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非主流中文网 > 现代都市 > 完整文集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

完整文集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

山泽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由网络作家“山泽”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标朱元璋,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上书九条严惩之法,为的便是敲打那些勋贵部旧。可是老朱也很清楚。无论是他亲自撰写的《申诫公侯文》,还是打造的铁榜,最终都是收效甚微.....“丫头,你刚刚说老大也想找出一两个典型出来,杀一儆百?”“是!”常氏郑重点头,“太子也对勋贵部旧多有不满,太子也认为应该杀一儆百,震慑其他勋贵部旧。”“父皇,勋贵不法,臣妾也有所耳闻......

主角:朱标朱元璋   更新:2024-04-06 04:5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标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文集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由网络作家“山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由网络作家“山泽”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标朱元璋,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上书九条严惩之法,为的便是敲打那些勋贵部旧。可是老朱也很清楚。无论是他亲自撰写的《申诫公侯文》,还是打造的铁榜,最终都是收效甚微.....“丫头,你刚刚说老大也想找出一两个典型出来,杀一儆百?”“是!”常氏郑重点头,“太子也对勋贵部旧多有不满,太子也认为应该杀一儆百,震慑其他勋贵部旧。”“父皇,勋贵不法,臣妾也有所耳闻......

《完整文集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精彩片段


此话一出,老朱瞳孔微缩,盯着常氏连忙说道:

“丫头,你说清楚些。”

“是!”

常氏深吸口气,继续说道:

“兄长监国理政多年,深知勋贵武将多有不法。”

“兄长也多次告诫过他们,可这些人不过是安生个十天半个月,之后便又为非作歹起来。”

“对于这点,兄长很是头疼,有时甚至还打算杀一两个人,以正视听。”

“所以兄长认为父皇会斩杀功臣勋贵,并非兄长认为父皇乃是过河拆桥的无义君王,实在是兄长认为这些勋贵武将逼的父皇不得不严惩。”

此时朱元璋心头陡然一惊。

他自然清楚大明开国以来,勋贵部旧多有不法。

特别是洪武三年,赏赐给他们丹书铁券之后,这些勋贵部旧愈发无法无天。

譬如强占百姓农田,欺压良民,甚至劫掠民女的事都时有发生。

因此在洪武五年。

老朱亲自撰写《申诫公侯文》,还命刑部打造铁榜,上书九条严惩之法,为的便是敲打那些勋贵部旧。

可是老朱也很清楚。

无论是他亲自撰写的《申诫公侯文》,还是打造的铁榜,最终都是收效甚微.....

“丫头,你刚刚说老大也想找出一两个典型出来,杀一儆百?”

“是!”常氏郑重点头,“太子也对勋贵部旧多有不满,太子也认为应该杀一儆百,震慑其他勋贵部旧。”

“父皇,勋贵不法,臣妾也有所耳闻。”

“难道按我大明律法,严惩勋贵部旧,也能算是兔死狗烹吗?”

“难不成那些开国功臣犯我大明律法,也要姑息不惩吗?”

“臣妾虽不懂什么朝政大事,可臣妾父亲在时治军极严,若有违法军法者,哪怕是副将亲信也要依照军法论处。”

“难道仅凭这点,就能说臣妾的父亲也是过河拆桥之人吗?”

常氏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杀勋贵武将,那是这些勋贵武将自己作死,逼得老朱不得不动刀。

和什么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没有半毛钱关系。

最起码。

在马皇后未死之前,朱元璋所杀的那些勋贵武将,都是他们乱法害民自己作死。

见常氏说得有理有据,朱元璋眼前一亮。

对自己这个儿媳也是愈发喜欢了起来。

“看吧,老大监国多年,又怎会不懂你的心思?”

“老大又怎会认为你是兔死狗烹的无义君王。”

被马皇后这么一说,朱元璋有些尴尬的点了点头。

不过见常氏还在,老朱忙躲开话题,继续问道:

“丫头,那你可知老大准备拿谁开刀?”

