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苏九月吴锡元的现代都市小说《权臣家的小农女是福星全文》,由网络作家“丛月”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丛月”的《权臣家的小农女是福星》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人怪心疼的。苏九月已经很久没做过衣服了,衣服小了就找两块碎布改改,这么大一块花布?这得值多少钱啊?!她下意识地就觉得自己不能要。“婶子,这个我不能要。”刘翠花却拉着她的手按在了这块花布上,语重心长的说道,“孩子,这是咱家欠你的,锡元的情况你也看到了,他的头受了伤,现在就跟个小孩子一样。不过锡元绝对是个好孩子,那些坏习惯都没有,你好好对他,剩下的娘会补......
《权臣家的小农女是福星全文》精彩片段
吴锡元?苏九月着实有些吃惊,这名字实在不大像是村里人,比如她的弟弟就叫毛毛,邻居的两个儿子则取名狗蛋、臭蛋。
她心中顿时好奇了几分,也想看看这个男人到底长啥样,毕竟……这可是要跟她过一辈子的人……
她抬头一看,正巧对上了一双眼睛,黑色的眸子里带着些好奇与天真。
是的,天真。
这个男人生的很好看,皮肤白皙一看就没怎么干过农活,长眉入鬓,气质非凡,真不像是农家养出来的孩子。
见他们俩看对了眼,屋子里的众人都捂着嘴笑了起来。
苏九月更不好意思了,刘翠花拉着她的手放在了吴锡元手中,叹了口气,“你们两个都是好孩子,锡元现在虽然有些傻,但是这孩子是个善良的,你只要对他好,他一定也会对你好的。”
苏九月感受着掌心接触的温暖的大手,眨了眨眼睛,今天接受的信息有些太多,她的小脑袋不是很能转过弯来。
她刚刚说什么?有些傻??
她还没问出口,一旁的男人却开口了,“你就是我媳妇儿吗?”
他的声音很好听,但是语调却有些不正常的轻快。
苏九月一时半会点头也不是摇头也不是,男人却依旧很开心,“那你可以陪我玩了吗?!我们出去玩吧?!”
说着就拉着苏九月的手站了起来,却被刘翠花一把按住,“九月刚来到咱们家,还饿着肚子呢!先吃饭!”
吴锡元偏着头看着苏九月,似乎在考虑是吃饭重要还是出去玩更重要。
好半天他才点了头,“先吃饭。”
李媒婆带苏九月来的时候,关于她的丈夫一个字都没说,只说她夫家条件好,她过去了绝对不会饿肚子。
她拿着手中的窝头,看着碗里的煮鸡蛋,也有些迷茫了。
她不知道该不该生李媒婆的气,如果那个男人不是个傻的,这门亲事肯定轮不到她。
她也吃不上窝头和鸡蛋,她父母拿不到那一千个大钱,可能他们全家就要饿死在这个秋天了。
吃了饭老大媳妇陈招娣跟老二媳妇儿田秀娘去厨房收拾,刘翠花拉着苏九月去了他的屋子。
苏九月拘谨的坐在炕边儿上,看着刘翠花拿出一把钥匙打开了放在炕头的木头箱子,从里边小心翼翼的捧出一块花布来。
“丫头,这块布你拿去,给自己做身新衣裳。”
女孩子这岁数正是长个的时候,她身上的衣裳已经明显有些小了,上边打满了补丁,看得人怪心疼的。
苏九月已经很久没做过衣服了,衣服小了就找两块碎布改改,这么大一块花布?这得值多少钱啊?!她下意识地就觉得自己不能要。
“婶子,这个我不能要。”
刘翠花却拉着她的手按在了这块花布上,语重心长的说道,“孩子,这是咱家欠你的,锡元的情况你也看到了,他的头受了伤,现在就跟个小孩子一样。不过锡元绝对是个好孩子,那些坏习惯都没有,你好好对他,剩下的娘会补偿你的。”
饭馆虽小,生意却很不错。
门口停着一顶小轿子,鸦青色的帘子整整齐齐的垂着,虽说算不上气派,但是有轿子的人哪里会来这地儿吃饭?
苏九月趴在吴锡元的背上,好奇地看了那顶轿子两眼,就被他背着进了饭馆。
饭馆里头坐满了人,只有靠窗的那一桌还有空位置。
那一桌只有主仆二人,一个年长一些,蓄了须的男人坐在凳子上,身上倒是穿着粗布衣裳,可是看着就气度不凡。
苏九月现在腿脚不便,上不了二楼,刘翠花就走过去问道,“大哥,您这儿还有人吗?我家儿媳脚受了伤,不知能否同您拼个桌?”
