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吴长庆李成栋的现代都市小说《我在大明造航母精选小说》,由网络作家“梦回古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我在大明造航母》是由作者“梦回古代”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吴长庆李成栋,其中内容简介:之后,就再也没有多少百姓敢反抗留发不留头的政令。据史书记载,嘉定三屠之后,江南之地,百姓纷纷剃发留辫,成了大清顺民。唉!刘汉三叹了口气,守城可不能只靠一腔热血,实力才是关键。他不相信吴长庆这个毛都没长齐的少年,能够带领一群乡勇创造奇迹。要不是因为吴长庆是吴之番的儿子,在义军当中颇有威信,他现在都直接带着部下逃跑了。“刘......
《我在大明造航母精选小说》精彩片段
弘光元年(1645)九月一日,嘉定。
吴长庆站在城墙上,看着满目疮痍,尸横遍野的嘉定城,他心中燃起一团怒火。
他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个喜欢历史小说的宅男,在看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桥段时义愤填膺。结果就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古代的大明朝,成为了抗清名将,南明总兵吴之番的儿子吴长庆。
他穿越的这个时间点非常糟糕,嘉定已经被投降了清军的李成栋屠了两次城池,即将发生第三次。
此时吴之番已经在城外战死,城里只剩下一群老弱妇孺,用不了多久李成栋就将率兵达到并屠城。
难道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历史重演?看着李成栋这个畜生肆意屠杀无辜百姓?
一想到李成栋,吴长庆就恨的咬牙切齿。
虽然他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跟李成栋原本无冤无仇,但是每当他看到李成栋的所作所为,他就恨不得将之千刀万剐。
李成栋最先是跟随李自成的部下高杰进行农民起义,后来看到李自成不行了就投降了大明,再后来看到大明一路溃败,又投降了大清。
这罪过其实也不算特别大,乱世为了生存嘛。但是,他喜欢屠城和奸淫妇女这一点就让人无法接受了。
他屠过嘉定,南雄,广州等数座城池,死在他刀下冤魂数十万。他还亲手斩杀了南明的隆武帝,活捉了绍武帝,为清军立下赫赫战功。
再后来不满清廷偏心满臣,他又反清复明,一生反复无常,比吴三桂之流还要狡猾奸诈。
对这种人,吴长庆非常憎恨,更何况他现在接收了原身的记忆,勉强可以算是吴之番的儿子,和李成栋也有了杀父之仇。
即便是没有杀父之仇,为了拯救城里那两万百姓,他都必须和李成栋对着干。
可是,拿什么去跟对方斗呢?
吴长庆叹了口气,李成栋身为吴淞总兵,手下足足有上万兵马,而他现在手下只有一百多个乡勇。
所谓乡勇,其实就是普通的成年男子,根本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和李成栋手下的正规军完全没法比。
想要用这一百乡勇保住这嘉定城,纯属痴人说梦。
“吴将军,我们快撤吧。”
百户刘汉三在一旁劝说道,事到如今,局势已经无法挽救。再不逃跑,必死无疑。
“撤,我们撤了这些百姓怎么办?”
吴长庆其实也怕死,但是,一想到城里的百姓会被杀光,他就无法狠心下来独自逃跑。他们现在轻装逃跑倒是来得及,可是带上百姓就走不掉了。
“对,我们坚决不撤,和那些清狗拼了。”
另外两个百户嚷嚷着要为国尽忠,誓死不退,看的吴长庆好生感慨。
明明还有那么多百姓和将士心系大明,可南明却犹如朽木一样,朝堂上内斗不断,军事上和清军一触即溃,屡战屡败。
这当中的原因,相当复杂。后世研究这一段历史的人很多,但却也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的说清楚。
不过这对吴长庆来说不重要,他现在只想着保住城里的百姓。当然,如果能够拯救大明朝,一统天下结束这个乱世更好。
他可不愿意让满清执掌九州,然后在后世被洋人打的嗷嗷叫,签下那一条条丧权辱国的条约。
老天,难道你让我穿越到这个时代就只是让我来亲眼目睹一下惨剧,这有什么意义呢?
