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杨曼徐衍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文本阅读未婚先孕后,兵哥哥要带我回家》,由网络作家“灵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灵韫”的《未婚先孕后,兵哥哥要带我回家》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杨曼看了她一眼,没理会。赵宝娟凑了个没趣,也有些下不来台,忍不住阴阳怪气:“你怎么不骑车啊,前天晚上我还看到你跟徐连长一块骑车呢,说真的,咱们这帮军嫂,谁的日子也没有你过得舒服。”杨曼接了话,“我过得舒服是好事啊,怎么,赵姐,难不成你不希望我过得好吗?”赵宝娟没想到她竟然会反将一军,只能违心地说道:“这是哪里的话,我当然希望你过得好。”......
《完整文本阅读未婚先孕后,兵哥哥要带我回家》精彩片段
小房间里,杨曼躺在床上,却怎么都睡不着,徐衍的身影总是在她脑海中不停地浮起来。
想起徐衍,她的心脏也会不由自主地悸动,她不是傻子,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虽然她和徐衍现在已经领了结婚证,但是两人毕竟不是真的夫妻,而且因为她,徐衍这辈子的婚姻都给毁了,徐衍未必会真心接纳她,杨曼叹了口气,她知道爱而不得太折磨人。
她不允许自己爱上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徐衍这个人真的魅力太大了,长得好,身材好,脾气也好,又有责任感,实在没有让人不动心的理由。
黑暗中,杨曼对自己说道:“杨曼啊杨曼,出息点吧,好好挣钱才是硬道理!男人靠不住!”
另一边,徐衍也难得失眠了,他能明显地感受到杨曼的刻意疏离,他毕竟对他犯下过错误,杨曼为此还毁了自己的一生,虽然对他很好,但是心里肯定还是有芥蒂,他不知道自己心里萌发的小芽,还有没有机会开花结果。
次日,杨曼起来的时候,徐衍已经去部队了,她简单地做了早餐吃了,才背起自己的背篓,骑车去城里买陶罐,顺便买一些日用品和蔬菜什么的。
下午,她依旧做好了饭菜等徐衍回来。
但是吃饭的时候,她不像往常那样跟徐衍说话拉家常,徐衍也试图找话跟她说,杨曼态度都有些冷淡。
徐衍有些失落,知道杨曼明天要去买牛奶,拿了二十块钱出来,“家用。”
杨曼没接,“我这有钱呢。”
徐衍将钱放在桌子上,“那是你的,你留着,花这个。”
杨曼看了一眼那两张大团结,徐衍在经济方面对她一直都很大方,事实上,在生活上,徐衍对她也多有照顾,杨曼不能再接收徐衍的好了,避免自己陷得更深。
次日,杨曼起得比平时都要早一些,简单地煮了面条过早,将陶罐放进背篓,带了徐衍的军大衣,到时候陶罐装了牛奶,这个衣服就塞在背篓四周,固定陶罐。
她收拾好厨房,等了一会儿,刘姐才上来叫她。
杨曼背起背篓就走,刘嫂她们没有自行车,都是走路去,杨曼也就没有骑车。
农村在更偏僻的地方,一来一回光走路就快两个小时,如果是骑车的话,十几分钟就到了。
赵宝娟也在,她要给她儿子补充营养,除了杨英,其余的军嫂都在。
前几天都已经撕破了脸,赵宝娟今天看到杨曼,又好像无事发生,笑吟吟地跟她打招呼,杨曼看了她一眼,没理会。
赵宝娟凑了个没趣,也有些下不来台,忍不住阴阳怪气:“你怎么不骑车啊,前天晚上我还看到你跟徐连长一块骑车呢,说真的,咱们这帮军嫂,谁的日子也没有你过得舒服。”
杨曼接了话,“我过得舒服是好事啊,怎么,赵姐,难不成你不希望我过得好吗?”
赵宝娟没想到她竟然会反将一军,只能违心地说道:“这是哪里的话,我当然希望你过得好。”
张姐拉了拉杨曼,打岔问道:“妹子,缝纫机票找到了没有,我一个表姐有多的缝纫机票,你要是要,我帮你问问。”
赵宝娟又忍不住说道:“怎么,才买了自行车,又要买缝纫机?这徐连长可真有钱啊!”