男人脸色虽然严肃,但也微微颔首,表示许可。
刘翠花这才冲着吴锡元招了招手,示意他将苏九月背过来。
三人落了座,吴锡元才又从怀中掏出他的宝贝书,翻来翻去,不是正经地看书,倒像是小孩子得了个新颖的玩意儿。
对面的男人状似不经意间打量着这一家三口,等到他的视线落在那书上的时候,他的脸色变了。
“小伙子,你这书哪儿得来的?”
吴锡元见有人问他的书,立刻将书捂在胸前,“这是我的书!我媳妇儿买给我的!”
男人也发现了他的不对劲儿,声音温和了些许,“孩子,能让我看一眼你的书吗?”
吴锡元还是不愿意,刘翠花想到人家都同意跟他们拼桌,不过是想看下书,不能太小气了。
瞧着这人就不大像是普通人,想来也不会光天化日之下,抢他们一本小破书。
就拉着吴锡元跟他好说歹说,吴锡元才同意那人看一下他的书。
黄户生小心翼翼地接过这书,就像是在看什么易碎的东西似的。
他捧着书看了几页,面上的情绪更激动了,满面通红,好半天才冷静了下来,对着三人中最年长的刘翠花说道,“老嫂子,这书能否卖给我?”
刘翠花也不是没经过事儿的人,一看他这样子就知道这书不普通,她心中自然也有了计较。
“这书是我儿媳送给小儿的,怎的能随便转卖?”
黄户生看一村妇领着个傻儿,真真是可惜了这绝世孤本。
他叹了口气,压低了声音,十分诚恳地说道,“老嫂子,这书我出一百两买,你看可行?”
刘翠花瞪大了眼睛,惊得半天都合不上嘴。
一百两?!她这辈子都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
就这么一本薄薄的小破书?居然比灵芝还要值钱?
苏九月的惊讶不比她少,因为这书还是方才她跟人讨价还价八个大钱买来的。
甚至都没有一个时辰,这本书的价钱居然就翻了这么多倍?
怪不得常常听人说书中有什么黄金屋,她随手买来了这本书也差不离了。
若是寻常的物件,可能刘翠花就做主卖了。
但这书……既然价值那么高,怎么就不能留着等锡元以后好了读呢?
不仅刘翠花是这么想的,苏九月也如是想到。
婆媳二人交换了一下眼神,不约而同的都没有吭声。
摊主现在也是想着卖一本是一本,换点儿钱回来,难道不比沉甸甸的把这些书搬来搬去的强?
略微一思忖,他就点了头,“行吧!”
苏九月的脸上也露出了欣喜的笑容来,像是怕他反悔似的,连忙把手中的大钱塞到他手上,然后才拿起了书摊上的那一本书。
“锡元!给你!”
这还是苏九月第一次送吴锡元东西,当然,方才的糖葫芦不算。
吴锡元很开心,拉住了她的手,“走!咱们去给娘看看去!”
刘翠花原本是想要去布庄买棉花的,可谁知道她才刚走到布庄门口,就被一个穿的灰扑扑的、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拦了下来。
“大妹子,你要棉花不?我是大刘村的,去年棉花卖的好,我家当家的和两个儿子就去收了些棉花,打算过来挣点儿闲钱。可谁知道,今年年景这样差,人们连糊口都难,哪儿有人做新衣裳?!那些棉花可不就都砸到手里了?”
“大妹子,你若是要,我便宜一些卖给你,就让我们回个本,保准儿比布庄里便宜。”
刘翠花见她一脸老实本分的样子,便猜测应当不是骗子。再想着可以便宜些银钱,一时间她也有些心动了。
“你这棉花怎么卖啊?”
“卖你就一市斤七个大钱,可好?我也是瞧着大妹子合眼缘,若是寻常人来问,我都收他八个大钱的。”
一市斤棉花在布庄里要九个大钱,她这里才只要七个大钱,确实便宜一些。
给九丫做身棉衣,一市斤的棉花根本用不完,不如再多买一些,回去给孩子做个新被子。
这么一想,她便直接说道,“那我要十斤吧!”
那老妇人脸色明显一喜,“棉花就在旁边巷子的小车上,大妹子,咱们过去拿?你家住哪儿啊?十斤棉花不少哩!若是顺道,我还能捎你一程!”
都是做惯了粗活的人,十斤棉花还不是小意思,刘翠花笑了笑,“我家在夏杨村,跟你们大刘村不是一个方向,您就不用忙活了!我带了儿子和儿媳妇一起来的,一人背一点就回去了,你莫要担心。”
老妇人这才领着她去了自家推车处,刘翠花检查无误之后,才拿出钱袋子,打算数七十个大钱给她。
可谁知道才刚数了三十个,一个男人突然从旁边跑了过来,冲着老妇人就喊道,“给我钱!给我钱!”
