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苏茉杨素云的现代都市小说《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畅销书目》,由网络作家“言蹊云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最具潜力佳作《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赶紧阅读不要错过好文!主人公的名字为苏茉杨素云,也是实力作者“言蹊云浅”精心编写完成的,故事无删减版本简述:前几年新来的书记确实有两把刷子,自他来了以后,红旗公社的经济比之前可好了太多,社员们的日子也好过了许多。自他来了之后,红旗公社的大队,就再没出现闹饥荒的情况。两人聊着,便到了供销社门口。各公社都还在秋收,进城的人较少,所以供销社里人并不多。因为是小县城,供销社并不像海市那样,按不同的类型分供销社,而是就一个大的供销社,里面分不同类型的柜台。......
《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畅销书目》精彩片段
红旗公社发生的一切,陆长征和苏茉并不知情。
到了县城后,两人直奔邮局。苏茉是要寄信,陆长征则去给部队打电话。
“是给家里寄信吗?”陆长征问。
“嗯,给我大伯寄,我大伯在桂省的部队。”
既然都要结婚了,苏茉也不准备瞒着陆长征家里的情况,但也不会全说。毕竟,这个男人,也只认识不过两天。
“要不要给家里拍个电报,说一下结婚的事?”
“不用,我父母跟我脱离关系了。”苏茉没有多说,但该透露的信息还是透露了。
若这个男人要反悔,也没什么关系。
“别怕,有我。”陆长征偷偷握了下苏茉的手,给她安慰。
虽然早就猜到了,但真正确认又是一回事,陆长征不禁有些心疼苏茉的遭遇。
恰好这时,县革委会的人开着车从邮局门口呼啸而过,车上还有两个五花大绑胸前挂着牌子的人。
陆长征瞬间更心疼了,他不知道未来岳父岳母什么情况,但可以想象那段时间,他媳妇有多艰难。一个从小就被如珠如宝宠着的人,一夕之间整个家都散了,自己还要到遥远的地方下乡当知青。
该有多难过!
“放心,我会让你过上好日子的。等风声过了,我再帮你打听情况。”陆长征小声保证。
苏茉没想到陆长征不仅没介意,还要帮她打听父母的情况,不禁朝他感激的笑了笑。
“谢谢你,陆同志。”
“你是我媳妇,你的事就是我的事。”陆长征说的坚定。
这个年代,邮寄书信,本埠是4分钱,外埠是8分钱。所以邮票面值,大部分都是4分和8分的,也有少量22分、43分、52分等面值的。大面值的邮票都是用于国际信件,22分是国际航空信的邮票。
在国内,如果距离较远,就要多贴一张8分的邮票。如从黑江省寄信到桂省,则需要贴2张8分的邮票。
22分面值的邮票
52分面值的邮票
因为以后准备给各报社投稿,苏茉直接一次性买了50张8分钱的邮票,花了4元钱。然后又在邮局买了50个信封(2分钱一个),10本信纸(一毛钱一本),2瓶墨水(0.24元一瓶),加上买邮票的钱,总共花了6.48元。
陆长征打完电话出来,见苏茉买那么多信封信纸,以为苏茉是买来以后给他写信的,愉悦的伸手拿了过来,自己提着。
县里的供销社离邮局不远,陆长征把东西挂在车把手后,两人直接推着车走了过去。
“我想买些棉花,可是我的票不够,你知道哪里有自由市场吗?”苏茉小声的问。
这次先探探底,下次自己来就知道门路了。
陆长征嘴角微微抽搐,看来他媳妇也不是个乖觉的,看她这熟门熟路的样子,估计在海市没少去黑市。只是他媳妇这样貌,去黑市实在太不安全了。
“我今天穿着军装,不太方便去那个地方,你需要多少棉花?”
陆长征并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并不排斥自由市场。供销社没得卖,又赶上要用的时候,可不就得去那个地方。
苏茉算了算,报了个数:“大概要30斤吧!”
陆长征吓了一跳,他媳妇这是要干啥?她知道30斤棉花有多大吗?他今天骑的是自行车,可不是拖拉机。
“媳妇,你这是要干嘛?”
