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非主流中文网 > 现代都市 > 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完整文本阅读

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完整文本阅读

情绪的面具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由网络作家“情绪的面具”近期更新完结,主角朱烨朱元璋,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爷爷,虽然已经开春,但是这几日天冷了,注意保暖。”朱烨温和道。听着朱烨的话,朱元璋眼泪差点掉下来,这是咱大孙。“大孙,你在家好生等着爷爷,爷爷去去就来。”朱元璋伸手抚摸在朱烨的脸上,生怕下一秒就再也看不到似的。“老爷,该走了!”蒋瓛担心再待下去朱元璋失态,忙提醒着。走出院子的朱元璋心里很乱。有......

主角:朱烨朱元璋   更新:2024-01-23 11:0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烨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完整文本阅读》,由网络作家“情绪的面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由网络作家“情绪的面具”近期更新完结,主角朱烨朱元璋,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爷爷,虽然已经开春,但是这几日天冷了,注意保暖。”朱烨温和道。听着朱烨的话,朱元璋眼泪差点掉下来,这是咱大孙。“大孙,你在家好生等着爷爷,爷爷去去就来。”朱元璋伸手抚摸在朱烨的脸上,生怕下一秒就再也看不到似的。“老爷,该走了!”蒋瓛担心再待下去朱元璋失态,忙提醒着。走出院子的朱元璋心里很乱。有......

《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完整文本阅读》精彩片段


“你是说他是咱大孙雄英!”朱元璋颤声道。

“陛下,臣不敢妄言,臣观这少年的相貌身形确实和年幼时的大爷十分相似。”

“当年大爷下葬的时候不过八岁,如今已过去十年,相貌上即使有些变化,也必定能看出年幼时的影子。”

蒋瓛低声道。

“可是咱孙儿已经下葬十年了,若这少年是咱的孙儿,那……”

朱元璋说着眉头紧锁,当即道。

“回去你就去墓室看看,咱孙儿的尸骨可还在!”

“是,陛下!”

两人正说着朱烨已经从厨房出来,手上端着一壶茶。

“吃了火锅,喝点茶解解腻。”朱烨笑道。

可是他却没有注意到,此时的朱元璋正愣愣的看着他。

“像,太像了。简直就是咱放大版大孙。”朱元璋喃喃着。

自古就是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隔辈亲在朱元璋这个帝皇身上表现的也是淋漓尽致。

朱雄英在世的时候,他对朱雄英这个长孙比对朱标还要好,好到连朱标都吃醋的地步。

可是不曾想朱雄英天生命薄,生下来就体弱多病,八岁的时候就死了。

朱元璋含泪将孙儿埋葬,担心孙儿在那边受苦,甚至殉葬了所有伺候过的宫女太监。

可以说长孙朱雄英的死一直是朱元璋心头抹不掉的刺。

“爷爷,您说啥呢?我像啥?”朱烨抬头看着朱元璋。

“像咱大孙。”朱元璋喃喃道。

“爷爷净说胡话,怎么是像呢。我就是您的大孙啊!”朱烨笑道。

“啊,对,是爷爷说错了,你就是咱的大孙,哈哈……”

朱元璋笑着掩饰自己的尴尬。

蒋瓛站在旁边,眼看着朱元璋要失态,顿时低声对朱元璋道。

“老爷,您刚回京,该去兵部报道了。”

“啊,对,对,是该先去兵部。”

朱元璋说着对着朱烨道。

“孙儿,爷爷先去兵部报道了。”

知道爷爷有正事,朱烨也不拦着,而是转回房间,拿出一件厚实的大氅披在了朱元璋身上。

“爷爷,虽然已经开春,但是这几日天冷了,注意保暖。”朱烨温和道。

听着朱烨的话,朱元璋眼泪差点掉下来,这是咱大孙。

“大孙,你在家好生等着爷爷,爷爷去去就来。”

朱元璋伸手抚摸在朱烨的脸上,生怕下一秒就再也看不到似的。

“老爷,该走了!”蒋瓛担心再待下去朱元璋失态,忙提醒着。

走出院子的朱元璋心里很乱。

有欣慰、有忐忑也有苦恼。

这些年他以为长孙朱雄英死了,所以就将对他的爱和思念都寄托在了大明名义上的长孙朱允炆身上。

更是请名师教导。

虽然朱允炆没有帝王之相,但是权衡利弊,为了大明社稷,他也只能将皇位传给朱允炆。

但是此时却发现,大孙朱雄英没有死而且还健康的活着。

按照他定的嫡长子继承制,朱雄英继承皇位毋庸置疑,也没有人会有任何异议。

可是……

朱烨却在民间长大,虽是大明正统,但是他有能力担起大明的江山吗?

“哎!”朱元璋重重叹了口气。

蒋瓛为朱元璋心腹,自然知晓皇帝为何叹息,当即劝道。

“陛下,不必烦恼,那少年是不是大爷还有待商榷,等臣去钟山墓陵回来再做决议。”

“嗯,速去查明!”