男人看着年纪倒是不大,应当不到三十岁,但整个人的状态却很差,瘦得脱了形,脖子上青筋暴起,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刘翠花吓了一跳,退后了一步。
老妇人顿时眼眶就红了,说话也带上了哭腔,“我们哪儿还有钱啊!家里的钱不都被你拿去了嘛!”
男人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一个大钱,顿时不满极了。
一转头,正巧就看到了站在车边,手上还捏着个钱袋子的刘翠花。
他手一伸,一把抢过钱袋子,撒腿就跑。
这可把刘翠花急坏了,来赶集的时候,她知道要买棉花,还要给吴锡元看诊,就带了三百个大钱。
抓了十副药,又给了苏九月十个大钱之后,钱袋子里应当还有一百六十个大钱,如今就被那人一把抢走了。
王桂芳走的时候说这事儿没完,谁也没放在心上。
夏明义家人丁不旺,再加上这事儿确实是他们不在理,即使她带着她儿子一起来,吴家人也不怕他们。
王桂芳生了一肚子的气,回去对杨柳更是变本加厉。
杨柳蜷缩在屋子的一角,等他们都累了,才悄悄松了口气。
这一次,杨柳真的跑了。
连夜跑的。
在山里,若不是被逼无奈,谁也不会大晚上出门。
但有时候,人却比野兽更可怕。
谁也不知道杨柳去了哪里,夏家好不容易攒钱娶了个老婆,还被他们打跑了。
去老杨家找杨大力,杨大力也是光棍。
女儿我嫁去你们家了,现在人不见了,我还没找你们算账,你们还敢来找我要人?!
杨柳现在到底跑去了哪里,谁也不知道,夏明义母子二人在杨家找了一圈儿也没找到人,杨家人多势众他们也不敢闹得太过分,悻悻的回去了。
苏九月听说了这事儿,也叹了口气,娘家是女人的前半生,夫家是女人的后半生。
这个杨柳也是个可怜的,娘家是个坑,转身跳到夫家,更是个火坑。
她坐在窗户边,一手拄着下巴,想着若是她走到那步田地,应当也是会逃的吧?
也不知道她现在在哪儿,如今世道不好,一个妇人出门行走,确实步步维艰。
她正发着呆,忽然一个人闯入了她的视野。
她二嫂田秀娘挑着扁担,刚一进门就气势汹汹地将桶往地上重重一放,然后大步流星的朝着正屋跑去。
“娘!娘!夏家欺人太甚!那王桂芳不让咱们去挑水了!”
苏九月被她的声音惊得回过了神儿,也连忙从凳子上跳下来,朝着正屋走去。
刘翠花正坐在炕头给苏九月做袄子,听到田秀娘的声音,也放下了手中的活儿,看向了门口。
“咋的?不让挑水?那井也不是他们家的啊?!还有没有人管了?!”刘翠花气的不轻。
苏九月走到门口就听到这个,也皱起了眉头。
村子只有一口井,已经有大半年没下雨了,村子外头的河流,早就没水了,全村的人都是靠这一口井过活的。
夏家人怎么能不让他们打水呢?这也太霸道了吧?
田秀娘也气得不轻,“那井确实不是他们家的,可却打在他家地边上,她现在死活不让咱们打水,我也没办法啊!娘!您快管管吧!”
刘翠花将做了一半的衣服收了起来,拍了拍自己身上沾着的棉絮,“走!咱们去找村长去!”
村长自然是站在吴家这一边的,那口井早些年也是村里的人一起打的,又不是他夏家的,怎的能不让人打水呢?
一行人风风火火朝着村口赶去,他们到的时候,井口旁边早就围了一堆凑热闹的人。
村长是杨家人,名叫杨富贵。
他拎着个烟袋锅子,走在最前头。
他刚一出现,就有人喊道,“村长来了!村长来了!”
一群人就给他让开了一条路,杨富贵走了进去,冲着坐在井旁边的王桂芳呵斥道,“王氏!你这是作甚?凭啥不让吴家人过来打水?这井也不是你们家的!”