吴长庆心中呐喊了一句,他倒是想带领华夏民族崛起,称霸全球。可是他前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宅男呀,实在是有心无力。
【盛世系统绑定中.......】
忽然,脑海中的一个声音让吴长庆大喜过望。作为一个经常看小说的人,他当然知道系统是什么。
系统绑定的很快,片刻后他便了解了这系统的功能。
在该系统中,宿主每掌握1个人口就能获得1科技点,控制1平方千米领地就能获得30资源点。
科技点可以在系统商场中兑换先进科技,比如火绳枪、燧发枪、后膛枪的制造方法和原理,红衣大炮、蒸汽机,内燃机的锻造参数等等一系列的科技。
只要有足够多的技能点,宿主就能够立即掌握远远领先于这个时代的高科技。
而资源点则可以直接兑换资源,比如耐高温高压的特种钢,各式武器装备,杂交水稻种子以及各种原材料等等。
吴长庆愣住了,这个系统太逆天,简直可以说是无敌。有这系统帮助,还用怕他李成栋?害怕无法结束这乱世?还怕成不了九五至尊?
这一刻,他的野心被点燃了。
目前吴之番战死,他接手了嘉定城460平方千米的领地和2.1万人口,所以一共拥有2.1万科技点和1.38万资源点。
科技点是用来长远发展的,对即将到来的战斗没什么帮助。不过资源点倒是可以直接兑换先进武器,是他破局的关键。
吴长庆的神念进入了系统商城,来到了武器分栏。
火绳枪,10点/支,弹药1点/100发。燧发枪,50点/支,弹药1点/50发。后膛枪200/支......
都是些贵的要死的东西,要知道资源点可是有限的,哪怕统一了全球的陆地,资源点总共也就40多亿。
不过吴长庆此时顾不了那么多,解决眼下的危机,保住小命才有将来。
“拼命,就靠我们这点人,哪里是清狗的对手。朝廷的大军都抵挡不住李成栋的部队,更何况是我们。留在这,只能枉死。”
刘汉三是坚定的逃跑派,他看不到任何胜利的希望。
“大家不用慌,前段时间我曾购置了一批先进的鸟铳,待我取来,定能叫清狗有来无回。刘百户带十个人随我去取火器,王百户李百户去城里招募民众协助守城。”
系统商店里的东西,他一个意念就可以取出来,但这样也太惊世骇俗了些。所以,他找了一个借口。
“遵命。”
王大勇和李绍斌立即领命,事实上他们其实对吴长庆的话并未抱什么希望,不过他们不会表现出来。
他们做好了死战的准备,李成栋连续两次的屠城吓破了很多人的胆子,但也彻底的激怒了一批死士。
当然,他们差不多也是最后一批硬骨头了。吴长庆知道,当嘉庆第三次被屠城之后,就再也没有多少百姓敢反抗留发不留头的政令。
据史书记载,嘉定三屠之后,江南之地,百姓纷纷剃发留辫,成了大清顺民。
唉!
刘汉三叹了口气,守城可不能只靠一腔热血,实力才是关键。他不相信吴长庆这个毛都没长齐的少年,能够带领一群乡勇创造奇迹。
要不是因为吴长庆是吴之番的儿子,在义军当中颇有威信,他现在都直接带着部下逃跑了。
“刘百户你不用担心,李成栋虽然有数万兵马,但他不可能全部派来攻打嘉定,我估计敌军最多也就两三千人,我们完全有机会守住。”
吴长庆看出了刘汉三的担忧,出言安抚了一句。他可不想战斗还没开始,手下的人就跑了个精光。
“话虽如此,可即便是两三千人,我们也不是对手呀。留下来除了白白送命之外,没有任何意义。不如先退到山区,静观其变。”
刘汉三还在试图说服吴长庆,他不想留下等死。
对于刘汉三的心情,吴长庆可以理解,但是无法接受。换作其他时候,刘汉三这样屡次质疑自己,他肯定会撤了刘汉三的职。
但是眼下大敌当前,他实在不想弄出其他乱七八糟的意外。
“刘百户要不我们来打个赌,若是这次我们守住,那么以后我的命令你必须无条件服从。若是待会守不住,我允许你先撤退,我亲自垫后。”
