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秦蓉顾笙的其他类型小说《小厨娘古代美食养家日常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莓果气泡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回去的路上,秦蓉仔细盘算了一下,今日一共收了一百四十五文钱,赚了大概八十文钱,买肉花了三十二文,蔬菜花了八文,田螺花了十文钱,这一下可就是一大半利润没了。不过,赚钱就是为了花的,明日多卖些鱼丸,再加上花糕,赚的也能多些。现在每日在家中操持的都是秦蓉,于氏除了当时给秦蓉的八百文成本,另外还给了她一百文钱作平日的花销,不够再去要。此时秦蓉手上除了当时卖了戒指的二两银子,于氏给的九百文钱还剩下了五百五十文,今日买菜的花销全算在了她的头上。秦蓉到家,刚把银钱盘算明白,一推开院门她就瞧见小山在收拾院子。这小院还有些地方,秦蓉打算在院子里种些菜,她只是这么一提,没想到小山到家也没闲着。“小山,一会你帮我打鱼肉啊,我先去做饭。”“嗯。”今日是小食...
《小厨娘古代美食养家日常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回去的路上,秦蓉仔细盘算了一下,今日一共收了一百四十五文钱,赚了大概八十文钱,买肉花了三十二文,蔬菜花了八文,田螺花了十文钱,这一下可就是一大半利润没了。
不过,赚钱就是为了花的,明日多卖些鱼丸,再加上花糕,赚的也能多些。
现在每日在家中操持的都是秦蓉,于氏除了当时给秦蓉的八百文成本,另外还给了她一百文钱作平日的花销,不够再去要。
此时秦蓉手上除了当时卖了戒指的二两银子,于氏给的九百文钱还剩下了五百五十文,今日买菜的花销全算在了她的头上。
秦蓉到家,刚把银钱盘算明白,一推开院门她就瞧见小山在收拾院子。这小院还有些地方,秦蓉打算在院子里种些菜,她只是这么一提,没想到小山到家也没闲着。
“小山,一会你帮我打鱼肉啊,我先去做饭。”
“嗯。”
今日是小食摊开张第一日,无论如何都要吃顿好的,现在有了借口,秦蓉可以把空间里的大米拿出来吃了。
秦蓉快手快脚地淘好米蒸上了米饭,接着取一块肉切好,另一块肉就吊到井中,等晚上再吃。
肉切好后,秦蓉把肉倒进锅里,再倒入一点料酒,切几块姜片丢进了锅中。待白色的沫子飘起,秦蓉把肉捞起,放到清水里洗去沫子。
洗好锅后,秦蓉在锅里倒油炒料,这些大料都是秦蓉从空间拿的,配料十分齐全。把糖色和大料炒到变色,秦蓉开始下肉,肉块下入锅里的瞬间,“滋滋”声和热气一块扑面而来。
待肉色微微变得有些焦黄,肉香味也起来之后,秦蓉再倒入酱油和温水,大火煮开,小火炖。
做红烧肉需要时间,趁着炖煮的空档,秦蓉又麻溜地炒了一盘青笋和一盘青菜。
此时,肉香味已经飘得满院都是,甚至连隔壁院子都闻到了这股霸道的香味。于小山人是还在外头翻地,魂已经跟着肉香味走远了。
太香了!
堂屋里的秦悦和秦怡也不停地咽起了口水,打络子的手都停了。
隔壁院里住的是书院的陈夫子一家,陈夫子的小孙子被这香味闹得不行,愣是被陈婆婆拘着了,天老爷,这要真上门讨东西那才叫丢人哟!
待锅里的汤收汁后,一碗香喷喷的红烧肉就出锅了,这碗红烧肉颜色好看,香味浓郁,秦蓉尝了一块,忍不住眯起了眼睛,许是古代的猪都是草猪,做法是一样的,可味道却较现代的好吃许多。
“小山、阿悦、阿怡,吃饭啦!”
秦蓉的叫声刚响起,这几人已经站在了灶屋门口。
“今日小山在,把菜端到堂屋去。”秦蓉交代道。
“好!”