“这…那什么,结婚不是要嫁妆嘛,我想打两床被褥。”苏茉有些不好意思。
陆长征心情瞬间舒爽的不行,嘴角高高翘起,看来这桩婚事也不只是他一头热嘛,他媳妇这都开始准备嫁妆了。
“这个直接去公社定做就行。我们公社有自己的集体作坊,在里面定做,用的棉花还不需要票,按市价给钱就行。”
红旗公社有种植的棉花,每年收的棉花,都是留够了公社集体作坊用的,有多的才卖给收购站。
“这么好?”苏茉眼睛一亮,“那棉袄那些做吗?”
“这我也不清楚,我们待会儿去问问。”陆长征道,他也是前两年家里写的信上说了一嘴。
前几年新来的书记确实有两把刷子,自他来了以后,红旗公社的经济比之前可好了太多,社员们的日子也好过了许多。自他来了之后,红旗公社的大队,就再没出现闹饥荒的情况。
两人聊着,便到了供销社门口。各公社都还在秋收,进城的人较少,所以供销社里人并不多。
因为是小县城,供销社并不像海市那样,按不同的类型分供销社,而是就一个大的供销社,里面分不同类型的柜台。
苏茉先到卖日用品的柜台,对售货员大姐道:“同志,你好。麻烦给我拿2个搪瓷面盆,2个搪瓷缸,2个铁壳暖水瓶,2把牙刷,一支牙膏,一块香皂,一块肥皂,一卷卫生纸。”
那售货员大姐见苏茉报出一连串东西,愣了一下,随后笑道:“同志这是准备结婚了,来置办嫁妆?”
苏茉抿嘴微笑点头。
趁着这次有人搬东西,一次性买了,省的下次自己来买还得自己搬。
虽然她有空间,但这段时间她可是众大婶关注的焦点,能不用空间还是先不用。而且原主给人的印象就是身娇体弱,她若是忽然变成大力怪搬一大堆东西,大家肯定会觉得违和。
她刚才也看到了,供销社有竹筐卖,到时候竹筐一装,上面布一挡,人们也不知道她了买什么。
“这位军人同志就是你对象吧?两人都长得这么俊,真是十分般配。”大姐笑呵呵的夸道。
她最喜欢这种置办嫁妆的,买的东西多。她们虽然是铁饭碗,可是每个月也是有任务的,要是完成的差,可是要被主任批评的。
“那搪瓷面盆、搪瓷缸、暖水瓶,我都给你拿牡丹花喜字那款,那花色可鲜亮了,特别喜庆,最多人买这款。”大姐笑呵呵的向苏茉推荐。
“行,就听大姐的。”这年头东西都差不多,苏茉没什么特别的要求。
大姐见苏茉听了她的推荐,也很高兴,很快就把苏茉要的东西点了出来,摆了满满一柜台,然后开始报价。
“搪瓷面盆2.53元一个,两个5.06元;搪瓷缸0.98元一个,两个1.96元;铁壳暖水瓶5.4元一个,两个10.8元;牙刷0.34元一把,两把0.68元,牙膏0.36元一支,香皂0.5元一块,肥皂0.38元一块,卫生纸0.23元一卷。”
“一共19.97元,4张工业券。”大姐笑道。
【科普:工业券是1961年底发行,购买范围较广:毛巾、毛毯、毛线、手帕、电池、轴线、铁锅、铝盆、铝饭盒、搪瓷面盆、搪瓷口杯、搪瓷便盆、线手套、铁壳暖水壶、竹壳暖瓶、运动鞋,雨伞、棉胶鞋、缝衣针、缝衣线、油布雨衣、夹胶雨衣,人造棉制品,尼龙内衣裤、皮鞋、闹钟、收音机、腰带、刀剪、进口刀片、各类箱包、巧克力糖块及定量之外的香烟、茶叶、白酒等。
工业券的发放,是按工资收入比例,平均每20元工资配一张券。
购买工业品的时候,大致每5元钱,需要给一张工业券。】
【PS.这些都是作者查到的资料,如有不对,欢迎大家指正。】
苏茉利落的给了钱和票,大姐开心的把东西都给苏茉装在网兜里,两个易碎的暖水瓶则单独放。
大姐把东西装好后,直接递给陆长征,笑呵呵的继续道:“同志,还有新到的床单被面,要不要也给你拿来看看?”
