷顿时一消而散。

身边的百姓上前恭喜道:“恭喜大人,大人大才,后世都证明了的!”

“不敢不敢,后人抬爱了。”

“苏大人,我们今晚还吃荔枝怎么样?我家的荔枝树,可足足有一百多年了!虽然没有后世那些好的养护,但味道绝对甜!”

“好好!我们大家晚上一起吃荔枝!”

众人笑成一团。

而此时开封府里新党的人脸色难看,经天幕一说,难道苏轼又要被启用吗?不行,得想个办法。

宋以后知道苏轼的读书人。

黄庭坚仰天大笑:“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之气贯日月!老师的诗词连后世人都知道!”

秦观倒了一杯酒,洒在地上,恭敬道:“学生少游敬老师,老师千古。”说完一仰而尽。

晁补之沉思:惠州?看来老师还挺喜欢那个地方的,我要不要也去一趟?去走走老师走过的路。

张耒低头饮酒,一抬头,眼里隐隐有泪光。

汝州郏城县,苏轼墓前。

苏辙痛哭出声,苏过急忙上前:“叔叔!”

苏辙一抹脸,对苏过露出一个难看的笑容:“没事,叔叔是高兴的,你看连几百年后的人都还记得你父亲。”

苏过有些伤心,那又如何呢?人终究是不在了。

其他读书人同样很激动,原来不是做官就可以名垂千古的!你看看苏轼,都被贬了多少次了,也不妨碍后人还记得他的诗。

所以,考不上功名我们还可以作诗写文章啊!

写得好了后人还能记住我们!

于是宋之后的朝代也掀起了作诗做文章的风潮。

各朝的百姓们对于什么诗不诗的不感兴趣。

倒是荔枝的维护方式让他们大开眼界。

虫害他们都知道,不光是荔枝,他们种的庄稼也遭受过许多的虫害。

而后世的虫害不是打药,居然是什么“光驱避技术”……只要打开灯的开关,虫害就没有了?这也太神奇了!

“有灯就没有虫害了?”有村民激动起来:“里正,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在庄稼地里点上灯,这样就可以驱避蚊虫害?”

“你可别想了!”里正还没说话,就有人泼冷水:“你也不看看后世那些是什么灯?人家压根连明火都没有,我们这煤油灯?把庄稼烧完了你就知道错了!”

也是……

看完片子,元珍眼睛发亮,仿佛这一刻她不再是被困在东宫之中不被宠爱的妃子,而是个灵魂自由的人。

她的世界再也不一样了。

杨坚等人看完了天幕,没说什么便走了。

杨勇不满地看了元珍一眼也跟着走了。

杨广拼命压抑着脸上的喜意,也跟着离开。

看完了纪录片,周瑾玉直接念道:“第五位,唐朝杜甫。”

一听到唐朝,李世民就站了起来:“杜甫?谁?是哪一家的子孙?”

朝堂上众人四目相对,皆摇头。

李世民可惜地拍了拍大腿:“或许又是唐以后的人?”

此时回乡正走到岳阳的杜甫闻言笑了笑:“见过周姑娘,我也没什么可问的,就是想问问我什么时候能到家?”

周瑾玉难得沉默了下,难道她要说他到不了家了吗……

大历五年,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吃到东西,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文元读物书号1041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