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非主流中文网 > 现代都市 > 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全集小说阅读

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全集小说阅读

脑洞山峰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最具实力派作家“脑洞山峰”又一新作《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李厥李承乾,小说简介:上一世,因为没房太穷,女友断然分手,没成想一顿单身庆功酒让我穿越来到了大唐。这辈子,我一举穿成了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嫡孙,父亲乃是大唐太子李承乾!看着东宫的雄伟房宇,我开心死了,感叹着不错,这家业不小!然而,下一刻就被告知,李承乾造了他老子的反,直接被下了牢。面对四叔李泰、九叔李治的强势地位,我一步步谋划,最终登顶至尊之位!岛国居然敢自称日出东方之国?那就打得你,永远见不着太阳。洛阳之变不占优势?那就发疯绝地反击,完美收网完成阶段性胜利!......前世的失败经历让我下定决心要利用自己的学识,势必开创...

主角:李厥李承乾   更新:2024-03-04 06:2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厥李承乾的现代都市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全集小说阅读》,由网络作家“脑洞山峰”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最具实力派作家“脑洞山峰”又一新作《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李厥李承乾,小说简介:上一世,因为没房太穷,女友断然分手,没成想一顿单身庆功酒让我穿越来到了大唐。这辈子,我一举穿成了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嫡孙,父亲乃是大唐太子李承乾!看着东宫的雄伟房宇,我开心死了,感叹着不错,这家业不小!然而,下一刻就被告知,李承乾造了他老子的反,直接被下了牢。面对四叔李泰、九叔李治的强势地位,我一步步谋划,最终登顶至尊之位!岛国居然敢自称日出东方之国?那就打得你,永远见不着太阳。洛阳之变不占优势?那就发疯绝地反击,完美收网完成阶段性胜利!......前世的失败经历让我下定决心要利用自己的学识,势必开创...

《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全集小说阅读》精彩片段


时间回到半个时辰前,一声惨叫回响在丽正殿中。

李厥到底还是太小,这个身体只有五岁,而铜烛台又太重,他全力甩出之时,居然把自己也给带的掉下了桌。

苏氏大惊,不管正在惨嚎的顾夫人,当即将李厥给扶了起来。

玛玛的,真疼。

虽然地上铺了地毯,但落地后,头一偏刚好磕到了桌腿。

“快来人,苏氏造反了,苏氏杀人了。”

顾夫人的哀嚎,还是惊动了外间的奴仆,他们急忙冲了进来,不过看到如此情形,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李厥摸了一下额头,倒吸一口凉气,居然长出一个大包。

苏氏想要将他抱入怀中,被他闪身又一次躲过。

他的目光先是冷冷的看着进来的奴婢们,然后才移向地下还在哀嚎的顾夫人。

“再嚎,本公子活剐了你。”

不知道为什么,顾夫人对上他的目光,突然一阵寒气自心头涌出,还真的不敢再嚎了。

“我母妃并未被废,你这个贱人如何敢与太子妃如此说话?

四叔与我父亲乃是血亲兄弟,兄友弟恭,由得你在此污蔑的挑调?

今日若是不伸斥于你,他日传出,外人还真当是四叔令你来此逼迫我母子,

只知欺主,不知尊卑,你个贱人好大的胆子!”

原本还想阻止的苏氏,此刻微微一怔,自己儿子何时如此会说话了?

李厥不管,说完这些,抬脚就往顾夫人的身上踹。

刚好一脚不偏不倚的踢到顾夫人被铜烛台砸开的伤口上,对方再度惨叫。

“好了,厥儿。”苏氏拉住,不让他继续逞凶,这才对一边的奴婢道:“还不抬出去。”

等到人出去之后,苏氏矮下身仔仔细细的打量着自己的孩子,面上有欣慰继而又是悲戚。

手伸向他额头轻轻的触了一下道:“疼吗?”