秦蓉给每人都盛了一大碗白米饭,又在米饭里都浇了一勺肉汁,秦悦和秦怡已经算是见过世面了,可是于小山简直看直了眼,他从来不知道这肉还可以做得这么好看,这么香。
等秦蓉动筷子后,其他人都开始埋头吃起了饭,尤其是于小山,虽然已经努力想着于大嫂的话,可是还是没忍住。
红烧肉实在是太好吃了,又软糯又鲜,油而不腻,一块根本不够。
于小山纠结了半天,终于伸手去夹青笋,没想到这青笋可口极了,又脆爽,又清甜,在吃过一块红烧肉之后,再尝一口青笋,感觉美得能上天。
“太好吃了!”
“嗯嗯!”
几人都埋头苦吃,秦蓉见小山只顾着夹青笋,便问道:“小山,是肉不好吃吗?”
于小山连忙摇头,脸都憋红了,“不……不是,我想留给妹妹们吃。”
秦蓉莞尔,“没事,吃好了,干活才干得利索,红烧肉够吃,吃完了还能再做,吃饱了吃好了才有动力干活。”
秦蓉说着又给于小山夹了两块红烧肉,现在的孩子的确是懂事,怪让人心疼的。
于小山这才放开了肚子吃,实在是这肉都到碗里了,哪里还忍得住嘛。
几人吃好后,秦悦和秦怡主动揽过了洗碗洗锅的活,秦蓉也觉得有些累了,这会她还得带着于小山做鱼丸呢。
做鱼丸前,秦蓉先去把田螺处理了,田螺不吐沙可吃不了。
秦蓉民宿空间里的盐有不少,尤其是海盐和矿盐,她囤了好多箱。此时盐价贵而且都是大粒的粗盐,现在厨房里的活计都是秦蓉在做,多了什么少了什么旁人也发现不了,所以她基本不用原本盐罐里的盐,也好省些银钱。
秦蓉舀了一勺盐在清水里,然后再把田螺都倒在了大木盆里,这样吐沙吐到明日就能吃了。
家中的瓶瓶罐罐还是不够多,盆也少了几个,现在有营生了,挣了钱也要多添置一些,秦蓉边做活边想。
处理好田螺之后,秦蓉又带着于小山开始做鱼丸,于小山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到底是男人,力气比她大,敲起鱼肉来,力道也足。
秦蓉看于小山做得有模有样,也不去管他,忒自去了灶屋做起了南瓜花糕,此时天不是很热,现在做南瓜花糕,明日一早蒸熟就可以拿出去卖了。
一忙又是一下午,于小山回去的时候,天色都微微暗了下来。
秦悦心疼秦蓉,忙道:“大姐,以后晌午我来做饭吧。”
秦蓉也觉得这样不是个事,若是这么一直从早忙到晚,没几日她便倦了,而且以后若是生意好,必然是要晚些收摊的,“这样吧,这几日先凑合着,日后我教你几道简单一些的菜,你再做,再看看摊上卖什么,有的剩我们就吃剩下的。真的挣钱了,咱们还能买别的吃。”
“好。”秦悦现在对着秦蓉是心服口服,秦蓉说什么,她应什么。
今日绣坊的活多,于氏下工晚了,到家的时秦蓉已经去睡了,秦悦留着灯边打络子边等着于氏。
“娘,今日怎得如此晚?”秦悦见于氏一脸疲倦,忙去厨房给于氏端来了饭菜。
做了一整天的活,的确是有些累,于氏揉着额头道:“东街张员外家的闺女急着等陪嫁的绣品,这不整个绣坊的人都在赶这急单,不过等做完了,会额外多给我们发一百文钱。”
于氏的饭因一直温在锅里,倒是还热着,浇着肉汁的米饭配着青菜和红烧肉,味道真是好极了。
于氏吃完甚至还打了个饱嗝,接着才后知后觉的开始担心,闺女做的饭这么好吃,她都忍不住多吃了,这么吃下去家里不会被吃穷了吧……
她可得更努力的上工了,于氏暗暗给自己鼓劲。
秦蓉摇头,“娘,我不会放在心上的,只不过若是他日这两人再闹上门来,我却不会对他们客气,只是……娘你好像不太高兴。”
于氏叹了口气道:“想到之前……我们娘几个在那鬼地方,连饭都吃不饱,你爹连个屁都不敢放,今日他倒是舍得带人去食肆,想到成亲这些年我在秦家当牛做马,我心中就很是郁结。尤其是还连累了你们说亲,说起来这个世道,许多事本不是女子的错,但总是女子承担更多。”
当初为了一时意气,也是害怕三个闺女在秦家会被作践,这才凭着爱女之心,硬是找到了秦铁柱和江氏私通的证据,说定了和离,把闺女也带出了秦家。只是……到底因着她,闺女几个之后说亲便艰难了。
秦蓉见于氏伤心,忽然往于氏的嘴里塞了一块桃脯,然后笑着问道:“娘,好吃吗?”