虽然吴长庆这是第一次当领导,但是他也清楚,手下如果不服从命令,对领导的威信是很大的损害。
“将军言重了,将军的命令,汉三自当服从。”
刘汉三连忙认错,毕竟现在吴长庆还是他的上官。在战场上,上官要斩下官借口多的是,他可不想枉死。
至于吴长庆说的赌约,他心里只是冷笑。
众人纷纷行动了起来,吴长庆带着人来到县衙,让刘汉三等人现在外面等候。
他一个人进了库房,用意念兑换了140把燧发枪,10万发定装子弹。
他没有兑换更便宜的火绳枪,因为清军当中就装备了不少火绳枪。用火绳枪与之对抗,没有任何优势。
而燧发枪就不同了,虽然外表看似和火绳枪差不多,但因为改良了发射装置和使用定装子弹,所以射速要比火绳枪快上几倍。
一个熟练的火枪兵,用火绳枪一分钟最多也就打一枪。而使用燧发枪,操作熟练一分钟可以打五枪。
在射程上,燧发枪也是占尽了优势。
燧发枪在1547年就已经在欧洲被发明了出来,不过华夏这边还没有,用的都是火绳枪。
而且清军当中,火绳枪部队都还不受重视,不是军队主力,主力还是以冷兵器为主。
用燧发枪对战冷兵器,吴长庆觉得应该可以打的李成栋嗷嗷叫,让这孙子尝尝穿越者的厉害。
认清了自己身份的李行八开始按照吴长庆的配方来制作火药,吴长庆等人退出了作坊。
制造火药有一定的危险性,吴长庆不想也不能以身涉险。
他现在可是嘉定数万百姓的主心骨,若是他出现了什么意外,这支抗清义军就要崩溃。
在外面等了许久后,有人来报告好消息,说李行八已经配制成功了几份。
吴长庆随之来到专门实验的作坊后院,亲眼查看这新式火药的威力。
“大人英明,按照大人的配方,这火药的威力足足提升了数倍。”
李行八跪倒在吴长庆的面前,见识到了新式火药的威力,他是真的心服口服了。
吴长庆笑了笑,系统的科技,岂是这些古人所能够理解。
随后李行八进点燃了一小堆火药,火药立即剧烈燃烧,火光四射。
这就比黑火药的威力大了好几倍?
吴长庆没见过黑火药燃烧时的样子,但是他看这新配方的火药燃烧,好像也不怎么样。就是不知道把这火药装进铁盒子爆炸能有多大的威力。
交代了李行八手榴弹的制造方法,吴长庆就回去休息了。这一天下来,他有些疲惫。
不是身体上的疲惫,而是精神上的疲惫。
之前在城墙上做生死战斗,他没有心情和时间去想太多。
而现在静下来,他才感到一阵后怕。
自己,竟然杀人了,而且还杀了数百人。
吴长庆一想到这都有些后怕,有些反胃。那些可是活生生的人,现实中看到那些尸体,和在影视屏幕上看到完全是两码事。
那种视觉冲击,比影视剧强烈无数倍。
希望是一场梦吧。
吴长庆闭上了眼睛休息。
次日,薛五兵败的消息传到松江府的李成栋手上。
“薛五这个废物,区区一座三百乡勇防守的嘉定都攻不下来,居然还要我调遣红衣大炮,他以为红衣大炮是什么。”
李成栋看到战报忍不住的破口大骂,他都已经准备了带兵南下杭州,进剿绍兴的鲁王政权。
可就在这关键的时候,后方居然出现这种破事。一千训练有素的老兵,居然还拿不下一座几百乡勇防守的小县城。
“大人,薛千总信上说那些乡勇手中有一种速射火铳,射程极远,射速极快,看来他是吃了火器的亏。”
李成栋手下的大将张玉钦也看了送来的战报,战报上面重点说了敌方火器之威。
可是,李成栋压根不信这话。鸟铳这玩意,他都已经玩了十几年了,自认为无比熟悉。
鸟铳虽然可以远射,但其缺点也是非常明显,射速慢,准头差,点火麻烦,容易炸膛,一遇到雨天就报废.......
这种不被士兵待见的武器,李成栋根本没放在眼里,他更愿意相信薛五是为了逃避惩罚,故意夸大了敌军的火器威力。
“这些贱民还真是不知悔改呀。”
李成栋叹气道。
作为一个喜欢投降保命的人,他真的无法理解那些宁死也要造反的百姓。不就是剃发留辫嘛,多大点事?