“不疼,母妃放心。”李厥说完,又对外喊道:“无意,去把我大哥喊来。”

外间有人答应一声,没一会,李象走进来,先是恭敬给苏氏行礼道:“母妃。”

苏氏点头,随后又不解的看着李厥。

李厥对着门口的无意道:“不准放任何人进来。”

说罢,这才请母亲再次落座,长辈在这,大哥是不可能坐下的,所以他也没有勉强,

自己年岁小无事,直接爬上旁边的座椅落坐道:

“如今父亲被抓,东宫人散,众臣之中攀高附贵之徒深恨与东宫和父亲纠缠不清,必已远躲着,

忠贞之士,无不以法纪为念,怕是已在写奏章要求严惩父亲,亦不可为援。”

(纠正一下,椅子这个时候应该叫胡床,但李厥是穿越人士,所以称为座椅。)

苏氏惊讶于自己儿子,之前说话尚不清楚,此刻居然分析时势来。

虽然所说浅显,大家也都一目了然,但从一个五岁孺子口中吐出,亦是让人惊异。

李象也看着幼弟,这一刻他感觉,似乎自己连幼弟都不如。

“母妃,切不可于此时寻舅父一家,一是他们力弱起不到作用,其二干系家族存续,他们会很为难。

帮母妃则有将家族陷于险地之危,不帮母妃则亲情难系。”

苏氏的父亲是苏亶,曾任秘书丞、台州刺史,正五品,曾祖是苏威,乃是隋时宰相,

虽然是名门之后,但现在苏亶已死,家里还真没啥势力可言。

李厥知道,就算母亲去找舅父,对方必然会闭门不见,到时就算此事能平安渡过,两家也会有嫌隙。

苏氏点头,她本也没有找娘家的想法。

“母妃,你信孩儿吗?”

“且说。”此时,让她信一个五岁孩子,她自是不会。

“大哥信你。”李象在旁边脱口而出。

李厥扭头,对大哥憨然一笑道:“父亲的罪责是无法洗清的,太子之位也定是保不住,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想最好的对策。”

苏氏并没有打断他的话,反而越发的伤心起来,如果太子不犯错,自己的儿子必然是未来的国之储君,

就以现在孩子所表现出的聪颖,未来必然像他皇祖父一样,成为一代名君。

“母妃,你现在应该带着大哥,对了,还有皇祖母(文德皇后长孙氏)的牌位去弘福寺,

如此一来,一是不必被小人所嘲,像今天那个贱人那样;

其二,就算父亲有变,不管是宗人府还是大理寺,都不会在你们未出弘福寺,手抱皇祖母牌位时动手。”

“你呢?”

“我是东宫嫡子,自然要留在东宫。”

“不可。”苏氏和李象几乎是异口同声。

李厥叹口气道:“只有你二人离开,皇爷爷才会过来,我也才有直面圣颜的机会。”

苏氏一愕,她大概明白了儿子的意图。

李象则是开口道:“你去弘福寺,我留下来。”

“大哥,见到皇爷爷你该说什么?”

“说…”李象迟疑了,无非就是哭求,还能说什么!

李厥又看向母亲道:“母妃,当断则断,如果再耽误可能就迟了。”

苏氏终于冷静下来,她本聪慧,但自太子被抓之后,她固有认知难逃一死,再想到自己孩儿,

她就一直处于悲伤之中,并没有冷静的思考过。

就算面对顾夫人如此咄咄逼人,她也没了与对方较劲的心。

此刻,她彻底明白了儿子的想法。

她在东宫,皇上定然不会来东宫,若她不在,皇上有可能来东宫,

但若是这期间,有哪个皇子跋扈,像那顾夫人一样,来东宫欺负李厥,那皇上就必然会现身。

她双眼通红看着儿子,片刻,她扭头对李象道:“与母亲一起去弘福寺。”

“母妃,幼弟…”

“倾巢之下岂有完卵,若你父亲判死,你和厥儿未来道路会更加艰难。”