见她没有说话,钱掌柜还以为她嫌少,拧着眉头接着说道,“老嫂子,这还是现在年景不太平,若是寻常时候,这灵芝恐怕都卖不到这么多银子。真的不少了。”
刘翠花这才回过神来,脸上满满的都是笑容,“不少!不少!谢谢掌柜的您了!只是要麻烦您,将这银子给换点碎银子。”
钱掌柜知道她们也是想用着方便,就应了下来。
给她们拿了钱,嘱咐两人收好,才让掌柜将她们两人恭恭敬敬地送了出去。
刘翠花又在前头买了些药材,说是给吴锡元治脑子的,苏九月当然不会反对。
这天下最希望吴锡元恢复的,恐怕除了刘翠花两口子,就是她了。
刘翠花将买来的药材装好,然后压低了声音说道,“九丫,这钱娘先帮你收着,回去就给你,路上不安全。”
苏九月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虽然灵芝是她挖到的,可是她哪儿敢据为己有,连忙摇头道,“娘,我不要,您收着就行。”
刘翠花一听这话就知道苏九月是把自己当成自己人了,心中顿时更加妥帖了。
还是老三家的媳妇儿好,若是老二家的,只怕连看都不会让自己看一眼,她可真没白疼这孩子。
不过说真的,小孩子拿这么多钱,她还真的不放心,还是她先给收着吧。
从药材铺子出去,刘翠花两个大钱给苏九月买了个糖人,才问她,“九丫,饿了吗?娘带你吃好吃的去!”
苏九月从前在家里穷怕了,哪儿舍得在外头吃饭?刚说了一句不饿,肚子就咕咕叫了起来。
刘翠花笑得不行,苏九月也有些害臊了。
刚挣了三十两银子的刘翠花现在神气极了,一把拉过她的手,“民以食为天,先吃饭!吃饱饭,咱娘俩再去把这些鸡蛋卖了。”
即便是每天给家中孩子吃蛋,也还是攒下不少,正好拿来换钱,买些米面油。
刘翠花带着苏九月去点了碗牛肉面,难得还给孩子叫了份腌萝卜。
苏九月觉得有些浪费,刘翠花却递给她一双筷子,催促道,“赶紧吃!晚点儿回去还得走好久,吃饱好赶路。”
娘俩吃完饭,卖了鸡蛋,买了些调味品。
正巧走到一家米铺外边,看着旗子上大大的米字,苏九月眉头一皱,扯住了刘翠花的衣摆。
“娘……”刘翠花一回头就对上了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
“怎的了?”她问道。
“娘,咱们买点米吧……”苏九月说道。
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没米了,他们整个夏杨村几乎都靠着土豆和野菜过日子,条件好一些的会用野菜和面粉拌一拌做些菜团子。
吴家相对殷实一些,但家中也早就没米了,荞麦面倒是还能再多撑些时日。
刘翠花想到家中的孩子们,咬了咬牙,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走,瞧瞧去。”
米铺的生意还算不错,也没人过来接待刘翠花两个,她们两人挨个看了一遍过去。
苏九月见她刘翠花伸手捻起几颗新米,就又伸手扯住了她的衣袖。
“娘,不买这个。”
黄户生才从京城回来,见这妇人居然不为金钱所动,反思了一下,觉得一个孤本卖一百两确实便宜了些。
他敛着眸子沉思了片刻,才抬起头十分郑重的说道,“这样,我给你儿治病,再给你一百两银子,你将书卖我可好?”
刘翠花激动地两手捏成了拳,脸色涨得通红,“你当真能治好我儿?!”
黄户生尚未开口说话,他身边的随从就先一步说道,“我家老爷原是太医院医正!如今不过是奉旨回乡省亲,能碰上我家老爷出手,那是你们的福分!”
老天爷爷呀!他们老吴家今年是转运了吗?怎的好事一桩接一桩的就上了门?
太医院医正啊!这是!那可是给皇上看病的!
刘翠花心中实在高兴,激动的无法言语。
苏九月却看着他,一本正经地问道,“这位老爷,这本书是什么啊?”
她从小家中清贫,根本没学过识字,自然也不认识那本书的名字。
黄户生当然也不会骗一个小孩子,就告诉了她,“这书叫《九州行》,乃是一孤本。”
“孤本是什么?”苏九月不懂这个。
“就是这世上只有一本的书。”
苏九月想了想,问道,“不知老爷能否寻个人替我相公手抄一本?”
黄户生看着面前这读书人的气度,又看了看手中的孤本,最终还是点了头。
“行!”
.
书放在了黄家,黄户生寻了个家仆来抄书,又命人拿了一百两的银票给刘翠花。
刘翠花不要这个,“您还是给我现银吧!我是个粗人,真金白银的拿在手上踏实。”
黄户生命人照办了,刘翠花拉着使小性子的吴锡元,陪着笑说道,“黄老爷,您帮我儿看看吧!他今年春天里撞了脑子,醒来就这样了。”
可谁知道吴锡元却退后两步,抵触情绪十分严重,“坏人!抢我的书!那是我媳妇儿送我的!”