刘嫂忍不住了,“小赵,人家买什么跟你有什么关系啊,你这管天管地,管得很挺宽。”
她第一次摆摊卖东西,想叫卖吧,有点张不开口,可肚子正饿得咕咕叫,也由不得她害羞了,杨曼想了想,喊道:“来瞧一瞧,最好的降血压的野菜,新鲜采摘,经常吃能降血压,味道好,凉拌炒肉都好吃!”
她喊了几嗓子,果然有了效果,一个中年妇女停在了她的摊位前,看着她卖的野菜,问道:“这是什么东西,看着像芹菜。”
杨曼赶忙笑道:“大姐,这是水芹菜,是野菜,跟芹菜是有点像,但是味道比芹菜嫩,而且下火锅,炒肉都好吃,还可以凉拌...”
大姐有些怀疑地问道:“吃这东西,真能降血压?”
“能!”杨曼斩钉截铁地说道:“这个野菜对高血压最有帮助了,要是没有的话,大姐,我敢乱说吗,经常吃,对高血压病人很有好处的,而且也不贵,就是普通的菜价,我今天早上刚摘的,长在小河边,水质也好...”
大姐买了两把,五分钱一把,一毛钱进账了。
杨曼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开张了,证明这东西确实是有市场的,她也不顾自己饿得头晕眼花,更加卖力地叫卖起来。
一早上,她卖了一块五,剩下的野菜,有些蔫巴了,她也饿得没力气了,三毛钱处理给了旁边卖菜的老板。
老板见她卖了一早上,知道这东西有市场,三毛钱买了十来把,怎么算都是划算的。一块八,对现在的杨曼来说是笔巨款。
她实在饿了,先去买了一荤一素两个包子,狼吞虎咽地吃了,肚子总算安静了下来,人也渐渐地恢复了力气,她感觉口渴,可舍不得钱买水。她想起二妹,又花五分钱买了一个肉包。来的时候没钱坐车,回去有钱了,花了五分钱坐到了村旁边的县道,走了十分钟才到村。
她绕到小河边,打了一背猪草回家。此时都已经中午了,杨家人都已经吃过饭,还在家休息,钱秀花见她背着猪草回来,劈头盖脸就骂了起来,“你真是皮痒了,都快中午了,一早上打一背猪草,你倒是会偷懒!”
杨曼说道:“我昨晚上没吃东西,早上饿晕了。”
钱秀花怔了怔,“撒谎!你就是想偷懒,今天也别吃饭了!”
杨曼将猪草丢在地上,“不给吃饭怎么干活?”
钱秀花大骂,“你还敢顶嘴?老二媳妇,你都是怎么教闺女的?爬男人床,丢尽了杨家人的脸,还好意思跳河呢,你怎么不死了算了!”
杨曼的怒气不断攀升,这其中到底是什么缘故,杨家人都一清二楚,他们都知道杨妮算计原主,纵容杨妮不说甚至还帮着打掩护,不然那天晚上不可能一点动静都没传出来,杨家人都死了一般没人管,现在倒将脏水泼到她身上来了。
“那我爬男人床的那天,你们都睡死了吗?为什么不站出来阻止?现在倒嫌我丢人了,你们帮杨妮打掩护的那天就应该想到会丢杨家的脸了!”
杨妮被突然提起来,这事传出去她就嫁不出去了,连忙否认,“杨曼,你别血口喷人,你爬男人床跟我有什么关系?”
钱秀花也是气得眉毛倒竖,气得想叫老二杨建树教训杨曼,“反了你了,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杨曼也豁出去了,她总不能在这些人的淫威之下过一辈子,“行啊,只要你们敢打我,我就满村嚷嚷,当初就是你们帮着杨妮助纣为虐,给我和徐衍下药,本来跟徐衍有婚约的就是杨妮,杨妮不想嫁给他,才把我推出去,你们全都是帮凶!”
杨建树气红了眼睛,抓起院边的扁担就要动手,李凤仙,也就是原主的妈,她知道杨建树打起孩子来没轻没重,连忙冲着杨曼喊:“曼曼,你还不快跟你奶承认错误!”
杨曼心里也是一惊,可她不愿屈服,大喊道:“你打,只要你打不死我,只要我有一口气在,我就要去找村支书反映,村支书不管,我就去公安局告你们!除非你把我打死了,不然你们都别想好过!你们就是帮凶!”
杨曼死死地盯着杨建树,这可是原主的亲生父亲啊,当天也装聋作哑,简直匪夷所思,到了这会儿,不仅不为她讨个公道,还想动手打她。
钱秀花也气了个半死,她在家里一直都是权威,什么时候被这样威胁过,可她也看出此时的杨曼豁出去了,她都敢跳河自尽,别的还有什么干不出来?
