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董良陈得利的现代都市小说《全章节阅读大清:打造最强海军,振兴中华!》,由网络作家“董王不懂”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大清:打造最强海军,振兴中华!》中的人物董良陈得利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军事历史,“董王不懂”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大清:打造最强海军,振兴中华!》内容概括:很难想象这些人要一边干活,一边忍受着铁环对脚上伤口反复的摩擦。他的脸瞬间变冷,似乎挂上了一层霜。“哐当”一声,董良将脚镣扔到了西山润一的面前。“自己把它带上,你以后是我董良的奴隶,没有我的同意,不许拿下来。”西山润一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就像是一条哈巴狗一般,听了董良的话,他赶紧自己将脚镣带上,那动作相当的熟练。......
《全章节阅读大清:打造最强海军,振兴中华!》精彩片段
当锁链解下的时候,董良能够看到张大脚腕上的皮肤都已经溃烂。
他抬头看了一眼张大,对方还呆愣在那里。
很难想象这些人要一边干活,一边忍受着铁环对脚上伤口反复的摩擦。
他的脸瞬间变冷,似乎挂上了一层霜。
“哐当”一声,董良将脚镣扔到了西山润一的面前。
“自己把它带上,你以后是我董良的奴隶,没有我的同意,不许拿下来。”
西山润一跪在地上连连磕头。
就像是一条哈巴狗一般,听了董良的话,他赶紧自己将脚镣带上,那动作相当的熟练。
“张大,给弟兄们解开脚镣,以后跟着我董良,咱们汉人永不为奴。”
董良说话的声音很大,周围的汉人奴隶都听到了。
众人的心中都兴奋极了,很多人忍不住哭了出来。
这里干活的汉人奴隶很少有能够活过一年的。
他们在这里的每天都活在绝望当中。
每个人都期待着有人来解救他们,但是谁都知道这样的期望有多么的渺茫。
“董爷,张大的这条命以后就是您的了。”张大到现在还没有摸清楚这些汉人是什么来历。
但是,此时的百姓心思都非常纯朴。
董良救了他们的命,他们当然要拿命来回报人家。
“谢董爷。”董良发现自己自己似乎有了一个新的称呼。
“西山。”
“奴才在。”西山似乎很懂汉家的文化,连自称都换了。
“让人准备热水、衣服和食物。”董良下令道。
“主人,食物和热水都好弄,这衣服,岛上没有多少。”
“没有吗?那就去将那些俘虏的衣服扒下来洗一洗烤干。还有这些脚镣拿去给俘虏戴上。”董良冷声道。
西山润一跪在地上唯唯诺诺,董良一句话就能够决定他的生死。
“是是是,主人,您放心,小的这就去办。”
“王素,派两个小队去协助他。”
董良又对王素吩咐道。
张大回头拿着钥匙去帮那些奴隶都解开了脚镣。
众人站在原地,谁也不敢乱动。
他们看着这个身材高挑的青年男子。
感受着对方身上散发出来的威严。
董良的长相非常俊秀,皮肤也不像这些农家汉子那般粗糙。
一看就像是那种贵公子。
两队护卫队与西山一起去准备饭食、衣物。
“张大兄弟,等下带着兄弟们洗个澡,换身衣服,我们饭桌上再谈。”
董良安排好一切回到了上原城堡。
今天拿下西表岛顺理成章,但是这里竟然有这么多的汉人奴隶,着实让董良意外。
天色渐晚,上原港这里是整座岛上最晚陷入黑暗的地方。
董良所在的房间在城堡的最高处。
整个城堡依靠山势而建。
粗大的圆木打进山体,然后以此为基础建造木制的房屋。
从山下向上,房屋错落有致,相互之间有木梯和栈道相连。
刚刚占领种植园的时候,董良就让郭有驾船回去。
明天白天,石桓岛上的人将陆续转移到西表岛。
按照萨摩藩与琉球之间的约定,宫良间切管不到这里,董良自然也不会将这里还给琉球人。
西表岛是仅次于琉球本岛的第二大岛,他有四个港岛,两个厦门那么大。
只是这里一直没有怎么开发。
岛上百分之八十的地方是丘陵山地,百分之九十的地方被热带雨林覆盖。
在后世,这里被划为自然保护区。
占领这里的米果人和扶桑人都没有开发这里。甚至放弃了之前的开发。
又过去了两天,扶桑人那里还没有动静。
董良反倒是有些急了。
从石桓岛到西表岛也就四十几里的海路。
扶桑人哪怕是划小船,一两个小时也就到了。
难道是他们派到石垣岛的小队经常会在岛上滞留,以至于他们没有起疑心?