苏九月见他如此珍惜自己的心意,心中着实也很妥帖,但是书再好他也不过是死物。
若是能够让他恢复,其他的根本不值一提。
苏九月拉着他的手,柔声细语地哄劝道,“锡元别恼,待会儿我再买一本送你可好?”
吴锡元的眼眶依然红红的,苏九月伸出一根纤细的手指,点了下他的额头,“还会头痛吗?”
吴锡元想了想,扁着嘴点了下头,“偶尔会。”
苏九月的手指下滑,食指和大拇指一并在他白嫩的脸颊上轻轻捏了一下,眼睛弯成了一轮新月,“让黄老爷给你看看,以后就不会痛了!”
吴锡元的委屈和恼怒全被脸颊上温柔的触感代替,脸颊上泛上了一抹微微的红。
“那……那你真的还会给我买一本吗?”他咬了下唇,别扭着开口了。
囊中羞涩的苏九月下意识地向自己婆婆求助,刘翠花连忙点头,刚刚才有一百两进账,不过买本书而已!买十本都行!
苏九月这才重重地点头,“一定!我不会骗锡元的!”
吴锡元相信了她,爽快的撸起袖子伸出手腕给黄户生,“给你看!”
想到自己方才狼狈至极的样子,再加上两家之间的关系,杨柳顿时觉得脸上挂不住了。尴尬的用袖子蹭了蹭脸上的泪痕,装作不认识地问道,“大娘,这位是……”
吴锡元最善于这种问题的抢答,“我媳妇儿!”
那言语中的开心和自豪,实在让杨柳心中五味陈杂。
当初吴锡元还好着的时候,他从来不会这样子,自己当了他三年的未婚妻,他甚至从来都不主动跟她讲话。
刘翠花能理解她的尴尬,就笑着转移了话题,“九丫说的对。丫头,你家里的事,我们这些外人不好掺和,但是里正却可以,你去求求他。”
方才只顾着逃命的杨柳,见到他们就像是一个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理智全无。
现在清醒了过来,倒是觉得他们说的也有道理,就微微颔首,并向苏九月道谢,“妹妹说的极是,谢谢妹妹了,我这就去趟里正家。”
经过这么一遭,几人的兴致被败了个光,只有吴锡元兴致尚高。
他拉着苏九月的手,东摇摇西晃晃,开开心心的念叨道,“快到家了!有饭吃了!锡元要吃炒鸡蛋!!炒两个!锡元一个!媳妇儿一个!”
他人高马大走路快,他一加快步伐,苏九月被他拉着就得小跑,反倒将刘翠花落在了身后。
刘翠花看着他们两人的身影在土坡上,被夕阳拉的好长好长,嘴角又渐渐的浮起了笑容。
她现在心里头想的是,幸好当初没有跟老杨家结亲,这个杨大力就是个见钱眼开的,有了这么个亲家,以后麻烦事儿还多着哩!
.
这一插曲三人都没有放在心上,但是三日之后,吴家人才刚刚吃过早饭,还没有出门,就被人堵了个正着。
一个女人在院子外头连哭带骂,“你们老吴家也太欺负人了吧?!都说了不结亲也不能结仇,你家现在是有了儿媳妇就不顾别人家死活了是不?!这杀千刀的!安着的是什么心啊?居然怂恿我儿媳妇跟我儿子和离!我王桂芳今天就把话撂这儿了,若是我儿媳妇真的没了,绝对跟你们老吴家没完!”
刘翠花手里的碗筷还没来得及放下,就被人劈头盖脸的一通骂。
她听了半晌才品出些意思来,她劝着人家和离?她啥时候劝人和离了?她自己个儿怎的不知道?
苏九月此时也听明白了,见她一脸茫然的样子,就跟她提了那么一嘴,“娘,她说的许是先前儿咱们从镇子上回来的时候碰到的那位姐姐。”
刘翠花这才恍然大悟,“哦!原来说的是这事儿啊!”
她从来都不是个怕事儿的主,当下袖子一挽就要朝外边冲。
今儿本应当轮到田秀娘收拾锅碗瓢盆儿,但是她将碗往案板上一丢,就对着陈招娣说道,“大嫂,人都欺负到门口了,我得出去看看,可不能叫咱娘受了欺负!今儿碗你就先帮我洗了,改日我一定还回来!”
陈招娣拒绝的话都到了嘴边,又想到自己嘴笨出去也帮不上什么忙,倒不如让老二家都去。
她才刚点个头,下一瞬田秀娘就风风火火的冲了出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