“行!”苏茉点头。
之前看小说,都说供销社的售货员态度很差,看这大姐,简直就是售货员中的清流啊。苏茉简直不要太满意,要是有评分的话,一定给她十分满分。
秋收时,上午一般是六点上工,12点下工;下午则是一点半上工,六点下工。
因为中午时间比较紧,轮到做饭的知青,一般会11:30左右跟小队长说一声,回去做饭。
反正每天的任务都是安排好的,上午没做完下午接着做就是,小队长一般不会说什么。
马小娟猛点头,苏茉已经帮她拔了不少了,下午说不定她还能再要一分地来拔,一天挣个四工分的。
*******
另一边,李月娥今天上午的四分地也拔完了,把花生一捆,留着给陆长征挑,自己赶着回家做饭去了。
她已经找好了四个相熟的婶子,一起去知青点提亲,又叫上了村里的妇女主任。
中午,得请这些帮忙的人简单吃一顿。
主食有昨晚蒸好的二合面馒头,再煮点大碴子粥就行。
听老三说,他上午还割了两斤肉回来。那就切一斤炖白菜,再弄个青椒炒鸡蛋,再用猪油炒两个青菜。这就成了,也算体面了。
李月娥刚把饭做好,那些婶子们就到了。她们知道要去帮忙,也是提早一些下工过来的,有些还特意回家换了身衣服。
李月娥赶忙招呼她们上桌,把家里其他人的饭菜留开,她们这群要办事的人就先吃了。
吃完饭,李月娥又换了身七成新,没有补丁的衣服。这才拎上东西,几个人就往知青点去。
这时,正是大家吃午饭的时候,不少人见到便问她们去哪,很快整个村的人都知道,陆长征要向苏知青提亲了。
李翠花听到消息后,高兴的大碴子粥都喝多了两碗,终于是成了。
从此,李月娥就矮她一头了。
李月娥她们到的时候,知青们刚吃完饭。
因为知道中午有人过来提亲,可能会打扰到知青们休息,所以苏茉做饭的时候,特意拿了6个鸡蛋,做了大大一盆青椒炒鸡蛋。
吃人嘴软,即使到时候真打扰了,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呦,在吃饭呢?”开口的是大队的妇女主任陆桂兰。刚才吃饭的时候,已经说好了,由她来当媒人。
其他知青们见妇女主任带着一群大婶子到他们知青点来,一脸懵逼。
“刚吃完,陆主任,有什么事吗?”知青点负责人马建民,起身开口问。
“有事,有喜事。”陆桂兰笑着道,“我们今天来,是替陆长征同志,向苏茉同志提亲的。”
“啊?哦、哦!快请坐。”
马建民一阵慌乱,赶紧让知青们收拾饭桌,让婶子们坐下。
然后又想着去弄点什么,来招待一下。
天啊!谁来帮帮他!他一个年轻未婚小伙子,根本不知道怎么处理这种事情。
坐定后,李月娥把提着的篮子,放到桌子上。
苏茉从橱柜里拿了6个干净的碗,提着知青点的大铁茶壶,每个碗都倒了些水,端给每一位婶子。
“婶子们,喝点水吧。”苏茉笑着道。
苏茉知道这个时候的人爱喝甜,早就煮好了一壶糖水装在知青点的大铁茶壶里。只是刚才还热着,没人喝水,没人察觉罢了。
这个大铁茶壶,两口锅,橱柜和一套碗筷、几个装菜的盆,都是当初生产大队给知青点准备的。只是知青们吃饭,大多用自己的饭盒,很少用这里的碗筷。
有个婶子端起水喝了一口,瞬间眼睛一亮,偷偷对一旁的婶子道:“糖水。”
几个婶子听是糖水,纷纷端起碗喝了一口。
看来这个苏知青,也是个懂事的,看她眼神明亮,也不会扭扭捏捏,而是大大方方的招待她们,应该不会差。
小说《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很快,苏茉就拔出来一大片地。
等陆国平拔了会儿花生,起来看看队员们有没有偷懒时,就发现苏茉已经拔出好大一片地了,看着也不比自己差多少。
这年头的小队长,可不是那么容易当的。不仅要起积极的带头作用,活干的又快又好,还要监督队员们干活,防止有人偷奸耍滑,损害集体资产。
每天都是最早来,最后走的那一批人。
陆国平就是因为干活又快又好,才被村民们推选为小队长的。
陆国平不置信的眨了眨眼,发现还真是一大片。
难道刚才长征哥来过?
可他左看右看,并没有发现杨素云的影子。
而在他观察的这段时间,苏茉又拔了一小块地出来。陆国平这才相信,真是苏茉自己拔的。
陆国平震惊了!