而且当天的真相到底是什么,钱秀花他们心里清楚得很,此时也不敢真把杨曼惹毛了,不然到时候她闹出去,杨家别说是面子,里子都没有了。杨家名声要是坏了,杨妮是个丫头片子,总能嫁出去,可谁还肯嫁到杨家来?小儿子的婚事是钱秀花的命脉,一下就被杨曼扼住了。
此时,数百公里之外,某武装部队出完任务回来的徐衍拿到了盖了章的结婚报告,高政委欣慰地拍了拍他肩,“你小子,终于解决个人问题了,了却我一桩心病!行了,我给你两周婚假,回家接老婆去吧!”
这两年,高政委不知道给徐衍张罗了多少次相亲,这小子总是不中意,没想到这回悄无声息地打了结婚报告,叫人意想不到。
徐衍心情复杂,说了句谢谢政委,大步走出了办公室。
他想起了那个夜晚,人生初体验,可留下的记忆却是屈辱的,他当时浑身燥热,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女人也如灵蛇攀上自己的身体,更加让他难以自持,才犯了错误。
而如今,他却不得不娶了这个女人,结婚报告在他掌心分外烫手,徐衍长长地吐了口气,男人敢作敢当,他娶了她就是。
当天晚上,杨曼躺在床上,照例,她又被罚不许吃饭,钱秀花不敢对她动粗,可要让她结结实实地饿几顿,长长记性。
二妹凑到她身边来,又塞给她半截红薯。
“大姐,快吃吧。”
三妹和四妹都睡熟了,杨曼将二妹拉到一边,将肉包子塞进她手心。
“这是什么...馒头?”
一股清香的白面香气窜进二妹的鼻腔,她忍不住吞了口唾沫。
“你吃,大姐,你都没有吃晚饭。”杨二妹强忍着馋意。
白天吃了两个包子,这会儿早饿了,但包子是给二妹带的,杨曼将红薯接过来,“我吃红薯,二妹,这是肉包子,专门给你买的,你悄悄吃,不能说出去。”
肉包子!这是多么奢侈的东西啊,二妹只听说过没吃过,馋得直咽口水,姐妹推让几个回合,最终肉包子一分为二,一人吃一半。
虽然已经冷了,肉也只有小小的一块,杨二妹吃得舔手指,她压低声音对杨曼说道:“大姐,肉包子好香啊!”
“大姐明天还给你买。”
次日,杨曼早早就起床,又背着背篓出门了。和昨天一样,她又摘了满满一背水芹菜,为了掩人耳目,上面还用烂衣服遮住了。
今天她有钱了,可以坐车进城,比昨天早很多,买菜的人也多,一背篓水芹菜,顺利卖了大半出去,比昨天还卖得多一些,最后卖了两块三毛钱。
杨曼心中暗喜,要是一直这样顺利,过不了多久,她就有钱可以离开村庄了。
她卖完菜回到家,既然不给她吃饭,杨曼干脆连猪草也不打了,买了几个白面馒头藏在衣服里,见她空着手就回家了,钱秀花指着她鼻子骂,杨曼就当耳边风,准备回房间。
杨妮煽风点火,“奶奶,你瞧瞧杨曼,现在连你的话都当耳边风,活也不干了,这是要当起千金小姐来了。”
这话成功挑起钱秀花的愤怒,直接将杨曼推搡出门,站在院里面骂:“不愿干活就给老娘滚蛋!谁养得起你这种好吃懒做的闲人!”
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吃饭,见她被赶出门,亲娘老子屁都不敢放一个。
杨曼有些慌,杨家虽然不是久留之地,可至少能遮风避雨,现在她被赶出来了,无处可去。
钱秀花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用这招来逼她屈服,一旦杨曼屈服,以后就会过上被奴役的生活,这样的话,杨曼宁愿饿死。好在卖菜的几块钱她是贴身藏着的,不至于立刻饿死。可她得找个栖身之所,不然晚上都没地方睡觉,农村不比城市,现在又是夏天,毒虫蛇蝇很多。
可村里人都认为杨曼是不守妇道的人,谁又肯收留她呢?
