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杨百万”就是靠收购国库券赚了大钱。
虽然他们现在没那么多本金,但是靠着个方法赚点小钱还是可以的。
“大哥,你说你手里有多少国库券?”
“三百多,应该是三百二十块。”
家里所有的钱每个月都被李文芳拿走,只有国库券卖不出去,还留在苏志远手里。
“哥,你同事他们卖国库券吗?”
“都想卖,但谁买啊?”
这东西人人家里一大堆,都想换成钱,根本没人卖。
“哥,你确定要跟大嫂离婚了吗?”
在做这生意之前,苏觉晓还想确定这件事,要是大哥还想跟人家过,她也不会说什么。
这是大哥的选择,她又不能替人家做主。
要是大哥眼瞎,窝囊,她也没有帮大哥的义务。
“爸妈,玲玲,晓晓。这个婚我肯定离!这八千块,我自己给,不用你们操心,这两年你们跟我操的心够多了。”
苏志远是看开了,他一个男子汉,还没有小妹那么爽快。
有大哥这句话,苏觉晓心里有了数,
“大哥,我这里有一千二,你先拿着。”
“哎,小妹,你干什么?大哥不能要你钱。”
“大哥,我是让你帮我用一千二买国库券,这个能赚钱。”
一家人都觉得晓晓在说胡话,现在谁不知道国库券卖不出去?哪儿还有往回买的道理?
“小妹,我没听错吧?”
“大哥,你没听错。二姐,你也拿出一二百块跟我买吧。”
这种发财的机会,当然要带着最疼她的二姐。
苏晓玲不知道为什么要买国库券,她只觉得小妹在厂里当秘书,和沈主任他们接触久了,知道的肯定比她多。
而且大哥那边还答应给人家八千,她能帮多少是帮多少。
“晓晓,姐的六百你都拿走吧,赚了钱给大哥就行,还得给姓李的八千块呢。”
苏觉晓感动之余想到李文芳,又有点生气,
“给她钱?!她做梦!”
苏大山不明白小女儿说的买国库券是什么意思,他手里还有将近一百块的国库券换不成现金呢。
“晓晓,你给爸讲讲,为啥买国库券能赚钱?”
“爸,国家说了,国库券可以个人买卖了,报纸上写的,有八个试点城市,离我们最近的是临江市。”
苏觉晓记得人家百万富翁就是看报纸看出来的门道。
“对对对,报纸上还真写这个了,不过,小妹,个人买卖国库券咋能赚到钱呢?”
苏志远前几天在单位读报时看到了这个新闻,但普通人哪儿有这个想法,都觉得是国家政策,和老百姓没关系。
谁能想到这里面还有财富经。
“大哥,我问你,你想不想把国库券卖了?”
江城这边现在很少有人倒卖国库券,大家手里的钱都不多,一大家子好几口人,都等着用钱,国库券存个三五年的,谁都受不了。
“我早就想卖了,我同事他们也是。”苏志远点头道。
“那要是急用钱的话,我用七十块买你一百块的国库券,你同意吗?”
“当然愿意。”
这东西大家也知道是帮国家建设,可谁手里没钱谁知道那滋味,有人买就不错了,什么七折八折的,无所谓了。
“咱们江城大部分人没钱,都想卖国库券,像临海市的有钱人多,买国库券的人也多。他们手里有闲钱的人卖过去,等三五年后,一百块能拿到150块左右。”
“这比存银行利息高多了。所以咱们买过来,再去卖,可以赚个差价。”
听到这里,念过大学的苏志远马上明白这是条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