他长征哥可真厉害,这才几天,一个劳动落后分子,就被他改造成劳动积极分子了。
这要是他长征哥回来当大队长,他们大队只怕早就是先进大队。
等杨素云过来的时候,发现苏茉竟然拔了好大一块地,有些不可置信,赶紧走过去低声问:“媳妇,这都你拔的?”
杨素云一靠近,苏茉立刻就停止了吸收能量。
“对呀,怎么了?”
“我媳妇真厉害。”杨素云赶紧夸。
真是人不可貌相啊,他本以为她娇滴滴的,不是干农活的料,但他现在看着,拔的速度也不比他老娘慢。
“我不用你帮我拔,你把花生帮我挑到大队部晒谷坪那里吧。”
拔花生可不是拔了就算了,还得把花生挑到晒谷坪那里,让那些大婶们摘。花生秧也要收起来,冬天的时候给生产队的驴和牛吃。
杨素云很快就把地上的花生捆了几捆,用竹杠两头各挑了一捆,担着就往大队部去,速度那叫一个利落。
看的陆国平小迷弟,内心又是一阵夸赞。
他长征哥可真是干什么,那都是第一的。
陆国平把自己的花生一捆,也挑着追杨素云去了。
见已经有人陆续挑花生回来了,村里早就等着的孩子们,一个个拿着小竹筐出发了。
拔花生,地里总会有一些遗漏的,孩子们就去地里捡这些剩下的花生。捡的花生可以拿到大队去换工分,也可以拿回家自己吃。
之前有些婶子会故意遗漏一些让自家孩子捡,后来重重罚过几次后,这种薅社会主义羊毛的行为才渐渐没有。
不过10点,苏茉负责的那三分地就拔完了。
苏茉吸了一上午的能量,只觉得浑身暖洋洋的,充满了活力。以苏茉的经验,她现在的异能,应该算是正式迈入一阶初期了。
一阶初期的异能,能一次催生一颗蔬菜种子,从种子到成熟。
苏茉见远处的马小娟,拔了都还不到一半,便过去帮她,顺便再吸点能量。
苏茉虽然不准备跟知青们过多接触,但这两天相处下来,她还挺喜欢马小娟的。
看着大大咧咧的,但其实人爽朗大气,又有分寸,是个能处的。
她也不能一个朋友都没有,马小娟就不错。
马小娟分到的也是三分地。
拔花生,一分地记一工分。
其实拔花生并不难,光拔的话,有经验的好手,一天都能拔个一两亩,难的是把花生挑回去。因为花生地大部分都在远离大队,不适合种粮食的地方。所以拔花生,得有一半时间花在挑上。
小说《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那是我哥的儿子,高个的是二哥的小儿子,5岁,叫陆国梁。矮个的是大哥的儿子,4岁,叫陆国强。”
苏茉莞尔,他们一家的名字,都挺有时代特色的。
“我们的名字,都是我爷取的,他是一位参加过抗战的老红军。我们的名字,都寄托了他的期盼。我大哥……”
这时,陆伯鸣掀开门帘,从屋里走了出来,杨素云看到后,赶紧跑过去扶他。
老人家一头银发,面容刚毅,身量很高,因为年老和伤痛,整个人很瘦,但还是给人一种英武之感,可见其盛年时的风采。
老人家穿着一件青灰色的老款军装,军装上还能看到轻微的折痕,应该是听到苏茉的声音后,才拿出来换上的。
哪怕有杨素云扶着,但老人家步履还是有点微跛,虽然他已经极力走正。
左边的袖管空荡荡的,显然早就没了左臂。
苏茉怔怔的看着,仿佛看到了从战火中走出来的革命先烈,看到了那些把一生奉献给这片辽阔大地的英雄。
苏茉抬起手,用自己最大的努力,敬了一个她能做到的最标准的军礼。
她想起之前听过的一首央视改编歌,有句歌词唱得“我多想,伸手紧紧拥抱你,告诉你,一切都已尘埃落定,百年前你梦想中的那个新中国,有多美丽。”
陆伯鸣看着那个眸含热泪,敬着军礼的姑娘,也抬手回了一个军礼。
小丫头眼中的敬意,是很真挚的,并不是为了博取好感的刻意伪装。
他仿佛从她身上看到了一种传承,一种告诉他们这些老家伙们:“放心吧,你所期盼的我们都会替你去实现,总有一天,你想要的盛世我们会创造出来”的使命的传递与继承。
本来,他听清安媳妇说小姑娘看着挺娇气的,还有些担心。但现在,他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小姑娘虽然长得娇气,但她眼中的坚毅,却是许多人都不能及的。
