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尚远志顾振林的现代都市小说《全章节神医救世:从官场开始》,由网络作家“帷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看过很多古代言情,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神医救世:从官场开始》,这是“帷赫”写的,人物尚远志顾振林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才真的是小病拖成了大病了。不一会的功夫,凌游就将药方写好:黄芪20g、白术15g、当归30g、何首乌30g、补骨脂20g、仙鹤草90g、槐花15g、石韦15g,水煎服,三服可愈。并在药方后署上了自己的名字。再次确认了一遍后,还是将药方递给了身后的女孩:“小昀,给七叔抓药。”被唤作小昀的女孩接过药方应道:“好的哥。”......
《全章节神医救世:从官场开始》精彩片段
江宁省一处叫云岗村的小山村里,在一个名为“三七堂”的医馆前排起了冗长的队伍,他们有的是在儿女搀扶下直不起身的老人,也有面色蜡黄的年轻人,亦有被父母抱着啼哭不止的小孩子,后面的队伍里甚至有几个自己带着小马扎坐着排队的。
这“三七堂”说是医馆,其实也不过就是一家普通农户的小院,只不过与村中大多数草坯建造的房屋不同,这家的房子是由木头垒建而成,门的两侧有两块木板雕刻的对联,上联是:但愿世间人无病,下联是:何愁架上药生尘,上方则是一块看着有些年头的牌匾,笔锋苍劲有力的写着三个大字:三七堂。落款为:凌广白题。
就是这样一家医馆,人们想象中,肯定觉得堂内坐诊的是一位花白胡子的老头,高深莫测闭目诊脉的景象,不过当你走进屋内,便会让你瞠目结舌,因为堂中坐诊问病的人,是一个看样子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虽然坐在一个因为年深日久已经磨得有些包浆的榆木桌子后,也穿着一身粗麻材质的白色短褂、黑色布鞋,可纵使这般老成的家具与穿着打扮,搭配在他那稚嫩白皙的脸上,却更加觉得与屋中景象格格不入。
此时,一个老人看诊结束,年轻医生将写好的药方递给了身后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小姑娘,小姑娘接过药方看了看,便去一旁的药柜里按方抓药去了。
一个五十左右岁,看起来健壮有力的中年人见排到了自己,快步上前坐到了年轻医生桌边的凳子上,直接脱了上衣赤膊着膀子急切的说道:“凌游啊,你快给我瞧瞧吧,这身上起了不少的疹子。”
年轻医生凌游,凑近看了看,只见中年人身上有多处成片的紫色斑疹,不止上身,凌游观察了一遍后,见中年男人穿着短裤的腿上也同样如此,看清了大致情况后,凌游说道:“七叔,别急,我先给你搭个脉。”
这个被唤为七叔的中年人闻言便立刻将手放到了脉枕上,凌游伸手搭脉,静静地感受着脉象,与此同时屋里排队的其他病人们也都屏气凝神的朝这边看着,有的年轻人甚至不敢多看,因为身上的斑疹成群结片,如果有密集恐惧症的人看了,相信一定会起一身的鸡皮疙瘩。
片刻后,凌游便将两只手的脉象都感受了一遍,又让他把舌头伸出来看了看舌苔情况,最后对中年男人问道:“七叔啊,最近是不是常常感到乏力、气短、没有胃口,有的时候甚至头晕腿软?”
七叔立刻点头称是:“对啊,现在干活都没有力气,难道这些也和身上的疹子有关系吗?”
