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分别前,Vivian语重心长地对她说:“闪闪,你手头这个项目是一个需要钱的项目。但现在整个《荒野行动》的预算都在云彬手里,你得想办法从他手里拿到钱。”
苏闪闪抱有最后一丝天真,不死心地问:“我的项目也是他的项目,他不至于卡死我吧?”
Vivian毫不留情地说:“假设他认可了你的方案,他会找人接替你。”
“假设他不认可,他可以挑刺、可以拖时间,他好歹也是一个总裁级别的大老板,一个审批流拖你一个月根本不是个事儿。”
“但你拖得起吗?”
“他不会信任你,所以万事都要做好准备再行动。”
抵达公司后,苏闪闪坐在工位上花了四十分钟平复心情,同时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做好万全的准备。
思考完毕后,她做的第一件事是把自己的调研文档和方案文档的查阅权限都设置成了仅自己可见,避免信息的外泄能够为后续事情的推进留足空间。
第二件事则是约了云彬面聊。
坐在副总裁的办公室里,苏闪闪直截了当地问道:
“彬总,我最近正在写社媒增长的方案,想跟您对齐一下您对这个项目的预期。”
“为了不局限大家的思维,整个创新增长项目组目前都没有设定目标。你可以先出方案,我们一起优化和调整方案内容。”云彬眼里闪过意一丝精明的光,笑着道:“我听Vivian说了,你们昨天去见了几家MCN,聊得怎么样?有进展吗?”
Vivian根本不会主动和云彬聊这件事。
苏闪闪懒得揭穿他的谎言,说:“聊得还可以。但方案还没出,主要卡点是在项目目标上。”
她打开电脑,调出了一个简略版的方案,其中关于成本、预算的部分占了整个方案的一半,接着说道:
“这个项目的北极星目标是用户的增长,但我们需要往细里拆一下。说得通俗一点,公司能接受花多少钱买一个用户?对用户质量有什么样的要求?以及是否只考核纯新用户,附赠的拉活的用户价值如何计算?”
一连串的问题问出来后,云彬眉头微蹙,他说:“这些都可以聊,但前提是需要有方案,而不是空聊。”
苏闪闪指着屏幕,认真道:“关于上述问题,我整理了一份文档,我们可以对齐一下。”
“对齐”这个词,还是从启元数科这群人嘴里学到的。
学以致用,苏闪闪对着写满指标测算方案的文档侃侃而谈,却绝口不提具体的实现方式。
只要云彬把话题往实际落地的方向上引,她便用一句“根据预算情况,实际落地方案也会有所差异”堵回去,并且非常诚恳地表示自己一定会根据实际情况撰写方案,拒绝假大空,让公司的每一分钱都落到实处。
云彬隐约能感受到面前的小姑娘有些变了,比起之前一言不合全靠莽,她现在身上多了两种气质:理性与从容。
他觉得这很有意思,于是便顺着她的话往下聊,可没想到越聊他脸上的神情越严肃,原本糊弄的心态也完全收了起来,最后这场面聊变成了一场数据指标及数据测算方案的交锋。
比起很多人交上来的方案,苏闪闪明显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她做了相当全面的历史数据调研,所以她能准确地回答出他的每一个问题。她对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及情况非常了解,所以她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以及能做什么。他让她给目标数字,她不仅仅给一个数字,还附带上了数字背后的测算逻辑、以及数字背后的其他影响。
花1块钱买的用户,和花10块钱买的用户,最终在游戏里的消费力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那么公司层面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从办公室里出来的时候,苏闪闪屏幕上清晰地记录了两行字,第一行是新增用户数据、留存率、付费率的三个指标,第二行则是单用户成本的预算。这也是她与云彬对齐一致后得到的结果。
回到工位上,她面不改色地打开了另一个文档,那个文档上写着的指标与她方才记录的指标几乎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