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沈苏沈方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农家小日子精选小说推荐》,由网络作家“钟家小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其他小说《穿越农家小日子》,现已完结,主要人物是沈苏沈方,文章的原创作者叫做“钟家小生”,非常的有看点,小说精彩剧情讲述的是:的狗鼻子,急忙盖了锅盖,小了火,出来随手带上了门。“谁啊?”她是新媳妇,又不怎么出门,真不认识谁,就连洗衣服,也是趁着雨天去洗,雨天河边没人。......
《穿越农家小日子精选小说推荐》精彩片段
“陈姐姐,我又来了。”沈苏年纪虽然十三,可是因为饿久了,现在都没长开,看上去还是个小孩子,她也索性扮嫩到底,说话就像个小孩子。
“你这次又有什么东西?”陈菡芙对她印象深刻,记的很清,她来了一说话就想起来了,顿时防了起来。
“陈姐姐先看了再说,价钱好商量。”沈苏笑的人畜无害,摆开一排小竹篮,又摆出几个木匣,拿出摆好的绢花放在之前的篮子里,抬手打开一个匣子。
香味散出来,陈菡芙才惊讶,她看出来这不是真花,却没想到有真香味,这个东西不错,随手拿起一个篮子,巴掌大小的竹篮装着几只绢花,花朵形状颇有新意。
“这是什么花?”她闻着淡淡的香味,很清新,也确实是花香。
“陈姐姐你拿的是玫瑰,这还有蔷薇海棠郁金香,这些香味淡,匣子里的,比这个还好。”沈苏一直微微笑着,小手随便伸伸就摆出来好看的样子,看的陈菡芙心里一喜。
她就是喜欢这种东西,所以上次才会被沈苏随手画的那个小猪给迷了,花了大价钱买下,虽然确实也赚了,但成本太高了。
“这次,你又想开什么价?”她不动声色,心里盘算着能接受的价位。没办法,实在是喜欢这么讨喜可爱的东西,她现在屋里还摆着两个猪头抱枕呢。
“陈姐姐别这么说嘛,上次是没有盐吃,没办法才要的多了点儿,这次,你看着给吧。”沈苏见好就收,以后和她打交道的次数还多着呢,总不能一次把人给吃完了。
陈菡芙倒没想到她这次这么好说话,但这次东西多,她也不能给的太少,抿了嘴,她拿了五两碎银子。
当然这不是白给的,陈掌柜的直说:“这次也和上次一样,但你要再给我画一张可爱的画像。”
她把钱给了沈苏,沈苏这次画是个老鼠,大头小身子,一点都不讨厌,倒是讨巧。
“你这怎么都是这种的?”虽然看着可爱,但陈菡芙看着,怎么都这么常见?
“陈姐姐,我就是个小村里的丫头,见的都是这些,你真是好人。”沈苏恭恭敬敬的给她福了一礼。
看着她的背影,陈菡芙捏紧了手里的画,这小丫头比她想的要好,她还以为就是个会投巧的,没想到还懂礼数知恩报,不错。
沈苏这次没买什么,只买了答应过几个小的的糖葫芦,包好了装在背篓里下次再给她拿点新鲜玩意好了,沈苏再次道谢,急忙回家。
路上看到人家的地里都出了绿芽了,不禁叹气,她家的地里,才种下,一这么想着,脚步更快了,小孩子估计都饿了,太阳都快落山了,不知道明扬回家了没有。
看小茹和小方带着明毅和孟王氏一起在院子里玩,她放下了心,开门进院,招呼他们进屋吃糖葫芦。
“姐姐,你也吃。”小方咬了一口,酸酸甜甜的,想到是姐姐买的,就递到她嘴边。
“姐姐不吃,你快吃吧,我去做饭,一会儿就好。”沈苏出来洗手,和面做饭。
虽然没有肉,但有板油,炒出来的菜一样好吃。面活的有点硬了,她就顺势做了刀削面,别的或许不行,但刀功还是可以的,毕竟做饭做久了,不是生手。
“小茹,你哥还没回来?”