凌游坐直了身子,看着七叔问道:“我要是没有说错的话,你这身上,两个多月前便出现了你口中的疹子了吧,但你没有重视,当成普通的皮肤病治了对吗。”
七叔闻言一拍大腿:“是啊,你说的没错,春种的时候就起了这疹子,当时农活多,也没当回事,你七婶从镇里回来给我买了一盒治皮肤病的药膏,可一盒都用没了也没见效,这半个月更是越长越多。”
凌游听完这话也不意外,村子里的大多数农民都是这样,认为自己身强力壮的生点小病也没什么大碍,又怕耽误农活误了收成,但凡有点小病小灾的自己就给自己确了诊,胡乱吃点药,治好了方则罢了,治不好,小病也给拖成了大病。
“七叔,这不是疹子,在中医上这个病叫做紫癜,由皮下出血引起,我相信往年你也出现过此类病症,只不过不严重,而且没多久也就好了,今年才严重了起来,我给你开服药,很快就会痊愈的。”凌游笑呵呵的说完,便拿起笔在纸上用一手漂亮的行书写起了药方。
与一部分中医大夫不同,凌家人看病,从来不会将喜悲表现在脸上,他们在看诊的时候永远都是以一副平常心来对待,有的时候的确如此,病人的病症并没有什么大碍,可抬头看到医生紧皱眉头的表情,吓都给自己吓出毛病来了,所以爷爷凌广白在凌游五岁开始学医的那一刻,就将这一点让他牢记在心,而凌游也在行医的十几年里牢牢遵守着。
事实确实也真的如凌游所说,七叔前几年自己身上确实偶尔长出今天这样的紫色疹子,只不过并不严重,涂抹两次药膏后也就好了,也从来没有放在心上,而他不知道的是,这个病,他涂抹的药膏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只不过是成疾未深,如今才真的是小病拖成了大病了。
不一会的功夫,凌游就将药方写好:黄芪20g、白术15g、当归30g、何首乌30g、补骨脂20g、仙鹤草90g、槐花15g、石韦15g,水煎服,三服可愈。并在药方后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再次确认了一遍后,还是将药方递给了身后的女孩:“小昀,给七叔抓药。”被唤作小昀的女孩接过药方应道:“好的哥。”
这时凌昀三人走了过去,将那桌的三个女人扶到了一边,薛亚言见她们都受了伤,头上也在出血,就赶忙走到了收银台的位置,问此时已经吓坏了的老板道:“你这有没有急救箱?”
老板磕磕巴巴的点了点头:“啊...有...有....有的。”
随后就在收银台里翻找了片刻拿了出来,拿到急救箱的薛亚言快步回去,给那几人处理伤口。
而陈少一行的几个壮汉也回过了神,不再理会其他人,而是看向了秦卫山恐吓道:“你把陈少放了,要不然我让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秦卫山转头看了过去:“哦?是吗?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你们的陈少会怎么死啊?”
“闭嘴,我TM还不想死呢。”陈少不能拿秦卫山怎么办,而是朝着自己的同伴恨骂道。
然后又拿出了服软的语气向秦卫山说道:“兄弟,你看咱们也无冤无仇的,都是误会,放了我,我们现在就走。”
秦卫山皱眉冷笑道:“走?你们惹了这么大一场乱子,说走就走啊,我已经报警了,等着吧。”然后把银针朝他眼睛又抵近了一些:“你们几个要敢动一下,我就让你变瞎子。”
“好好好,我们都不动,你别失手真伤到我。”陈少看着那个已经让自己眼球有寒意的银针,都带了些哭腔。
秦卫山心道,放心吧,我的字典里就没有失手两个字。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五六分钟,店门又被打开了,只见几名民警走了进来。
为首的是个矮个子的三级警督,一进屋他看到如此狼狈的场面,就不禁皱眉,可当看见秦卫山正控制着那陈少的场景时候,他一把拿出了腰上的警棍指了过去,厉声喝道:“放手。”
秦卫山见警察都到了,犹豫了两秒就松开了掐住陈少脖子的手,同时也收起了那根银针。
可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却在下一秒发生了。
只见那个陈少脱离了秦卫山的控制后,大步朝几名警察跑了过去,边跑还边喊道:“马叔,给这群不长眼的都抓起来。”
“马叔?”
在场的除了那陈少一伙人还有几名警察没有吃惊以外,都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情。
其实如果说起这陈少身份,也就知道为什么他朝这个矮个子警察叫叔了,这姓马的警察是管辖这一片的派出所副所长,名叫马健涛,而这个陈少的父亲,乃是管辖马健涛所在派出所的分局局长,按照向下管一级的规定来说,陈少的父亲,是马健涛实打实的顶头上司。
所以说在这一亩三分地,陈少是嚣张惯了的,而马健涛为了讨好上司,也只能每次都无奈替他擦屁股,谁让人家是自己领导的儿子呢。
就在刚刚报警中心将报警信息传到自己派出所的时候,马健涛就猜出了八九不离十,又是陈少这小子,所以他才亲自带队出来了。
这时候,马健涛清了清嗓子道:“今天,闹事的所有人,都和我回所里配合调查,现在就带走。”
在配合薛亚言帮着衬衫男那桌人处理伤口的凌昀等三个女孩也听出了那声“马叔”的含义。
于是凌昀开口质问道:“闹事的是他们,我们是受害者,凭什么带走我们?”