她走到小河边,心想实在不行就先进城,看看能不能找个包吃住的工作,但心里也知道很难,现在有岗位的地方都是国营,一个萝卜一个坑,她能找到什么工作呢。
举目一望,她突然注意到河边的半坡上有一栋破败的小屋,从原主的记忆中她得知,住在这里的是一个双目失明的老婆婆,婆婆的儿子五十年代去参军,一直没回来,婆婆思念儿子,哭瞎了眼睛,一直独居于此。
杨曼犹豫了很久,她没有别的选择了,只好找上门去。婆婆虽然眼瞎,可她得养活自己,门口种着一片水稻,只是长得不好,房子边上还有一片菜园,稀稀拉拉地种了一些蔬菜,难以想象婆婆是怎么在失明的前提下完成这些的。
“请问有人吗?婆婆?”杨曼推开外面小院的柴门,朝里面喊道。
过了不久,一个穿着蓝布衣服的老人从屋里走了出来,“谁啊?”
老人很瘦小,双目失明,眼窝深陷,看着有点吓人。
“我姓杨,是...杨启明的孙女。”她想了半天才想到原主爷爷的名字,她不想报杨建树,在她眼里,这个男人根本就不配称作父亲,而且婆婆的年纪跟爷爷杨启明差不多,肯定也相熟。
没想到奶奶听到之后,脸色大变,声音变得很可怕,“杨启明的后人来我家做什么?给我出去,出去!”
“婆婆?”这情况让杨曼万万没想到,婆婆跟原主爷爷是不是有什么过节,一听到她说是杨启明的孙女就要赶她出去。
“出去!”婆婆随手拿过身边的拐杖,胡乱地挥舞,看来是极痛恨杨启明。
“婆婆,你听我说,我是来借宿的...”话还没说完,婆婆已经跌跌撞撞地朝她冲过来,要将她赶出去。
怕婆婆太激动会受伤,杨曼只好从院子里退了出来。
中午,太阳很烈,杨曼坐在河边光滑的石头上,她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走,这个世界似乎和她所在的世界不一样,她对环境完全陌生,身上又没有多少钱,肚子里多半还有个孩子,如果她不在孩子长大之前想办法,就得将孩子生下来了,这个环境生孩子,会有多艰难可想而知。
她不能进城,她谋不到出路,在农村,她至少可以摘野菜进城卖,好歹攒一点钱。
杨曼在村里逛了一圈,寻找晚上可以遮风避雨的地方,地方没找到,倒是收获了一圈指指点点。
中午,徐衍回来,一进门就闻到一股香辣的味道,杨曼正在吃凉拌面条呢。
杨曼想着中午没时间做饭,做了个油泼辣子,煮面条吃。她顺口问徐衍,“吃饭了没有?”
徐衍老实地摇头,“没吃呢。”
杨曼有些惊讶,平时中午徐衍会在部队上吃饭不回来,今天可能是回来帮忙,所以没来得及在部队上吃饭。
她站起来,“那我给你煮。”
徐衍连忙说道:“你坐着吧,我自己去煮。”
杨曼想着油泼辣子是现成的,他煮熟面条过凉水就行,“那行吧,你煮好面条之后在凉水里泡一泡,捞出来拌油辣椒加酱油就行。”
杨曼最近胃口有点变化,总是想吃辣的,大夏天的,她碗里的面条都是红色的。
徐衍煮了面条,按照杨曼说的,过了冷水,舀了两勺油辣椒,倒上酱油醋,撒上杨曼没用完的葱花,就这么简单的一拌,浓烈的香味扑鼻而来,他等不及滋溜了一口,过了凉水的面条劲道弹牙,油辣椒的香味刺激着味蕾,叫人忍不住大快朵颐。
徐衍忍不住感慨,杨曼的厨艺确实很好,简单做个油辣椒,也香得这么有层次。
吃了面,徐衍去邻居家借了碗,在厨房清洗了一遍,倒扣在一旁沥水,忙完之后又回部队了。
杨曼吃了东西,休息了一会儿就开始忙活。
家里只有一台铸铁灶,所以没准备太多炖菜,只做个炖排骨。
她先将排骨泡水,将血水泡出来,接着又烧了满满一暖水壶开水,泡茶用。将杯子洗出来沥水,又开始摘菜。
徐衍是跟唐辉一块来的,两人去邻居家借桌子板凳,杨曼将所有的蔬菜洗好,切好,凉菜拌好。
楼下的刘姐和张姐结伴来了,准备来帮杨曼准备饭菜,两人走进厨房,才发现杨曼自己就将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好了,铸铁灶上的砂锅‘吨吨’的响,满屋都是排骨的香味。
张姐扫了一眼,土豆丝切得又细又均匀,瘦肉也腌上了,拍黄瓜也拌好了...两人是来帮忙的,这会儿却发现没有用武之地,张姐不由得赞叹道:“你这也太能干了,这么多菜一个人就准备好了。”
杨曼笑道:“也没准备多少菜,我从来没有招待过这么多客人呢,正愁哪里做得不周到得罪人,两位姐姐来得正好呢,快指导指导我,有没有什么差错,别到时候闹了笑话。”
张姐和刘姐对视一眼,心里都在想徐衍找的这个媳妇真不错,会做人,做事也周全,“你做得很好了,我们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茶饭都还不会办呢。”
杨曼连忙将昨天买的瓜子花生拿出来招待客人,差不多到了时间,杨曼开始炒菜。
排骨炖了快两个小时,已经软烂入味,张姐家的小猴闻着味窜上楼来,站在客厅直吸鼻子。
杨曼拿个小碗先给他打了两块肉,半碗汤。小猴乐得眼睛都弯成了月牙,龇着缺了两颗门牙的嘴笑,“谢谢阿姨!”
