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代都市 > 浪尖上的高考逆袭四十年无弹窗

第8章

发表时间: 2025-07-08


陈静回到贵溪一中任教,她的教案本里始终夹着一张泛黄的桂花书签,那是1987年寒冬的记忆。

每当她给学生们讲起那段高考岁月,总会指着窗外的信江大桥:"记住,人生的答卷从来不是一张试卷能决定的,真正的分数,写在你们永不放弃的坚持里。

"暮色中的信江波光粼粼,一群少年骑着单车从桥上飞驰而过,车筐里的书本碰撞出清脆的声响。

1987年的那场高考,那些在寒夜里亮起的煤油灯,在洪水中传递的密卷,早已化作永不褪色的印记,刻在信江两岸,刻在每个为梦想拼搏过的少年心中。

13 洪水中的传承(一)暴涨的信江与推迟的考期1998年6月,持续的暴雨让信江水位疯狂上涨,浑浊的江水裹挟着树干、杂物撞击着大桥桥墩,发出沉闷的轰鸣。

贵溪一中的操场上,积水已经漫过脚踝,教室的墙根处爬满了青苔。

原本定在6月举行的中考通知接连两次被推迟,黑板右上角的倒计时牌从“10天”改到“30天”,又被雨水冲刷得模糊不清。

正在省农科院主持农机研发项目的李芳,盯着新闻里母校被淹的画面,当年中专班煤油灯下的复习场景突然在脑海翻涌。

她连夜驱车从南昌赶回,途中给王磊、陈静和张昊拨通电话:“还记得我们在困境里拼命学习的日子吗?

这次换我们为孩子们守住考场。”

此时的王磊已是省内知名桥梁工程师,正参与长江某大桥的加固项目。

接到电话后,他立即向单位请了假:“信江是我的母校,我必须回去。”

而贵溪一中的教导主任陈静,正守在被淹的教学楼前,看着曾经早读的香樟树只剩树冠在洪水中摇晃,想起11年前张老师敲着搪瓷缸鼓励他们的场景,转身开始组织教师转移教学设备。

14 激流中的守护7月3日清晨,洪水仍未退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