马健涛沉声喝道:“他们我也要带走的,你们也是案件有关人员,一样都要配合调查的。”
而那陈少跳着脚说道:“你个小娘们还敢叫冤,老黑的头就是被你砸的,抓起来判你个十年八年的都正常。”然后又冲着马健涛说道:“是吧马叔。”
齐爱民对屋内的几个医生问道:“老夫人的情况怎么样,今天有没有睡上一会啊。”
众位医生闻言都低下了头叹了口气,齐爱民也不禁皱眉,露出了满脸的愁容:“跟我进去看看吧。”说着就率先迈步朝主卧走去,薛亚言拽了拽秦卫山,示意他跟着一起进去。
于是两人就跟在队伍的后面也进了房间,主卧的房间很大,只见此刻房间内一共有三个人,最显眼的自然就是床上躺着的老太太,大概七十岁不到的模样,可此刻蜡黄的脸色上顶着两个重重的黑眼圈,看起来非常的虚弱,旁边还有一位看样子是保姆的女人在忙活着,而见众人进屋,床边的一位三十多岁的妇人站起了起来说道:“齐院长来啦。”
齐院长同妇人打了个招呼:“您快坐,我过来看看老夫人的情况。”
于是就上前对老太太笑道:“老夫人,我是省医院的小齐,您还记得我吗?”
“记得,记得。”老太太吃力的点了点头。
齐爱民指了指身后的两名省医院神经内科的主任说道:“我把我们医院的两位神内专家一道请来了,您放心,肯定能治好您老的病的。”
这次老太太没有说话,而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失眠七八天了,来了十几个专家主任了,可也没见效,老太太对于这种话都听的见惯不惯了。
秦卫山和薛亚言两人在最后面站着,旁边是一个婴儿床,上面摆放着好多小孩衣服和玩具,秦卫山也没当回事,只是向一边让了让,以免碰到婴儿床搞出响动。
薛亚言用脚踢了踢秦卫山的鞋子,身体没动,脑袋稍稍向秦卫山这边侧了侧小声说道:“你看出什么来了。”
秦卫山好一阵无语,也小声回道:“我离这么远,一没看到病案,二没摸到脉象,你当我是神仙呢,看一眼就知道是什么病。”
可薛亚言却疑问道:“你不是神仙吗?在我印象里你就是啊。”
“滚蛋,一会看看再说。”秦卫山用肩膀撞了一下薛亚言道。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时间,两名主任,一名给老太太听了诊,一名给老太太摸了脉,又都看了看之前在医院做过的检查病案后,冲齐院长点了点头,于是齐院长就说道:“我们出去说吧,让老夫人休息休息。”
于是大家就又走出了房间回到客厅,薛亚言又把秦卫山带到了靠窗的地方站在角落里,沙发上的齐院长和几名专家主任坐了下来,交谈着病情,说着说着清了清嗓子,而秦卫山身边的薛亚言立刻有了动作,将窗台上的一个保温杯拿了起来快步走到齐爱民身边递了上去并拧开了杯子盖,齐爱民接过保温茶杯点了点头,喝了两口,将杯子递还给了薛亚言,薛亚言拧好杯盖,又小心翼翼的回到了窗边,秦卫山看着薛亚言有点掩饰不住的想笑:“你说你一个医学生,怎么就对狗腿子的活这么有天赋呢。”
薛亚言将杯子又小心翼翼的放回到了窗台上小声说道:“你懂什么,我这叫忍辱负重,等着厚积薄发。”
就在这时,两个主任各自敲定了一个方案出来,齐院长接过后看了看,眉头紧皱:“这两个方案早就试过了,胡副主任的药方,省保健局的马老也已经开过了,可喝了几服并没见效。”
这时,门外传来了动静,电梯上下来了一个人,刚刚进屋,所有人见到后都站了起来。
今日的余阳市天气很热,纵使现在已经下午,可还是闷得让人心烦意乱,凌游按照电话里那人给地址,打车来到了一个高档小区,而刚到门口,就见一个穿着一身白衬衫,带着银框眼镜的年轻男人焦急的等待着,凌游给出租车付了钱,下车伸手打了个招呼笑道:“这么热的天,你怎么还站在日头下等着呢。”
那年轻人看到凌游的那一刻仿佛是看到了救世主一般,擦了擦额头上滚落的豆大汗珠:“你可算是来了,今天这个忙你务必得帮,这可关系到我的仕途。”
凌游见状开了个玩笑道:“这担子可太重了,我看我还是回去吧。”可年轻人一把搂住了凌游的肩膀:“你敢?咱俩还是不是兄弟啦。”