张姐连忙阻拦,晚上客人多,排骨是金贵东西,杨曼是新媳妇抹不开脸,光是小猴一个孩子还好,万一其他孩子知道小猴吃了排骨也来讨要呢?
小猴看到妈妈要来阻拦,顾不得烫,连忙夹起一块排骨塞进嘴里,烫得他‘呼哧呼哧’直吹气,气得张姐拍了拍他的头,骂道:“真是饿死鬼投胎的!”
小猴都已经吃了,张姐只好拧着他耳朵说道:“就在这吃,吃了不许出去说你吃了排骨!知道吗?”小猴被香迷糊了,他感觉自己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排骨,嘴里嚼着肉,含糊不清地点头,“嗯嗯!”
张姐看向杨曼,解释道:“这楼里小孩多,这肉是招待客人的,到时候别小孩都来要排骨吃了。”
这个年代缺衣少食,部队里的孩子也是一样。
杨曼笑道:“我是看小猴太可爱了,忍不住给他开个小灶。”
她不动神色地夸了小猴,张姐笑得合不拢嘴,心里对杨曼的印象更好了。
有张姐和刘姐帮忙,徐衍和小唐两个几乎没有用武之地。
到了下班时间,客人们就陆陆续续都来了。
部队那么大,徐衍只邀请了关系亲近的人来家里吃饭,他的顶头领导,同级别的连长们,还有手底下的排长,再加上几个家属,挤挤两桌差不多能坐下。
张姐和刘姐给杨曼打下手,不一会儿,家里的香味更加浓郁了。
几个连长是一块来的,其中就有在火车上遇见的崔莺莺的兄长,崔伟。
几人坐在客厅吹牛吃瓜子。
“哟,这么多人啊!”崔伟的老婆赵宝娟抱着孩子来了,她先走到餐桌前抓了一大把瓜子,一边嗑,一边走到厨房边上,看到刘姐和张姐都在里面帮忙,笑道:“你们来得倒早,做了什么,这么香?”
刘姐和张姐都没搭理她,赵宝娟自己走进厨房,揭开砂锅,一看是炖好的排骨,顿时乐了,“这排骨看着软乎,我先盛两块给我小健尝尝。”
说着就要去拿碗。
张姐看了她一眼,不好开口说,毕竟刚才小猴也吃了两块,刘姐就不怕了,她爱人是团长,本就是这个驻地的最高领导,立马出言阻拦,“小赵,排骨也没两块了,上桌再吃!”
赵宝娟尴尬地笑了笑,为自己找补,“就是想给孩子尝尝,刘姐你看他,饿得直叫唤。”说完,她故意说道,“妹子你得多原谅,说起来我也应该来帮忙的,就是这孩子太缠人了,一刻都离不开我,我得给他喂奶去。”
杨曼扫了一眼,她所谓的离不开的孩子看上去起码四岁了,还被她抱在怀里,四岁的孩子还吃奶,听都没听说过。
杨曼说道:“没事,我们能忙得过来,就是辛苦刘姐和张姐了。”
菜炒得差不多了,刘姐和张姐不约而同地回了趟家,再来的时候,就带上了贺礼。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