门外有人说话,小茹从屋里出来,声音清脆:“我哥没在家,我嫂子在家。”
沈苏都不敢开灶屋的门,生怕香味传出去,再引来那李梅的狗鼻子,急忙盖了锅盖,小了火,出来随手带上了门。
“谁啊?”她是新媳妇,又不怎么出门,真不认识谁,就连洗衣服,也是趁着雨天去洗,雨天河边没人。
“你让开,这不孝女要毒杀亲娘,我打都是轻的。”
孟明扬咬牙切齿,他不在家,沈苏都管不住,他真是一阵后怕,这要是回来见不到老娘……他不敢想,从小,娘亲就带他练武,爹爹就教他写字,叮嘱过他,凡事要会一点,不要贪图名利,又说,这些话万不可对外人讲——比起其他兄妹,他和娘亲的感情要更深一些,这妹妹也太无法无天了!现在不管,以后管不住了!
沈苏眉头直跳——她都没说,这丫头自己说了?这不是生病上药铺——自己找苦嘛。
“我已经训诫过了,她也知道错了,以后都不会再犯了,你打也打了,消消气,她毕竟才七岁。”沈苏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出人命,孟明扬这会儿这一身的气势,很吓人的。
“七岁也不小了,让开!”
不知道是那句话说的戳中了他伤心,孟明扬胳膊一震,直接把沈苏给震开了,抬手就是一扫帚把!
孟明扬心里清楚,他爷爷都不清楚他父母曾经的身份,他虽然也不清楚,但他知道,爹没了娘很辛苦,就算生病了,也还是对他们好,狗尚不嫌家贫,孟小茹这事儿,他断不轻饶!
真心是鸡飞狗跳。
孟明扬回来先是和沈苏说了小半晌话,有打了孟小茹一顿饭的功夫,等沈苏把人劝住,一边让孟明扬去洗风尘,一边把小茹扶到里间的床上趴着,又让小方继续烧火,她这边打了水来给小茹擦伤。
孟小茹哭着说:“嫂子,我再也不会了,我真没那种心思过,嫂子你劝劝大哥,不要让他生气了。”
后背红肿一片,并没有破皮之处,不过看那肿胀痕迹,怕是也疼痛难忍,都这样了,还想着孟明扬,看来家风也是可以,她也确实没有那么坏的心思。
一边用温热的盐水打湿的棉布给她擦着,沈苏一边安慰她:“你大哥事情拎得清,你还是想忍着,想想自己,我去做饭,好不容易回来了,连顿应时饭都没吃成,唉,我下午去找大夫,给你开点活血化瘀的药,你这伤,得几天好。”
“谢谢嫂子。”
就算一直抽冷气哭的一脸鼻涕眼泪,小茹还是道了谢,她知道错了,她确实不该听李大妞的,嫂子说的很对,日子是自己过的,那蘑菇如果真的被她们一家吃了,家里现在会是什么样,都和李大妞没关系,万幸嫂子认得给挑出来了,娘亲也事“姐,水开了。”
沈方烧火也没耽误看明毅,明毅正贪玩,他就找了个小木棍,让他在地上画鸡蛋。
沈苏进来就看到明毅在地上画圈,差点以为这姐弟俩是一个心,小茹给亲娘使坏,明毅难不成是在给明扬画圈?
“明毅,你在玩什么?”
锅里水开了都不顾了,沈苏急忙蹲身去问。
“画鸡蛋啊。”明毅还挺高兴的:“是二哥教的,嫂子你看像不像?”
额,沈苏松了口气,敷衍一句:“像。”都没询问他叫谁二哥,起身去掀锅盖,急忙下了面片。
“姐。”沈方又叫了她一声:“白鹭和黄鹂是一样的吗?”