“这....”常氏眉头微皱,想了好大一会儿后这才说道:

“兄长对永嘉侯朱亮祖、德庆侯廖永忠似乎多有不满。”

“臣妾也不敢断言,只是听兄长的意思,好像这二人做事最为荒唐。”

“廖永忠吗?”

老朱低声喃喃,当即便明白朱标此举的弦外之音。

无论朱亮祖、廖永忠,还是其他开国功臣,但凡朝廷要追究,他们哪一个都有杀头的罪过。

朱亮祖自然不必多说,为人鲁莽、蛮横,在天下未定之前是个悍将,可在大明建立之后便是个祸害。

至于廖永忠....

老朱相信,朱标拿他开刀定然有别有深意。

毕竟当年正是廖永忠护送小明王韩林儿,后来什么样的结果所有人都知道。

船只沉江,韩林儿溺水,廖永忠精通水性,安然无恙。

甚至老朱还曾听闻。

一次酒醉,廖永忠竟说是他朱元璋下令溺死了韩林儿....

“嗯,回去告诉老大,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而且不必考虑的太过周全,就算他把天捅出个窟窿,咱也能帮他补上!”

朱元璋面沉似铁,当即冷声喝道。

只不过下一秒。

当注意到马皇后和常氏都用奇怪的眼神看向自己时。

老朱顿时感觉有些难堪。

“咳咳,咱不是要屠戮功臣,咱也没想过卸磨杀驴,要处置跟咱南征北战的开国功臣。”

“常丫头刚刚不是说了吗。”

“是那些勋贵武将自己乱法害民,理应被国法绳之。”

“咱总不能为了保全自己善待功臣的名声,就姑息养奸,纵然这些勋贵武将继续祸害咱大明的百姓吧。”

“是呢,陛下!”

马皇后拖长嗓子,故作调侃道:“现在陛下不生太子的气了吧。”

“那是那是!老大说得没错,不是咱要杀功臣,是这些功臣自己犯法。”

“大明律法只惩处那些欺压百姓的人,和他们是否是开国功臣没有关系。”

语罢,老朱看向常氏振奋说道:

“常丫头,你回去告诉标儿,让他继续帮咱理政。”

“这....”

当看到常氏有些犹豫,朱元璋当即拿出长辈的姿态,故作威严道:

“怎么?丫头你不愿意?”

“不是不是!”

常氏连忙摇头否认,“臣妾没有不愿,只是臣妾以为,父皇应该当面和兄长说清楚。”

“兄长还有.....”

“对!”

不等常氏说完,旁边的马皇后也跟着说道:

“就应该你自己过去。”

“你也不想想,本来你去太子府是为了什么?”

“怎么事儿没办成,反而给标儿头上开了个洞!”

被马皇后这么一说。

老朱自觉理亏,起身慢悠悠朝殿外走去。

“咱.....咱当老子的,怎么能给儿子赔不是。”

“咱告诉你们哈,咱不会去给找老大赔不是。”

当走到殿门口,老朱转头看向马皇后道:

“妹子,你刚才不是说想吃碗白粥吗?咱现在命人去给你做。”

尽管老朱的借口很是蹩脚,但马皇后还是笑着点头道:

“是呢,多谢陛下了。”

闻言。

老朱大步流星便朝门外走去。

毕竟是他对不住朱标,上午还着剑追看朱标不说,晚上还给朱标头上砸了个洞。

就算不是去给朱标道歉,老朱也想看看朱标头上的伤是否有大碍。

而等老朱走后,马皇后看了眼老朱离开的方向,对着常氏出言调侃道:

“你们这位父皇就是爱面子,这不,去找老大赔不是,还要找个借口。”

“父皇要给兄长赔不是?”

见常氏一脸诧异的盯着自己,马皇后也不由一愣。

“不是你刚才说,要让你们父皇去找太子吗?”

“是啊.....”