一晃半天过去,朱元璋在奉天殿内,却怎么也静不下来,脑海里全都是朱烨的模样。

忐忑的等待着蒋瓛的回禀。

终于,蒋瓛回来了。

“陛下,查明了,墓穴之中并没有大爷的尸骨!”蒋瓛沉声道。

朱元璋身体一晃,险些晕厥过去。

半天后才稳住身形,沉声道,“有没有可能是盗墓贼……”

“绝无可能!臣查探过了墓中珍宝一件不少,没有任何盗墓贼的痕迹。”

蒋瓛说着低声道,“陛下,大爷的墓门被掀起了一条仅容少儿爬过的缝隙,而且在墓门上臣还看到了无数的血痕,虽然血迹已经模糊但是……”

“什么?”

朱元璋闻言,只觉气血上涌,一下竟晕厥过去了。

“陛下!”

蒋瓛忙上前,半天后朱元璋才悠悠转醒。

“是咱把咱大孙活埋的啊,他那么小,为了出墓,只能用双手刨门,那墓穴上的血迹,都是咱大孙的啊,他才八岁啊,他当时得多么无助啊。”

朱元璋眼眶里噙满了泪水。

一想到孙儿为了活命凭借小手生生将墓门搬开,他的心就在滴血。

“陛下,大爷还活着您应该高兴啊。”蒋瓛道。

“对啊,咱大孙活着就好,活着就好。”

朱元璋喃喃道,“蒋瓛,那少年郎是不是……”

“回陛下,臣已经将那少年的一切都已经探明,朱烨正是朱老大十年前在钟山墓陵附近的村落捡到,而最能表明大爷身份的则是他身上有下葬时您亲手挂在他脖上的龙形玉佩!”

轰……

闻言,朱元璋看着蒋瓛颤声道。

“这么说那少年真是咱的大孙?”

“是,陛下!”蒋瓛道。

……

而另一边。

朱元璋、蒋瓛走后,朱烨坐在院中脸上却是愁云密布。

现在是洪武二十五年,朱标死后朱元璋猜疑之心日盛,为了扶持朱允炆上位更是大杀功臣武将。

尤其是淮西武将,被杀的一干二净。

其中首当其中杀的就是大将军蓝玉,而爷爷正是在蓝玉手下,而且貌似还是个不小的官职,爷爷有性命之忧啊。

“我一定要劝爷爷解甲归田,不能让他受蓝玉的牵连!”

……

得知朱烨就是自己嫡长孙朱雄英之后,朱元璋一刻也安耐不住,带着蒋瓛重新回到了小院。

小院外。

“陛下,见到大爷你千万要忍住,万不可相认!”蒋瓛低声提醒道。

“混账!咋不能认!咱亏欠了孙儿这么多年,咱要立即相认将他接入宫中!”

朱元璋一想到大孙子流落民间十年,小小年纪就尝遍了生活的苦,洗衣做饭样样精通就觉得心头疼的厉害。

若是长于宫内,身边丫鬟太监服侍,哪轮得到大明皇孙亲自动手做这些粗活。

一想到这些朱元璋心头就愧疚的要死,恨不得将天底下所有的好东西都给朱烨,来弥补他。


“陛下您三思啊!大爷长于民间,更是您的嫡长孙,此时正值太子病逝皇储未立,若是认回大爷,必将引起朝堂之争,将大爷于危险之中啊!”蒋瓛跪在地上连连磕头。

听着蒋瓛的话,朱元璋接连后退,脸上哀色更盛。

是啊,蒋瓛说得对。

咱是皇帝,咱的嫡长孙关系着大明的安危。

咱儿子刚死,皇储之位未立,朝堂之上暗流涌动,大孙长于民间脱离皇室十年,根本就没有任何势力。

此时若是把他认回去,必定成为众矢之的,有自己护着明枪或许没有,暗箭却会不断。

“你说的对,现在还不是认回孙儿的时候。”朱元璋重重叹息。

大明的天子也有无奈之事。

“可是咱心里难受,眼看着自己孙儿在前却不能相认,咱心疼啊。”朱元璋道。

……

朱元璋强压下认亲的冲动,推开了院门。

却看到朱烨正坐在院子里满目愁容。

“孙儿在想什么事呢,这么入神,爷爷回家都没发现。”朱元璋走到朱烨面前。

此时知道朱烨就是自己的大孙朱雄英之后,朱元璋再看朱烨心里越发的亲近,也越发的愧疚了。

多像啊!

这张脸多像咱儿子标儿啊。

这是咱的大孙啊。

“爷爷您回来了。”

朱烨见朱元璋回来,忙起身给朱元璋搬了个凳子。

又倒了杯热茶双手奉上。

“喝点茶暖暖身子。”

看着朱烨忙前忙后的模样,朱元璋心里更不是滋味,孙子在前不能相认,却冒充别人来享受孙儿的孝顺。

“大孙别忙了,坐下陪爷爷说说话。”

朱元璋笑道。

朱烨顺从坐下。

“孙儿,咱方才看你眉头紧锁,不知道你有啥难事了,告诉爷爷,爷爷都能帮你实现!”朱元璋笑道。

闻言,朱烨心中一动,本来他还在考虑怎么劝说爷爷解甲归田,此时爷爷主动问起,索性也就直接说出来了。

“无论什么事爷爷都能答应孙儿?”朱烨试探道。

“当然!在这大明朝,你爷爷还是有些分量的,闯了什么祸,想要什么东西,爷爷都能给你摆平!”朱元璋自信道。

作为大明皇帝,朱元璋有这个底气。

而且为了弥补自己的孙儿,他甚至想直接传位给朱烨了,更别说其他无足轻重的东西了。

而他也不觉得朱烨会提出什么过分要求。

听着朱元璋大包大揽的话,朱烨更是肯定了心中猜想,爷爷必定在身居要职,不然也不能这么有底气!