沈苏正想着要不要在面片上淋油,被沈方这一句乱入似的话弄的很无语:“我这会儿忙,等做完饭,我详细给你解释。”
隔壁浴房里老公明扬还在洗澡,侧房里还躺着皮肉伤很严重的小姑,小叔子在地上画圈——画鸡蛋,自家弟弟却在问《绝句》……沈苏没时间扶额,搅着滚出花儿来的锅,彻底清空了大脑:“不用烧了。”
锅里的汤最后撒如菠菜碎,盖上锅盖闷着,她又拌了个葱花,准备盛饭出锅时放在碗心上。
王氏那糊涂脑子都没放在心上,沈苏盛好了饭一边往堂屋端,一边招呼大家吃饭,又让小方去叫明扬,这种天气,到底还是白天洗澡比较舒服。
但人都坐在了桌上之后,王氏反常的闹了起来:“小茹,小茹,娘饿了……”
“娘,这饭已经做好了,您饿了就吃啊。”沈苏做饭真的很香,因为舍得放油水。一家子都需要营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她可是尽着油和肉来做的。
“小茹……”
王氏还是木纳,说话也不清楚,但一根筋的话,还真是劝不住。
“娘,饭已经不热了,您快吃啊。”沈苏有点哄不住,她洗了衣服呛走李氏,迎回明扬说了半天,又哄了小茹做了饭,到现在她真饿了,却还吃不到嘴里。
那边孟明扬已经吃了一碗了,这边王氏还在闹着找小茹。沈苏被闹的头疼,看了一眼孟明扬
“娘,小茹调皮了,我打了她一顿,你这几天啊,都得自己吃饭了。”
孟明扬一句话的事,抵过沈苏刚才哄那好一阵儿,王氏看了一眼孟明扬,扁了扁嘴:“皮痒了?”
“啪嗒!”
“娘!”
孟明扬激动的碗都扔了,急忙过来到王氏身边:“娘,您想起来了?”
王氏只是看了他一眼,并没有说话。
明扬有些失望了,准备去捡碗,忽见王氏在凳子上转了半圈:“裙里脚!”
巨大的惊喜感侵袭,孟明扬宁可挨上一脚,也不捡碗了,如果娘真的好了,那——没等他想完,侧腿上扎实的挨了一脚,直接被踢了出去!
沈苏就看到王氏动了一下,孟明扬竟然趔趄出去了?她都没看清。
明扬都顾不得去揉那痛处,立刻起身到王氏面前,一脸惊喜的问:“娘,您想起来了?”
“小茹……”
王氏张口叫的就是这个名字,虽然看的是明扬的脸,却好像根本没认出自己这个儿子。
“噗——呵呵……”沈苏顿时笑了,可是看明白了,王氏比以前好点,但只记得一个名字,而且,还记不住脸。
“娘。”明扬真委屈,他和娘亲最亲,可现在,娘亲记得的,就只有小茹。
“嫂子,我还要吃。”明毅忽然插话。
沈苏还在笑,明扬正拉着王氏的手撒娇呢,猛然明毅这一声,气氛顿时扭转。
“好,我去盛饭。”沈苏笑着,接过他的碗给他添饭。
不知道明扬是怎么说的,王氏不再找小茹了,沈苏端着饭过来时,她已经在吃了。看到这样的她,沈苏松了口气。
小茹那样子,沈苏已经把饭端到了床边,她只能趴着,这还是明扬手下留情了,不然怕是连饭都吃不上了。
沈苏和明扬两人单独在灶屋里,沈苏就有点埋怨了:“你也真是的,打几下让她长记性就行了,现在人直接起不来了,这是年纪小长的快好恢复,要真是留下什么后遗症,有你后悔的。”
“我已经下手够轻了,只是点皮肉伤。”明扬在灶下烧火,有些无奈:“娘现在还不如之前呢,之前虽然糊涂了些,但至少不随便打人,现在到好,想起来了就打一阵,我要不在家,你可怎么办?”
“你还知道为我考虑啊?小茹现在连床都不能下,我又多了一件事,唉,你在家,那门的事就你去说吧,价钱一般就行,要厚木门。”沈苏直接交代,她这边收拾完还要去找大夫开药,那一身淤肿要是不用药,十天半月也未必恢复好。
“苏儿。”孟明扬不问她都不说,这院墙和那间草屋,是怎么起的?她又去卖东西了?