常氏愣了一会儿,随即连忙摇头道:

“娘,儿媳怎么敢让父皇给太子赔不是啊!”

“儿媳刚才是想说,兄长正在寻找新的制度,好取代丞相制。”

“让父皇亲自去找兄长,也是觉得父皇和兄长有事要商议!”

被常氏这么一说,马皇后微微一愣,随即便直接笑出了声。

“不管他们,让这爷俩自己操心去吧。”

“丫头,你已经有三个月的身孕了吧。”


更让胡惟庸感到奇怪的是,无论朱标给他下达什么样的命令,亦或是如何重用他。

他从朱标的眼神中,始终感受不到一丝温度。

看他的眼神,就好像是在看一个死人一般。

恍如天上仙人洞悉凡人的前世今生,明晰死因下场。

朱标的那双眸子中,没有怜悯,亦没有同情,可依旧冷漠的让他心底发寒。

正因如此,才最让胡惟庸难以接受。

毕竟朱标不过二十多岁,按理说他胡惟庸能将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一眼洞穿才是。

可朱标浑身散发出的,那种不容探索却又捉摸不透的神秘气息,饶是在李善长身上,胡惟庸都未曾遇到过。

也是因此。

对老朱,胡惟庸是敬重、是畏惧。

可对朱标,胡惟庸却恨不得退避三舍!

“涂节,为父给你一句忠告。”

“整个大明朝,最不能得罪的便是这位太子殿下。”

“最不能得罪的,竟然是太子?”

涂节满脸疑惑,呆呆的望着胡惟庸。

在他听来,胡庸这话就跟笑话一样。

朱标毕竟只是个太子,上面有皇帝,有皇后。

下面,还有淮西那些迅猛如虎的骄兵悍将。

整个大明朝,怎么看也不该是温文儒雅的朱标最不能得罪。

而看着涂节那满心疑惑的表情,胡惟庸却沉声说道:

“满朝官员均是对陛下畏之如虎,可殊不知触怒了陛下,万幸之余尚有皇后娘娘,亦或是太子为其求情。”

“可若是得罪了太子,以陛下对太子的信任与器重,以皇后娘娘对太子的宠爱,任凭是谁也无法在大明立足。”

“所以即便我知道此时北伐大军根本不缺粮草。”

“可既然太子下令,哪怕是从商人手中购买,这五万石粮草也要按时送到北平。”

“这.....”

涂节有些震撼之下,看向胡惟庸低声问道:

“义父,陛下对太子就没有一点点的猜疑?”

毕竟历朝历代,几乎没有皇帝不猜疑太子的,恐怕也没有太子不想尽早上位的。

可听到涂节这话,胡惟庸非但没有厉声训斥,反而像看傻子一样看向涂节。

“若陛下真的猜疑太子,那就不会拿着剑追着太子砍了。”

“若太子想要上位,也就不会顶撞陛下,控诉陛下乃是昏君了。”

“嗯.....义父所言极是,我现在就将书信发给河北、山东的官员。”

“不急。”

见涂节拿起信件就要离开,胡惟庸淡淡说道:

“这五万石的粮草必须按时送到北平,可筹措粮饷的动静也可以闹得更大一些。”

“义父,您的意思是....”

“既然是从商人手中紧急收购粮草,那价格自然也要高一些。”

尽管胡惟庸始终将李善长的忠告记在心上。

可朱标动动嘴皮,就要他再筹措五万石粮草这件事儿,依旧让胡惟庸心里不爽。

特别是想到当时朱标一言而断,压根不给他诉说困难的机会,胡惟庸就恨的牙根儿痒痒。

他毕竟是大明朝的丞相,又不是朱标的狗。

总不能朱标丢出去个球,他都要屁颠屁颠的给叼回来吧。

而且筹措五万石粮饷是朱标亲自下令,当时老朱也听到了。

就算最后发现要花费大量银两,朱标也怪不到他头上,朱标也只能吃这个哑巴亏。

“义父....”就在胡惟庸沉思之际,涂节突然再次出声道:

“义父,您方才不是说,整个大明朝最不能得罪的,就是这位太子殿下吗?若是这次从中牟利,会不会....”