手下的华工还在按部就班地准备着。
他们每天都要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会点手艺的人更是不停地干活。
董良也忙得脚不沾地,一会儿带着工匠做一些需要的东西,一会儿带着华工修筑营地的防御工事,一会儿还要与护卫队员们一起训练。
在华工的眼中,此时的董良几乎是无所不能的,这些人也越加地相信董良了。
信任往往会产生出依赖。
而依赖则让这些人不愿意去主动思考。
“二叔,这些扶桑人不会是害怕了吧。”最先思考这个问题的竟然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阿福。
不过他说的理由不可能成立。
“扶桑人不可能认怂的,你不了解他们的性格,他们在本性上是睚眦必报的,但是如果我们真正打败了他们,那么他们确实可能会认怂。只是现在还没有开打呢。”董良摇头道。
几个管事现在正聚在一起吃午饭,同时也在商量下一步的打算。
还有七天就是大潮,到时候“包恩号”就能够恢复自由。
不过现在没有人再吵着回家,董良给他们画了一张饼。
这张饼太诱人了。
董良说只要打败了扶桑人,他们就能在这八重山做主人,他们深信不疑。
“要不咱们划着小艇去探一下?”水手组的郭有说道。
他这几天经常划着舢舨往来包恩号,有时候还会在港湾中捕鱼,给大家伙打打牙祭。
在海上跑习惯了,郭有的胆量越来越大。
董良考虑了一下点头道:“也好,不过要在黎明或者是黄昏的时候,要不然不安全。”
就在这时石屋外面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船长,抓到了一个奸细。”说话的人还是童音。
来的正是小男孩卓浪还有他的四个小跟班。
董良这几天太忙,也没有时间盯着这几个孩子读书。
几个孩童看到大人都在训练,他们找到董良每人要了一把短矛,自称为孩儿营,每天也跟着大人后面训练。
这不,他们在营地边上巡逻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头发脏乱的男孩鬼鬼祟祟的,然后就带了回来。
“放开我,我不是奸细,我有事情要告诉你们。”那孩子被卓浪手下的孩子押着,还在用力挣扎。
董良一看,那脏兮兮的脸蛋、头发,那清澈的眼神,这不就是前几天在富岐碰到的那个小乞丐吗?
听这声音,很明显是一个汉家的孩子啊。
那天董良还以为他就是一个琉球孩子呢。
“放开他吧,你们听他一嘴汉话,怎么可能是奸细。”董良赶紧说道。
那个男孩抬起头也认出了董良。
“恩公,扶桑人来了,他们从海湾的西边登陆的,一共来了二十几条船。”小男孩气喘吁吁地说道。
他是特意来给董良报信的。
“小兄弟,你不要急,你可知道他们有多少人?”
这个小乞丐有些奇怪,听他说话很有条理,而且这孩子竟然识数,为什么看起来像是一个乞丐呢?
只是现在还不是打探人家身世的时候。
那孩子接过董良递过去的碗喝了一口水,平复了一下呼吸说道:“约莫着有五六百人。”
“你不会数错吧,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向英说过,岛上的扶桑人只有三百人。
按理说,向英没有必要骗他的。
“恩公对苏达有一饭之恩,苏达不敢乱说。”
“你叫苏达?我听你说话不像普通人家的孩子,你怎么会流落岛上?”董良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恩公,苏达家世代都是海商,苏达跟着家中海船出海不慎落水飘到这里的,家父一定会来找我的。”
呵,又是一个有背景的孩子。
董良看向卓浪,不知道这孩子又是哪个大户人家的。
苏达的粤语口音很重,他家应该是广州那边的海商。
“好了,既然扶桑人来了,咱们也就没有必要再商量了,干就是了。”
董良转身对身后的几人吩咐道。
“船长,说的好,干他娘的……”王素啐了一口道。
“既然这些人从陆上过来了,郭有你派人将咱们的重伤员先转移到船上去。”
“林本大哥,你将生活组的兄弟也组织起来组成长矛兵丙队,作为总预备队。”
“船长,这怎么突然就变成五六百人,可是增加了一倍,不是我林本怂。船长,咱们的战术是不是也要改一下啊。”
“林本大哥,不用担心,扶桑人大家也见过,就跟村口的野狗一般,看起来凶巴巴的,其实很不经打。”
“咱们已经准备了这么多天,我有把握干掉他们。”
董良嘴上这么说,表情上也很轻松,实际上都是给这几个手下看的。
其实,他的心中也没有底。
敌人的数量突然翻了一倍,定然是出现了什么变数。
人数增加一倍,战力可不仅仅就增加一倍。
有时候一加一可是大于二的,尤其是在战场上。
战争的胜负,最终还是要归结为实力的对比。
最主要的是他现在还不知道扶桑人的具体装备情况。
而他手中所能够倚仗的是什么呢?那三十把密西西比燧发枪?那四门用商船自卫火炮改成的陆军野战炮?还是三个长矛方阵?
“陈兄弟,你跟阿福带着十个兄弟去探查一下。确定对方的人数、装备情况,主要是看他们有没有火枪和火炮。”
董良原来了解的情况,这里的扶桑兵并非是萨摩家的主力,因此并没有火枪和火炮。
但是现在对方人数变了,那么其他情况也会跟着改变。
“王素、彭能,按照计划到栅墙那边组织防御,我们按照原定的防守反击打法。”
董良设计了两套作战方案,一套是与扶桑人在外面决战。
另外一套就是先在栅墙内进行防御,利用地雷、炸药包消耗扶桑人的兵力再进行反击。
现在扶桑人的数量多出了一倍,董良只能采用这第二套方案了。
“师傅,我们孩儿营呢?”一旁的卓浪叫道。
这孩子让他读书不行,倒是对打打杀杀非常热衷。
一心想着做英雄。
“你们孩儿营负责守护仓库。”
“是,末将定为主公守住粮草。”卓浪拱手道。
这孩子评书听多了。
董良在心中吐槽,他带人迅速行动。
还要设置地雷,这东西普通华工还不大会弄。
投石机也需要进行校准。
虽然早有准备,但是扶桑人这时候杀来,还是让整个营地都忙得团团转。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