“嗯?”沈苏差不多都收拾好了,正准备洗手,听到他明显的话没说完,抬眼去看——看到他那眼神带着探究,却有憋着不说,有些无语,洗了手之后,把家里的事,从他走后说起,林林总总事无巨细都说了,说的真是口干舌燥。
“你辛苦了。”
孟明扬去握她的手,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但他这话,还不如不说。沈苏说这么多也不是要听他一句“辛苦”的。
“哎呀,只顾和你说话,我还要去找大夫给小茹开药,小方,你带好明毅,照顾家里,你明扬哥去木匠家,我去找大夫。”
沈苏看了看天,急忙交代了沈方,自己去拿了钱,就准备出去。
“我和你一起去。”明扬伸手拉住她。
沈苏直接翻了个白眼,就算是真想她,也不差这一会儿吧?指了指大门:“你要是能往木匠那儿去一下,我又能省省事了,好歹你回来了,我再能干也是个女人啊。”
真是,不把话说到明处,他还真不省心。
孟明扬眼里闪过一丝受伤,没再说什么,转身往村里走去。
木匠家和大夫家是两个方向,一个在村里,一个在村外,可能是因为要采药方便,这大夫家门外种的是杏树,十分显眼。
沈苏也算赶巧了,那大夫外出采药两天,这才刚回来,也正走到门口。
她是拿手帕包钱的,这女人家的衣服就是不方便,长裙直筒,虽然是上下两件,但连个口袋都没有,袖子里装东西?那是骗人的——袖袋是斜开口的,真要装了东西,抬手什么的很不方便,农妇在家哪里得闲,还都是挽着袖子做方便的窄袖的。
见到一个中年男子背着背篓开门,她稍微疑问:“王大夫?”
这王忠义是家传的医术,门外那杏树也是百年老杏,他没想到还有人不认识他的,偏脸一看,是个陌生的……小媳妇?
看到他陌生的眼神,沈苏笑着说明来意:“王大夫,想麻烦你给开点活血化瘀镇痛祛肿的药,家里小妹摔伤了,不方便行走。”
“伤到哪儿了?”
王忠义也行医二十几年了,就算知道是女子受伤,该问的也毫不避讳的问,还加了一句“病不讳医”。
看人家这一家子,丝毫不带做样子的,拉着牛的李大柱不禁多看了沈苏几眼,明扬真是有福,找个这么好的小媳妇,他不在家,什么都给他张罗好了。
“谢谢大伯大哥,我们先去里面了。”沈苏半扶着王氏,对他们道谢。
“回去我还捎上你们吧,顺路啊。”
李大柱直接就说,比他爹还热情,没看到他爹听到他这么说,脸色一变。
沈苏笑了笑:“不用了,我们回去时不赶趟,先走了啊。”
说着,带着一家老小,就往镇子里走,顺便给弟弟妹妹解释一下原因:“人家虽然是好心,但也要分出是不是客套,已经带我们来一趟了,是在路上遇到的,不算麻烦,但要是回去再坐人家的牛车,我们就要将就人家的时间,所以,我们自己走回去。”
“那,如果是人家愿意等我们呢?”沈方抬头,问的认真。
“那也得看交情,我只是就事论事,李大伯和我们是同村,关系并不算近,而且人家车上有东西,同样是来镇上有事,所以我们不能麻烦人家。”沈苏没想到这个沈方也是举一反三的主儿,急忙就这一件事做个了断,在大街上说教,极度不合适。
“我懂了。”沈方点头。
“嫂子说的很有道理,我也懂了。”小茹也点头。
沈苏微微惊讶之后就释然了,孟家孩子都属于聪明型的,倒让她轻松了不少,不用刻意教什么,一切都来自生活。
“姐,我们来书斋做什么?”
沈方看着眼前的招牌,有些不解,还没买盐呢,难道阿姐要给他买书?