而这也让朱烨更坚定了劝爷爷解甲归田的决心!

“爷爷,我想让您解甲归田!”朱烨深吸一口气道。

嗯?

闻言,朱元璋愣住了,他本以为朱烨是想要什么东西,可是没想到竟然让他解甲归田。

这让朱元璋很是不解。

“孙儿,这次北元余孽基本肃清,以后十几年都不会再有大的战事,而且爷爷年纪大了,以后自然不用再上站场只在应天城当差,凭借爷爷的军功在五军都事府也有一席之地,这时候辞官归田,是不是太可惜了。”朱元璋不解道。

听着朱元璋的话,朱烨一点也不意外。

他早就知道爷爷难以理解。

辛苦一辈子搏下的官位,怎么可能说放弃就放弃。

“爷爷,我说了您可能不信,但是我告诉您,大明朝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是暗潮涌动。”朱烨道。

听着朱烨的话朱元璋顿时来了兴趣。

“大孙你莫不是有诸葛之才,住在这郊区小院,竟然也知朝堂之事。”朱元璋笑道。

朱烨当然不会告诉朱元璋自己穿越而来,知晓大明朝的历史脉搏。

“爷爷,太子朱标新故,洪武皇帝年迈,大明皇储悬而未立,而据我推测当今的洪武皇帝必定会立皇孙为储君,而最大可能是立淮王朱允炆为王!”

朱烨知道不给爷爷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爷爷绝对不会同意解甲归田的。

爷爷辛辛苦苦这么多年,好不容易能安享晚年了,绝对不能再卷入皇储之争当中!

“什么?”

朱元璋心中顿时掀起惊天骇浪!

自己培养一辈子的太子死了,朱元璋悲伤之余,虽然不情愿,但是立储君之事却刻不容缓。

他虽然暗恼刘三吾逼他立皇储,但是为大明他却不得不思考。

而他斟酌再三,沉吟许久之后,他心中的决定正是淮王朱允炆!

可是这个想法他也只是藏在心头,尚未成熟,所以还未对任何人说过。

就连他最宠爱的妃子郭慧妃都不知道。

可是朱烨是怎么知道的?

朱元璋紧紧盯着朱烨,一股上位之势,瞬间爆发出来。

“孙儿,你是怎么知晓的?”

朱元璋强压下心中震惊道。

“爷爷这事不难推测,父死子继,太子朱标病逝,自然从他的儿子中选一个立为储君,将来继承皇位。”朱烨道。

“哦,那为何不是吴王朱允熥,偏偏选淮王?”听着朱烨的话,朱元璋心中竟然升起几分考较之意。

“爷爷有所不知,这朱允熥有结语的毛病,而且为人懦弱,洪武皇帝戎马一生怎么会让一个懦弱子孙继承皇位。”

“而反观朱允炆,颇有故太子遗风,所以即使朝堂所有人都阻拦,皇帝也会立朱允炆为储君的。”

听着朱烨的话,朱元璋心中感慨,自己这孙儿流落民间十年,竟然将自己的心思看得如此通透,实在是简在帝心啊。

“大孙,他立他的皇储,我做我的将军,我又不造反,为何会有杀身之祸?”

朱元璋点点头继续道。

“大孙你不在朝堂不知道当今天子是何等之人,对待咱们这些武人最是亲厚,从不枉杀,甚至武人犯错只要不是大过错,都可以用军功抵。”

朱烨就知道老爷子会这样想,所以继续道。

“爷爷,皇帝虽然亲厚老兵,但是为了大明江山,为了皇权稳固,他必须杀!”

“淮西武人多为姻亲,开国公常遇春是吴王朱允熥的亲姥爷,大将军蓝玉是朱允熥的舅老爷,淮西武人必定支持吴王朱允熥。”

“若是皇帝执意立淮王朱允炆为储君,为了保证朱允炆能顺利登基,他必定会对淮西武人大开杀戒!”

“而且还得多杀,淮西武将一个不留,到时候必定血流成河!”

“开国公常遇春已经病死,则首当其中之人正是爷爷的上司,大将军蓝玉!”

“到时候爷爷必定会被牵连!”

嗯?

这……

朱元璋看着朱烨,满眼震惊!

自己内心的想法,竟然全都被咱孙儿说中了!

流亡民间竟然对朝堂局势、帝王心术把控如此准确,这等眼光就算是活着的太子都未必有啊!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