凌游挣脱了年轻人的胳膊:“热,你这一身汗。”然后嫌弃的咧了咧嘴继续说道:“说吧,又遇到什么难题了。”
这个年轻人名叫薛亚言,是凌游京城首都医学院的同班同学,也是同舍室友,关系非常好,在毕业实习的时候,江宁省的凌游被导师江云水给安排到了汉宁省工作,而林江省的薛亚言则是被分配到了江宁省的省医院上班,虽然在医术上他比凌游差了不是一星半点,但却是个出了名八面玲珑的人物,所以很快就当上了省医院的副院长助理,如今他又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在领导面前露脸立功的机会,所以才在前几日就打电话向凌游求援。凌游与他关系非同一般,所以正好趁送从妹妹上学的机会一道过来了。
两人一边往小区里走着,凌游一边问道:“说说吧,什么病情,我该怎么做。”
薛亚言笑道:“一个大领导的母亲,失眠七八天了,我们医院领导用了很多办法都不能让老夫人入睡,现在那名老夫人的身体是日渐虚弱,你来给看看这病得怎么治,然后悄悄告诉我就行,如果能治好这个老夫人的病,等你兄弟我升官发财,肯定亏待不了你。”
凌游此刻故作为难的说道:“我听说余阳的江鱼宴不错,我从小到大都还没吃过呢。”
薛亚言心道,你小子还真是狮子大开口啊,那江鱼宴吃上一顿都能吃没我半个月工资了,但还是一咬牙道:“行,你说吃就吃还不成吗。”
两人就这样边走边笑的上了一个电梯洋房,这栋楼的层数不高,只有七层,而且每层都是独门独户的二百多平方大平层,电梯来到六楼的时候,薛亚言便立刻收起了刚刚的笑脸,而是换成了一副忧心忡忡的神情,凌游看他这个样子,不禁心里暗笑。
待进到屋里,只见客厅有几位中老年人坐在沙发上看着手里的医案紧皱眉头,门口一个四十几岁的男人见薛亚言和凌游进来,小声问道:“小薛你去哪了?”
薛亚言愣了一下回道:“哦,我接一个同事。”那中年男人看了一眼凌游,又对薛亚言说道:“齐院长一会就到,别乱跑了。”
“好,好。”薛亚言连忙点头。然后带着凌游蹑手蹑脚的站到了客厅窗边的一个角落里,这时屋里的气氛简直可以用落针可闻形容,压抑的让人喘不过气,空气里弥漫的只有看医案的翻页声以及众多医生们的叹息声。
又过了大概一盏茶的时间,门外的电梯响了,进屋来三个人,领头的是一个秃顶男人,身后跟着两个花白头发的中年人,见三人进屋,薛亚言立刻挺了挺身子,然后趁其他人上前同那三人打招呼的时候,小声的贴在凌游耳边说道:“前面的那位就是省医院的副院长,齐爱民院长,我的老板。身后的是神内的杨主任和胡副主任。”凌游点了点头,看着几人。
爷爷在世时,总是会批评他说,为医者,自信是必须具备的,但谨慎也是万不可少的,为患者负责,行针用药皆不可轻浮孟浪,但十几岁的秦卫山,仗着自己天才般的医道领悟以及爷爷这位他心目中的医术大师的教导,他对自己的诊断从不怀疑,不过只有一次,他走了眼,就是爷爷身患绝症时,为了怕秦卫山看出来,对自己用了药下了针隐藏了病情,一年多的时间里都没有被秦卫山看出来,而在爷爷去世的这两年里,秦卫山总是会责怪自己为什么对自己过于自信,是不是如果自己再仔细些,察觉出了爷爷的病情,那么两个人一起查古方,用良药,爷爷就不会死了?
“那大夫,这该吃些什么药啊?”孩子爸爸问道。
“是药三分毒,小孩子少吃点药吧。”秦卫山说罢便拿起纸笔写了起来,只见药方单上他写道:藕节、芦根等量煎服,一日两次,搭配膳食,红糖水煮猪里脊肉,汤肉同食,三日痊愈。并在落款处署上了自己的名字后将药方单递给了孩子父母。
男孩妈妈看后惊讶的问道:“这就可以?”
秦卫山笑呵呵的说道:“如果按方服用三日后,还流鼻血,我将诊金十倍退还。”说罢起身去一旁的水盆前洗了洗手。
男孩妈妈笑道:“不打针不吃药就能治好,我可阿弥陀佛了,哪还能找您来退诊金,如果孩子真的不再流鼻血了,我们三口人再来的时候,肯定是送锦旗来的。”
男孩爸爸也同样笑呵呵的称是,将药方小心翼翼的收起来后,突然想起了还没给诊金,便问道:“对了,诊费是多少?”