“让你练字。”沈苏扶额,这沈方哪里都好,就是那一手字,——惨不忍睹。
沈方脸一红,姐姐教她百家姓的时候曾让他用树枝在地上写过字,当时看姐姐的表情就知道自己的水平,但没想过姐姐会来书斋。
沈苏看了他一眼,都没说什么难听的话小方就脸红了,看来很有自知之明。
她虽不济,但也一直没落下练字,一手小楷也能入眼,虽然不及那种簪花小楷,但也是带着清秀,能称上那句“见字如面”的。
书斋掌柜看到进来几个小孩,又是衣着简陋,以为是叫花子,看店里没人就来了,于是拿出几个铜板,准备打发了事。
“掌柜的,这里的文房四宝怎么卖?”
钱就要递过去了,却听到一个清丽的女音这么问。
他这才看了他们一眼,哦,是他看走眼了,这几个只是穷人家的孩子,不是叫花子。
“四样都要?可不便宜。”掌柜的不是看不起他们,是这种穷人吃饭都是问题,谁会愿意花几两银子买些不能吃的摆设呢。
沈苏看到那书桌上就有笔墨纸砚,还有镇纸,直接入眼,便问:“那方砚台,卖么?”
眼光还不低,这掌柜心下有些嗤笑,面色上就带出来一丝不屑:“那砚台虽不是上等的,但也是好砚台,十两银子,你买的起吗?”
你买的起吗?
那不屑的表情和不屑的话语,让沈苏有些恼火,可是恼归恼,那砚台,她还真不能买,倒不是买不起,是如若买了砚台,其他东西就不能买了。
“我现在确实买不起,不过我也不用了,等我能买得起的时,我必定会用三大名砚,”沈苏最恶这种看起不起人的人,但这镇上,只有这一家书斋,她只能在这儿买,压下火气,她说:“我要一盏普通砚台,三支小号毛笔,二十张宣纸,以及,墨柱一根。”
书生掌柜极度吃惊,这个丫头——额,是姑娘,看上去就是个村野丫头,眼睛里略带了些灵光,怎知道这么清楚?难道真是他小看了人?
书生一般自视甚高,但也惜才,乡村里能出个秀才,就已经很稀少了,他很客气的起身作揖赔礼:
“是小可不对,姑娘莫要生气,这几只笔,就算我赔礼,望姑娘见谅。”
沈苏退开半步,不受他这一礼:“不用了,若真要赔礼,你这边可由抄眷的,能否让我也眷写?”
虽然没料到他会赔礼,但沈苏也不放过任何机会,女红她不会,眷写却可以给小方和明毅一个机会。看这掌柜不信的样子,沈苏大胆的去那书桌旁,提笔蘸墨,写了个“家”字。
犹记得,初学时,老师说:“学会凤飞家,一生不愁花。”
如果说刚才她说的那些话,让这掌柜另眼相看,现在她这样,绝对就是刮目相看的——以为她就是个知道识文断字的,却不曾想,她竟然也写得一手好字!
“这字,带着英姿和刚毅,好字!”他打眼一看就知道这真是练过的,收起之前的轻视,也幸好今日店里格外冷清,他的面子不至于尽失,言道:“小可姓盛,单字一个辛,表字渃廉,今日幸识姑娘,敢问姑娘芳名?”
