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也好,清也好国号只是一个名字。
但是他们对应的思想却并不相同,在努尔哈赤基本完成女真部落的统一之后,另一位清朝极其伟大的领袖将“大金”改名为“清”,这不光是名字的改变,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思想文化,社会地位,华夏文明中的这条支流的都发生了改变……
在思想文化上他们不再是以一直以外人的形式与明朝进行斗争,他们与明朝之间的斗争不再是两个不同文明的斗争,而是同一个文明两个不同的支流,的两个不同的意识形态在斗争,包括清兵入关当时的口号是“灭流寇而安天下”。
当然这思想的改变表现在多个方面,例如在努尔哈赤统一部分女真部落的时候他曾经发文七大恨,我们能看出来一点就是更多的是强调明朝对于他们迫害,他们与明朝之间的仇恨。
这里面无不透露一点就是后金与明朝是不同的群体,后金应该统一起来。
(但是也有人说这七大恨早已经丢失现存的都是根据当时的情况而撰写的。
其实我们反过来想“七大恨”的存在也确实好像也不利于后来的一个王朝的大统一)。
再比如说努尔哈赤在执政期间对待汉人的政策,在后金时期曾经出现了屠城的情况,烧杀抢掠更是不在少数,汉人的权力地位都是极其底下的,大部分都是奴隶,其中一个代表性的历史故事就是“复州奸细案”。
虽然有人说努尔哈赤在执政期间也有重用过汉人,但是我们应该明白一点就是努尔哈赤重用的可能是人才而并非是汉人,也就是说重点是在人才。
但是在皇太极掌权之后这些都发生改变,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努尔哈赤当年与明朝的萨尔浒之战,当时后金的兵力和以后清兵的兵力做一个对比就能明白,后期大量的汉人被收编入伍。
虽然汉人和满族人还是存在差异,但起码已经不再是以前的身份和地位了。
当然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