她没敢说出,两孩子也会死,但她想到了这一层,就算李二不杀,等魏王登基也必不饶他们。

李厥见母妃同意,又对大哥道:“大哥,别人问及,你就说你和母妃是为皇祖父祈福。

父亲惹了皇祖父生气,你作为子女无法相劝,只能祈福以全孝义。”

苏氏面上带笑看着儿子,这一刻她突然涌现了一丝骄傲之情。

将两人兼几个奴婢送出门,李厥松了一口气,对无意道:“东宫之门,现在就开着,晚上也不要闭,我要一直开着。”

见无意离去,他直接一屁股坐在台阶上,但愿李二不是绝情之人。

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李厥看着这些大臣,总共加一起,也才不到二十位。

虽然继承原主的记忆,但这些重臣之中,他也只认识两三位。

听到李二所言,众臣居然没一个敢当先开口的,

往往这个时候,大家都在等着李二点名,但今天不同,李二没有点名,而是直接起身,

语气愤怒道:“好,众爱卿不说,那就朕来说,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就算是朕之血亲,也不可枉,不惩不足以明法典,不惩不足以警世人。”

李厥都懵了,就李二现在所表现出来的情绪,他差点就相信是真的了。

唉,自己还是太嫩了,看看人家,演得多真。

前面的几个重臣,同样在心里吐槽,陛下,戏有点过了。

李二已经是在咆哮了,在台阶上来回走着,片刻声音又拔高几分道:

“李佑,朕之五子,朕甚爱之,封为齐王,屡有错处,朕担心其悔改之心不甚,也曾多次写信于他再三劝改,

但到底他还是负了朕,听此消息,朕心痛啊!”

说到这里,李二已带着哭腔,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背叛,他若不心寒那必然是假的。

李二停顿片刻,接着道:“侯军集,少入朕府,随朕征伐,累立其功,

为酬其功,朕封他为右卫大将军、潞国公,后又改至陈国公,兵部尚书,朕对其不可谓不厚,

早有言其要反,朕曾三次提之,但他不珍惜,朕心寒啊!”

李二捂着胸口,就差捶胸顿足,不过随即语气变冷道:

“杜荷,杜卿之子,朕曾想与国事相托杜卿(杜如晦),奈何天不假年,杜卿仙游,

为表君臣之情,朕厚待其子,将公主嫁之,封为襄阳郡公,

本想其能继承父志,为大唐建功立业,然其居然也负了朕。”

说到此处,李二突然站定,目光锐利的看着众臣道:“朕欲全部诛杀,众爱卿以为如何?”

依旧是无人应答,李二突然暴怒道:“怎么,朕不该杀?”

恰在此时,一个大嗓门喊道:“禀陛下,该杀,统统都杀了。”

李厥心中暗骂,这是哪个棒槌啊。

不仅是他,阶上的李二也在心里骂,这他娘的谁啊,敢坏朕的好事。

祖孙俩目光同时看向发声之人,却见出班之人,乃是一个虬髯浓眉,身型健壮的五旬汉子。

李厥不认识他,但李二认识啊,见是这个有名的愣头青,他居然露出一丝嫌弃之色。

“不可,杀人自有国法,岂能因陛下一言可定,如此陛下岂非要记上一个嗜杀的名号,

臣认为,当好生审理之后,依法而行。”又有一人起身道。

说话之人极为清瘦,面相儒雅。

“许爱卿,难道如此无君无法之人,朕不该杀?”李二再度暴怒,目光阴冷道。

“臣不敢,但臣所言,自有国法惩治,陛下又何必动怒呢?”