芳名?沈苏捡了个最保守的说:“小妇人姓沈,夫家姓孟,盛公子若觉得小妇人的字尚可,就让小妇人抄眷些书吧,诗词歌赋,我都不挑。”
她这么笃定的知道有抄眷文书,就是因为识字之人太少,信息不发达,连书斋就这一个,若是没有抄眷,她可不信。
盛渃廉被她一句一个小妇人给雷了一下,明明就是个小丫头,周身气势却足了,甚至他都能感觉到他娘亲的德行,不由就吞了口口水,在书架上找了找,拿出两本诗词的书。
“这书是按页数的,每页两文,你可以挑一本。”
沈苏看到一本诗一本词,想要两本都抄,又顾及到自己的时间,按着自己心性,拿了那本词,但转念一想,看了看小方,又换成了诗。真是一脸纠结。
盛渃廉看她的表情,又看了看这几个自从进了房间就很安静的小家伙们,索性大方的说:“这么吧,这两本书你都拿走,半月为限,压四十文,待你交还书时退回。”
这当然是好,沈苏自然答应,又拿了相应的笔墨纸张,签了字据,这才出了书斋。
几个小家伙都松了一口气,小茹直接说:“嫂子,那里面,我都不敢喘气,感觉什么压着一样。”
沈方也说:“姐姐,那个掌柜的很有学问的样子,我都怕了。”
“有什么好怕的?夫子面前,人人平等,现在已经出来了,你们都不用压着了。”沈苏忍不住的笑,刚才在里面,虽然时间不短,但这几个小家伙真给她长脸,没一个有言行举止纰漏的,虽然衣着可能不太好,但举止绝对端正。
说着,就走到了一个路口,比较宽阔的路口都是热闹的,有卖茶面小玩意,也有糖葫芦糖人,沈苏笑着说:“你们都这么懂事,我给你们每人一串糖葫芦怎么样?”
“姐姐,我们还是去买盐巴。”沈方摇了摇头。
他是比较大,可以控制自己,但明毅就不行,眼巴眼望的看着那卖糖葫芦的,不由就含住了手指。
“姐姐有钱,来,你们一人一串,我给咱娘,买个糖人。”
沈苏宁愿省自己,也不会抠孩子,何况,糖葫芦又不贵。
两文钱一个糖葫芦,一文钱一个糖人,总共才7文,沈苏挣这个钱,没难度。
到绣坊门口,沈苏交代他们在外面等一会儿,她有些东西,要在这里面卖掉。几个小脑袋都连连点着,很是听话,王氏现在也是个孩子,拿着糖人还和明毅比大小玩呢。
沈苏又特意交代了沈方之后,才走进绣坊。
陈菡芙正拿着一把团扇往架子上摆,眼角余光看到有一双泥土鞋面,就知道是沈苏。来她这里,这种打扮的,就沈苏一个。
“你来了?先等一下吧,”她忙着摆新物件,只能让沈苏先等着。
看到那些团扇,沈苏想到了一个东西,便在一旁笑吟吟的看着,不说话。
陈菡芙被她笑的有些发毛,索性停了手:“你又有什么点子?”
虽说这女孩人小家穷,但挡不住她那些小玩意销的火热,她这边走的价格已经不低,卖出去的更不低,现在去别家店问价格的话,是收的成本价的几倍了,她当然要笼络住这个小财神。
“你这扇面没有新意啊。”
沈苏也不拐弯抹角,就用她柜台上的笔,轻轻蘸了蘸墨水,拿过一个团扇,直接在上面点了两下——扇面轻薄,墨水直接透了两面,纤细的指尖在上面一抹,看的陈菡芙嘴角直抽,那可是她才进回来的新扇子啊。
“这个,送你了。”
沈苏对着那墨痕吹了吹,递了过来。
那浅色的扇面上,美人赏花,那美人头上,多了两只耳朵两只长耳朵陈菡芙嘴角不可控制的抽搐着,拿着扇柄,恨不得把扇子拍她头上:这是个啥?!
“你在上面用白色或者粉色线绣一下就好了嘛,我这不是没有工具,不觉得这样更可爱些嘛?”沈苏被她那眼神看的招架不住,别开脸抱怨着:“我又没问你要钱,我还是来给你送东西的,你收收你那眼神吧。”
开什么玩笑?这东西叫可爱?陈菡芙咳了一声,放下扇子:“你送什么来了?”
当然是些新鲜的玩意,至少是这里没有的。沈苏可指着这东西吃饭呢,东西拿出来,又让陈菡芙看直了眼:
——立体的绣法,不是双面,也不是单面,是立体的,好像浮在娟纱上一样!
其实就是贴片绣,不过这个时代的东西多,沈苏又稍加改良了一下,也是为了讨彩头,一边展开一边介绍着:“我为你着想的,选择了这喜莲鸳鸯的喜绣和这八仙寿桃的寿绣,无论哪个,价位上你都可以提升很多,也好出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