秦卫山擦着手上的水,“八块钱,给我妹妹就行。”
男孩父母听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才八块钱?还记得上个月去挂了一个老中医的专家号,排了两天队,挂号费花了一百六,一个方子里十几味药花了五六百,还到老专家指定的一家药店里买了两盒单价二百多块钱的处方药,杂七杂八加一起就花了一千多,可结果一点效果都没有,孩子白白喝了半个月的苦汤子。
男孩父母将一张十元的纸币给到了凌昀,直说不用找零了,又说了好几次感谢的话,一家三口才告辞开车走了。
凌昀将钱收到了钱匣里,“哥,忙一天都下午了,你还是早上吃的东西呢,想吃点什么?我去做饭。”
秦卫山坐在椅子上伸了个懒腰,“你看着做就行,我都可以,饿死了。”说着摸了摸自己咕咕叫的肚子看着凌昀。
凌昀笑道:“行,我这就去做,很快就好,等着吧哥。”
扶风县的云岗村,在二十年代的时候,就只是一个农户不足三十户的小村庄,这里群山叠翠,四季分明,有一条小河清澈见底,儿时的秦卫山经常与小伙伴们在山林中的小河边玩耍,摸鱼、爬树、掏鸟窝,总是能让人乐不思蜀,傍晚时分,村中大人在山脚下喊上的一句“回家吃饭啦”,能响彻整个山林,几个小孩子争先恐后的朝家里跑去,今天你家做了土豆,我家煮了玉米,你家蒸了红薯,他家又炖了白菜,你给我家送一些,我给他家拿一点,粗茶淡饭的食物,吃的确实满满的幸福感,那是秦卫山一生当中最美好的回忆,是让现在耄耋之年的他,做梦都能笑醒的回忆。
可战争来临,打破了这个原本安静祥和的小山村,父母和村中长辈一个又一个的死在他的面前,童年玩伴的鲜血染红了那个清澈的小河,一声声枪响回荡在曾经只有风吹鸟鸣的树林里,然后又经久不息的回荡在他的梦里,那也是他此生最痛的回忆。
秦卫山站在那个依旧还在的小河边,陷入了沉思,突然身后有人喊道:“秦老...秦老...”
秦卫山回过了神,不悦的回过头,只见河中的小桥上来了很多人,秦卫山背过了手看着不远处的人群,又看了看警卫周天冬,叹道:“阴魂不散啊!”
周天冬闻言也含蓄的笑了笑,挺直的站秦卫山的身边。
不一会的功夫,人群就走近了,大家的脚步也更快了,大军区司令员顾振林率先来到秦卫山面前,站直身子一个敬礼:“学生顾振林向老首长报道。”
有些人好奇,为什么顾振林要自称学生,那是因为建国后,秦卫山在担任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兼任着国防军事学院的院长一职,而顾振林就是学院第三届的学生,也是秦卫山任院长期间的最后一届,有人说顾振林有套近乎的嫌疑,那只能对这些人说,自信点,把嫌疑去掉,就是套近乎。
与此同时,尚远志也走到面前伸出双手,“江宁省委书记尚远志,见过秦老。”
秦老虽然在此刻并不待见他们,认为他们太过劳师动众了,可伸手还不打笑脸人呢,于是也就伸出手和他们握了握,其他人见状也赶忙壮着胆子上前握手,包括大军区的参谋长、常务副省长、省委秘书长、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厅长等排名靠前的常委级别的几位领导,而像公安局长杜衡等人,只是和秦卫山问了声好,并没有上前握手,不是不想,而是级别还不够,现场这么多人来,而且又是这样一个场合,老首长也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要握一次手吧。
秦卫山皱着眉看着眼前的众人,责怪道:“一个大军区的司令员,一个书记,正事不做,领着这么多班子领导跑来找我这么一个退了休的老头子。”
顾振林率先答道:“您老一个人出来,我们哪能放心啊。”
尚远志也笑着说道:“是啊,而且您回到了江宁,我作为现在江宁的一省主官,肯定是要和您这位老江宁人来汇报一下工作的。”
秦老此刻也不能不给他们台阶下,虽然在他眼里顾振林和尚远志就是两名小辈,可毕竟也是一方大员,军方和地方的两位一号人物,在这么多下属的面前,面子还是要给他们留的,于是说道:“也找到我了,我也没遇到什么危险,但是既然来都来了,陪我到村里转一转吧,你们也算是下下基层了,不过一会该忙什么去就忙什么去,我不用你们陪。”
众人闻言,皆是松了口气,老首长还是给面子的,如果大家大老远的过来了,脚跟还没站稳就被撵了回去,那可真是让别的省的官员看了笑话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