可就是因为这点小事,整个苏南和浙北浙东的百姓就炸了,从六月份开始了各种叛乱,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彻底剿灭。
虽然这些叛军战斗力都不强,三两下就能解决,但是屡禁不止也是够烦人的。
“子良你再带一千人过去,务必要拿下嘉定,然后将造反的人和百姓统统屠尽,震慑周边,以绝后患。为了我们南下没有后顾之忧,后方必须保持稳定。”
李成栋冷哼道,他可不在乎那些百姓的死活,谁敢阻止他为清廷立功,阻止他的荣华富贵,他就杀谁。
李成栋并没有调红衣大炮过去,因为这太麻烦了。
他的部队已经连番作战,非常的疲惫。而且眼下又需要南下作战,更需要休整。像红衣大炮这种笨重的火器,在江南这种地方运输非常费劲。
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想动用。
“遵命。”
张玉钦领命,虽然他不认为薛五会撒谎,但是他也同样没有太放在心上。
对方只是一群乡勇而已,城池也不高大,如果汇集两千兵马还拿不下,他也不好意思再带兵了。
张玉钦走了两天才赶到嘉定,来到了薛五的大营里。
刚进大营,张玉钦就感到一阵惊讶和愤怒,因为大营里的士兵一个个都垂头丧气,士气极其低下。
而远处的草房里,还在不断的传出一些伤兵的哀嚎。
“张大人,你可算是来了。”
薛五看到援兵,脸上的郁闷终于散去。虽然处罚已经是不可避免,但只要辅助张玉钦拿下嘉定,他还能将功赎罪。
“老薛,这是怎么回事呀?”
张玉钦指了指营中的士兵,质问道。
“唉,别提了。鬼知道嘉定那群贱民从哪来弄来一批速射火铳,威力惊人。我部只是冲到城墙之下就已经折损了两成兵力,士兵根本没有胆气再战,所以我才希望李总兵支援些大炮。”
薛五说这话的时候,左右打量了下张玉钦的部队,却没有发现炮兵。问道:“张大人,炮呢?”
“大炮调动太麻烦,总兵希望我们能尽快解决嘉定事务,所以让我轻装简行,并未带大炮过来。这速射火铳,当真有那么厉害?”
原本张玉钦也有些怀疑薛五夸大敌军的战力,但是现在看到这大营里的士气,他却是有点点相信了。
当然,他也没有完全相信。
“没有大炮,恐怕又是一场恶战呀。”薛五叹气道。
多了一千援军,薛五也有信心拿下嘉定。但是他也知道,强攻肯定会造成很大的伤亡。
伤亡太大会影响他在军中的威信,没有哪个士兵喜欢跟着不把士兵性命当回事的长官。
“薛大人多虑了吧。”
对薛五这悲观情绪,张玉钦有些不屑。
他之前参加过镇压江阴,昆山等地的叛乱。乡勇在他眼里就是一支乌合之众,只要冲上城墙,那些乡勇就要崩溃。
“哎,明日你亲眼见识到了就会明白。”
薛五知道自己说再多也不如让张玉钦去亲眼见识一下,随后也不再多说废话,让人准备好饭菜招待这些援军。
小说《我在大明造航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明军大胜的消息很快传回到了苏州,听到吴长庆率兵八千击溃了四万清军,百姓皆是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斩杀五千,俘虏敌军上万,这种大胜,明军居然也能够做的到,这还是大家印象中的明军吗?
这一两年来,大明的军队可就没打过什么胜战。跟李自成打是输,跟满清鞑靼打也输,输的大家都快习惯了。
惊讶过后,百姓脸上也多出了许多笑容。明军大胜,他们又有了一段安生日子可过。
更重要的是吴长庆是汉人,再也不会逼着他们去留辫子。而且,就这段时间里吴长庆的表现来看,他显然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将领。
前段时间宁愿冒着城破的风险,也不愿意射杀无辜的百姓。
在这种掌权者下生活,对于百姓来说是再好不过了。
清军打败的消息传到唐府和柳府时,唐宇和柳世枣就差点没从凳子上摔下。
实在是太令人意外了,他们万万没想到刘良佐会这么没用。原本,他们以为刘良佐是必定会获胜,只是一个时间长短的问题。
却没想到,拥有数万大军的刘良佐,竟然会这么的不堪一击。攻不下城池也就罢了,居然还被吴长庆击溃。
如此一来,他们就没有了强夺肥皂生意的机会,只能眼睁睁看着陈道林风光的赚钱。
当然,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最糟糕的是他们之前都和刘良佐有过信件来往。在信件里,他们都表示了愿意支持刘良佐,并且表示愿意在恰当的时机里给予清军一些帮助。
而现在,清军的大营被攻破,刘良佐狼狈逃窜。这些信件会不会落到吴长庆的手中呢?
