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的血色,遍地的骸骨。
看不清来时路,也分不清归路。
目光可及的所有人都跪在她的面前。
“吾等愿为主上赴死!”
“吾等愿为主上赴死!”
她看着他们眼底的执着却无能为力。
细密的汗在她的额头上。
“姑娘,姑娘....”一道苍老的声音将她拉回了几分清明。
少女下意识的抓住了即将要碰到她的手腕。
而后睁开眼,眼里闪过杀意。
彻底看清眼前人,是一个老妇人,她愣了一下,松开了手。
她打量了下周围的环境。
她的第一反应便是家徒四壁,因为这个屋子除了一张床和一把弓箭什么也没有。
而眼前妇人的打扮应是西凉人。
这里是西凉....?
稍微一动便是入骨的刺痛。
她抿了下唇开口,“你救了我。”
妇人收回了手,“我孙儿和他阿姊顽皮,跑到后山正好遇到了姑娘躺在地上,见姑娘身上多处伤,便将你带了回来。”
这是姑娘当时从脸上滑落的面具。
棠卿接过,轻抚着上面的花纹,神色不明,而后将她收回袖中。
她垂眸看了一下老人被她刚才握住后深红的手腕,轻声开口,“抱歉。”
老妇人摇了摇头,苦命的人在这西凉边关她见的也是多了。
“姑娘昏睡许久,不妨喝碗热粥垫垫肚子。”
说着她将旁边碗递给棠卿,手还略有颤抖。
棠卿接过,看着手里说是白粥里面不过是含了几个米粒的清水。
一饮而尽。
“姑娘身上有伤,不妨...再休息休息。”妇人说几个字便要停下来喘息一会儿。
话音刚落,屋外便一阵嘈杂。
一个小孩的声音,“我们家已经没有粮了,求官爷开恩开恩呐。”
身后的百姓也都跪在地上。
这些官兵腰间配刀,他们是万万不敢相抗衡一二的。
闻声,老妇人赶忙拄着用粗壮树枝打磨的拐,踉跄的朝着外面走去。
屋外的官兵,没有推开紧紧抱在他腿上的小孩。
只是开口说道,“北安王的大军,在边关没有粮草,已如强弩之末,北安军守在你们的面前,在他身后的你们就是最后的希望,哪怕只是多撑一日,西凉这边关便多一份希望。”
声音沙哑而无奈。
小孩子哪懂什么家国大义,他只是知道,若是最后的粮食给了,他们就会被活活饿死。
他抱着他的腿又紧了几分,只是大哭。
“孙儿,你过来。”
小孩闻声放开了手,小跑到妇人的身后,红着眼眶。
老妇人拄着拐一步一步走到那个官兵的旁边。
颤抖着手,将手里的一袋米递到他的面前。
“这是民妇家中所有余粮,我力尚微,也只愿能为边关将士尽我所能。”
官兵伸手接过。
过了不知多久,那些百姓站起了身,村里各户,大多是老人。
他们拿着手里的粮食一步一步走到领头官兵面前。
“村里三百六十一户的余粮都在这儿,望,我军安。”
身后的官兵接过那些粮食。
领头的官兵单膝跪地,“多谢”
战况的胜利,不知其后有多少血。
然后起身,马不停蹄的离开。
看着那些官兵远去的身影,那个小孩搂住了妇人,抬头红着眼眶看着她,“阿婆,那我们要怎么活下去啊。”
老人叹息了一口气,“他们活着,我们才有希望。”
说罢,老妇人牵着他的手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