杨素云也很是触动,如果说他之前对苏茉的喜欢,更多是在荷尔蒙推动下的男女之情的话,那现在对苏茉,他是真正入了心了。
因为这个女人,她懂他。
懂他选择去参军时的那份感情,那份理念,那份坚守。
当年,他放弃上大学,选择去参军,有多少人不理解。包括他的爹娘,都不明白。不明白他为什么放着可预见的大好前程不要,而要去当兵。
但苏茉敬的这个军礼,让他知道,她是懂的。
他为自己的余生,能有一个自己喜欢又懂自己的女人相伴,而感到幸福,那种真正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幸福。
于是,杨素云也敬了个军礼。
三人谁都没有说话,但他们却都默契的懂了对方的意思。
最终,还是陆伯鸣的咳嗽声,打断了这互敬的场面。杨素云赶紧放下军礼,伸手去扶他。
“老了!没用了。”陆伯鸣无奈的笑了笑,又招呼苏茉:“苏知青,里面坐。”
苏茉放下军礼后本也想去扶他的,但看到他另一个空荡荡的袖管后,生生忍住了欲伸出去的手。
“好,谢谢陆爷爷。”苏茉冲着他笑道,只是这笑里,掩藏着一抹难以察觉的哀伤。
因为异能的原因,她对生机有极强的感应力。这个老人生机已经很弱了,只怕真是时日无多了。
刚才的军礼,显然耗费了陆伯鸣不少力气,在堂屋坐定后,他明显已经没有刚才精神了。
“长征,你娘昨晚煮了花生,去拿些过来给苏知青尝尝。”陆伯鸣指使杨素云。
苏茉连忙摆手,“不用,陆爷爷,我吃过早饭的。花生留着给孩子们吃。”
杨素云看向苏茉,见她神色,知她是真不想吃,便道:“爷,不用了,她不是客人。”
陆伯鸣也不坚持,花生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只是实在没什么好招待的。
“你是叫苏茉是吧?”
“是的,陆爷爷。我母亲姓莫,原本父亲给我取名苏莫的,但母亲觉得“莫”字女生用不好,就改了同音的茉莉的“茉”字。”苏茉说起名字的由来。
“父母伉俪情深,很好。”陆伯鸣想起自己已逝的老妻,他这一生,无愧天地,唯愧对她。
苏茉一笑,苏廷谦和莫玉蓉感情确实很好。
“希望你们以后也一样,你和长征,都是好孩子。”
陆伯鸣一直忍着,但说了几句话后,还是忍不住咳嗽起来。杨素云忙抚着他的背,给他顺气。
半晌,陆伯鸣才停止咳嗽,对杨素云道:“你去我房里,把炕琴最里边柜子的木匣子拿出来。”
杨素云很快去把匣子拿了出来,交到陆伯鸣手上。
“我陆家祖上,也曾是乡绅,只是后来日子动乱,没留下什么东西。前些年日子苦难,就更不剩什么东西了。只留下这一对镯子,是当年我和你们奶成婚时,送给她的。”
陆伯鸣从匣子里取出一个被手帕包裹着的东西,层层掀开后,里面是一对水头挺不错的翡翠手镯。
陆伯鸣唤苏茉过来,“闺女,这镯子一个给长征他娘,一个给你。只是如今,这东西戴不得,等以后能拿出来了,你再戴着。”
苏茉连连摆手,“陆爷爷,我不能要。”
这种传家的东西,不应该都是交给长子长媳的么。
“闺女,拿着。”陆伯鸣顺了一回气,才继续说道:“这是我们当爷奶的,给自家孙媳的,你得收。”
“我希望这东西,可以在陆家传承下去。这东西,只有交到你们手中能做到。”
交给其他人,说不定很快就会变卖了。
“有空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们说说他们太奶,是一个多么勇敢坚毅的女子。”陆伯鸣抚着手镯,眼里有着深深的怀念。
如此说,苏茉便明白的,也不推辞了,郑重的接了过来,应诺道:“好,我会的。”
陆伯鸣欣慰的笑了,摆摆手道:“你们去忙吧,不用陪我。我老骨头了,坐不久,得去躺着。”
杨素云赶紧把他爷扶回房内。
只是,刚才陆伯鸣交代遗言一样的说法,让两人心情都有些沉重。
虽说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但越到接近的时候,反倒越难接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