“定然不会,此次毕竟是皇后召你们入宫,纵然失礼也不会怪罪。”

“只不过女儿,若万分有幸,太子准你与吕氏一同嫁入东宫,今后你可一定要谨慎,不可再像今日这般失礼了。”

“爹,太子会让女儿进宫服侍吗?”

“刚才你也说了,吕家那丫头很聪明。”

“没准太子对吕氏满意,高兴之下,连带一同迎娶你也说不定。”

虽然这个可能性在詹同看来也是微乎其微。

可见自家女儿哭得梨花带雨,心中不忍,他自然要想办法宽慰。

然而听到詹同这话。

詹氏忙擦去脸上泪水,起身便要朝门外走去。

“若太子当真不嫌弃,女儿现在就去学习礼仪,将来一定不会像今日这般出丑。”

詹氏说完,径直走出房门,前往后院找嬷嬷学习礼仪。

直到詹氏走出好远,詹同这才很是惆怅的叹了口气。

詹家同吕家一样,都是数百年的望族。

吕本在朝堂战战兢兢,他詹同何尝不也是如履薄冰。

和吕本想的一样,本以为这次自己女儿若真能成为太子嫔,那他在朝堂中的处境也会好上许多。

可现在看来,一切都不可能了。

日暮西斜。

一下午的时间,吕本心情大好,连喝了两坛子美酒。

而詹同心情低迷,同样喝了不少,只不过不是美酒,而是苦茶。

至于皇宫中。

除了常氏对选妃极其上心之外,朱标、老朱压根就没放在心上。

“老大,明日就由你来宣布左丞相的人选吧。”

“好。”

饭桌上,老朱端起小碗,往嘴里扒拉饭菜的同时,随意说着。

毕竟是自家人,老朱也不在意什么帝王威仪。

而朱标也很是随意的应了一声,一边给常氏夹菜的同时,一边扒拉着自己碗中饭菜。

“对了老大,詹家、吕家的丫头,你可有相中?”

“若是相中了,明日便一道宣旨赐婚。”

“东宫再来个侧妃,常家丫头也能清闲一些。”

“等用过膳后,儿子便命人写圣旨。”朱标随意说着。

“好。”

放下碗筷,老朱伸了个懒腰后。

似乎想到了什么,看向朱标严肃说道:

“明日胡惟庸进位左丞相后,那百官之中,便没有人能与之相提并论了。”

“胡惟庸的学生涂节正是御史中丞。”

“如此一来,中书兰台尽在胡惟庸之手,官员的任免、考核,也都在胡惟庸一人身上。”

“恐怕将来就连徐达、汤和这些沙场老将,也不得不敬胡惟庸三分。”

见老朱表情有些不满。

朱标跟着解释道:

“父皇,儿臣先前也都说过了,就是要让胡惟庸的权力达到顶峰。”

“如此他才会愈发肆无忌惮,你也好看清楚他到底是个什么心肝。”

“若不这样,以胡惟庸现在的罪过,倒是勉强能将其处死,可这样的罪过想要裁撤丞相制度,也是稍微牵强了些。”

“咱知道!”听到朱标还在给自己解释。

老朱很是不耐烦的打断道:

“你这办法咱也同意,咱只是想告诉你,你小子多留心一些,别到时候玩砸了!”

“父皇放心。”

见朱标满是笃定,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老朱虽然还想继续提醒,可想了想还是就此作罢。

朱标脑子的确好使,可就是太顺了些。

若是在胡惟庸这事儿上,能让朱标浅浅栽个跟头,对朱标来说未尝不是好事儿。

再者说了。

区区一个胡惟庸也翻不了天。

就算把天捅破了,还有他朱元璋给朱标兜底。

星夜斗转,夜色渐深。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