听到此话,李二很明显更为恼怒了,大怒喊道:“来人,把…”

“陛下,臣附议,给事中所言并无不妥之处。”

房玄龄老郁闷了,但也知道该自己出场了,再不出场李二这场戏眼看着就演不下去了,

让李二丢脸,那就好玩了,大家都没好果子吃。

自晋阳起兵老房就投靠了李二,二十多年以来,一直伴随左右,要说群臣中最了解李二的人,除了他还真没几个。

之所以郁闷,是李二明着要保太子之命,还不想亲口说出来,非得让他们来请求,这叫什么事啊。

李二目光冷冷的看着房玄龄,似乎对方打断自己的话,让他很不满,

好一会儿,他再度坐定,这才对众人道:“就依房卿的意思吧。”

这句话,说得好像非常不由心,不等房玄龄谢罪,李二再度道:

“着房卿为正,给事中许卿、通事舍人来济为副,共同审理议定此次谋反一事。”

大事一定,群臣面上表情各异,

长孙无忌稍有怨气,此次事发李二没见他一面,未问他一语,这与往常可不一样,

难道陛下是怪他,昨日见了魏王?

但他又有何办法,魏王报帖时他婉拒,但人家以看病为由到府,难道自己不该接待吗?

他的心理戏很丰富,倒是几个点到名的,个个面上表情严肃,

而那些没点到名的,倒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原本以为今天的朝会已经结束了,却见李二态度一改道:

“皇嫡孙前几日作了一首诗,名谓悯农,此刻念出来,也让现场大贤品评一番,

不妨事,觉着不好直说即可,孩子嘛,可不能太宠着。”

说罢招了招手,就见一太监声音响亮念了起来。

原本众臣还不当一回事,但听完第一句时,几个文官的眼都瞪大了,这是五岁孩子写出来的?

陛下,咱有点节操行不?

你要保太子,这下戏真的过了!

“众爱卿,觉得此诗如何?”李二面上带着骄傲之色道。

众臣还能怎么办,吹吧,不管是谁写的,但诗是好诗啊!

给事中也就是之前说国法的那位,他就是千古大阴人之一的许敬宗,

他跟李二也较早,曾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文采还是有的,就是太喜揣摩圣意,只见他起身突然哭诉了起来:

“陛下,作得此诗乃神人也,臣闻此诗,虽在朝堂,也见农人忙作之辛苦,皇嫡孙如此年纪能作此诗,

有古仁人之心,此乃陛下之喜,此乃国家之幸啊,唔唔,陛下恕罪,臣失态了。”

高阶上的李二咧嘴大笑,此刻的他有点像被邻居表扬家中孩子的家长,摆着手道:“嫡孙太小,爱卿夸之太过。”

话虽这么说,他又看向房玄龄道:“爱卿亦是学富五车之人,如何看此诗?”

房玄龄由衷道:“此诗虽只有二十字,但却描写了两个景像,上阙言农之辛苦,下阙言餐餐不易,

蕴意深远,恰如名字,皇嫡孙大善,悯农也。”

本想加一句陛下教子有方,但生生止住了,还有两个皇子在牢里待着呢,这话要是出口,倒是有讥讽之意了。

刚刚那个赞成李二全杀了的壮汉道:“陛下,此诗极好。”

李二看了眼壮汉含笑道:“哦,程爱卿也懂诗?”

没错,说话之人就是卢国公程咬金,他迎着李二的目光道:

“那些酸腐文人所作之诗,臣自是不懂的,权当他们是放屁,但皇嫡孙此诗却让臣一听就懂,臣能听懂当是好诗。”

右仆射高士廉此刻也起身道:“陛下,卢国公虽然言语粗俗,但也说到此诗最难得之处,便是易懂,

既是黄口小儿或目不识丁之人,也可理解。”

李二哈哈大笑,对着李厥道:“众臣皆是在夸赞于你,此诗朕也甚喜,说吧,要朕如何赏赐于你?”

李厥起身,学着大臣那般一揖到地道:“寸功未立,孙儿不敢领赏,但礼记言,长者赐,不敢辞,一切由皇爷爷做主。”

此话一出,少部分文人皆是一愕,仅这一句就不像五岁孺子能言。

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