万一那些信件没有被烧毁,那可就是罪证呀,吴长庆完全可以以此为借口杀了他们并且抄家灭族。
一时间,唐宇和柳世枣都陷入了惶惶不可终日的境地,再也没有了前段时间的谈笑风生。
他们甚至都没办法逃跑,毕竟他们的家业产业都在苏州以及苏州周边。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唐宇急的额头冒起了大汗。
要不,像陈道林一样献上家产和美女?
若是献上几十万两银子的产业就能免去这场祸事,唐宇也只能咬牙这么干。但是,他现在就是不确定吴长庆是否获得了那些信件。
若是没有,那岂不是白送了家产?
苏州府衙,吴长庆召集了部将,安排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下一步,我们需要占领两个重要的地方,一个是无锡,占据了无锡就可以抵挡南京方面的清军。
另一个地方就是嘉兴,占领了嘉兴就能防备杭州的李成栋部。守住这两个要点,整个吴淞地区都能落入我们的掌控。”
吴长庆指着一副简易地图说道,这个时代的地图非常的写意,山川湖泊的比例完全不标准,地形什么的就更加没有标注。
吴长庆指的吴淞,也就是后世的上海加苏州嘉兴这一片地方。
在这个时代,松江的发展还非常落后,只是一个小县城而已,反倒是苏州和嘉兴发展的不错。
这都是因为朱元璋下达的禁海令,明朝明面上是不允许和外国的船队做生意,只能私底下走私。
这种政策下,松江的地理优势发挥不出来,自然也就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只有吴长庆明白,松江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有多么好,在后世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东方明珠。
如今西方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海洋贸易,只要他同意那些西方来松江做生意,那么这个地方便可以迅速变的繁华。
繁华了有什么好处,那自然是税收呀。打战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钱,没钱万事休。随着军队的不断扩充,如今吴长庆的财政压力也越来越大。
如果以后发不出饷银,恐怕就是轮到他被手下背叛了。
想要赚钱,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创造税收。
松江这个别人看不上的不毛之地,在吴长庆眼里就是个宝。
所以,他很迫切的想要掌控这片地方,将之经营成自己的大本营。
“末将愿意攻打无锡。”
刘汉三抢先道,现在的刘良佐部士气低下,正是欺负他们抢功劳的好时机。
其他反应慢了的人,见状也是跟着表态。有的愿意表示打无锡,也有人表示愿意去拿下嘉兴。
“可以,你带本部的三千人,然后再让王大福支援你五百燧发枪部队,尽快拿下无锡。至于嘉兴则由戴将军和李将军一同负责。王将军和董将军则是派出少量部队去攻占松江以及周边地方。记住,我的军队不允许抢劫残杀百姓,一旦被我发现,决不轻饶。”
吴长庆下令道。
整个军队被他分成了三部分,约四千人部署到无锡,六千人部署到嘉兴,剩下的五千人驻守苏州。
在调动大军的时候,吴长庆已经感觉到原来的军队编制不太适合眼下的军队。
比如刘汉三去攻打无锡,单靠本部,兵力是够了,但是兵种太单一,没有火铳军,没有弓箭手。而把王大福的一部分军队分给他指挥,又有点不方便。
改编军队势在必行,吴长庆准备把军队改成后世的编制,也就是军师旅团营连排班那种编制。
这种编制是经过了无数战争考验的编制,无数战例都说明了这种编制的优越性。
吴长庆不是什么军事天才,想不出什么更高明的编制,所以他准备直接抄袭。
不过,这些都得等拿下了无锡和嘉兴再说。
占领了吴淞这一片地方,他也就终于可以放开手脚来搞建设了。
虽然他今年才十六岁,不出意外的话起码还有六七十年的寿命,可是搞建设这种事不是一朝一夕。
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弄了六七十年,也才弄出了火车而已。
吴长庆有系统的帮忙肯定不用这么久,但是想要在有生之年完成电气革命,甚至进入信息时代还是有很大难度的。
在有了这个系统后,他就会时不时的想要弄出那些先进的东西。如今,他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他还想在有生之年再上一次网呢,也不知道这个会不会是奢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