于氏有些不解,不过还是点了头,“酸酸甜甜的,很是鲜美。”
“娘,若是你不带我们离开秦家,这桃脯,我和妹妹们这辈子有没有机会吃到都说不好呢。这桃脯在铺子里卖十五文一包,从前在秦家,我和妹妹们偷偷制了桃脯想要去卖了钱,给娘……买药,可谁知道秦莲直接就从我们手里抢走了,奶最后还要说我不好。那桃脯我做了许久,自己却是只舍得掰了一小块尝了个味。所以……娘,你没有错,以后的日子我们定能越过越好。至于亲事,若是这户人家介意,那即便是嫁了过去,也一样没好日子过。日子好坏最终都得靠我们自己,所以,娘,你就安心过咱们的日子,莫要担心了。”
于氏在听过了秦蓉的这番话,心里的怨气和一直以来的心结也都消散了不少。
人的确是不好太贪心了,她有这样的闺女,以后还会有更好的日子,她又何苦扒拉着过去的那点子事,徒惹自个儿伤心,也叫旁人担心。
夜深了,秦蓉回了自己的屋睡觉了,倒是于氏还坐在烛火前,捧着这桃脯一块又一块地吃着,隐隐绰绰的火光中好似还能瞧见于氏泛红的眼圈。
……
第二日,食肆打了烊,秦蓉便去了牙行挑人。张牙人同秦蓉已经有了点交情,所以这次,还是张牙人接待的秦蓉。
“秦小娘子,你说的事我记着呢。”张牙人笑着道。
秦蓉道:“张牙人,今日是为着别的事,我想要找一个跑堂、传菜的小二。”
“有什么要求吗?”张牙人问道。
“旁的要求倒也没有,只是最好是会简单的算术能结账的。”秦蓉道。
张牙人想了想道:“倒是有一个人还算合适,只是体力上要差一些,这小子名为陈树柏是住在西街小荷巷的,家中只母子二人,陈家小子原本一直在学堂里念书,可惜天有不测风云,陈家当家的走镖遭了难,镖局倒是给了些补偿,可是之后陈母大病一场,几乎花光了家中的积蓄,这学堂肯定是上不了了。现在他想做工攒些钱把家中的生计先应付过去,算术是肯定懂的,识字也没问题,只是年纪不大,体力也一般。”
“张牙人,我想见见人再决定。”
张牙人一见有戏,忙着人去陈家喊陈树柏。张牙人同陈父从前是旧相识,陈父离开之后,陈家就陷入了很艰难的境地,若是能拉陈树柏一把,张牙人还是很高兴的。
“得嘞!”
上菜后,朱少爷把每道菜都尝了一遍,再尝到烤鱼和小酥肉的时候,脸上的表情甚为陶醉。
“麻烦再给我来五份小酥肉!”
五份!其他学子都一怔,真的有那么好吃吗?可是,瞧着同窗吃的头也不抬,大家伙对视一眼忙问道:“小哥,干炸小酥肉能带走吗?”
于大嫂闻言忙去问了秦蓉,秦蓉早有准备,“能,油纸都有备着的。”
学子们在得知干炸小酥肉可以带走后,都十分高兴,食肆小,里头都已经没地站了,于是学子们统统站在了店的外头。岑娘子原本是想着来捧个场的,谁知道于家食肆已经被里三圈、外三圈的围了起来。
有那已经吃上干炸小酥肉的,吃得眉开眼笑的,好吃,太好吃了!
岑娘子没挤进去,于是只好回到了酒坊。
因着学子们的捧场,有不少路人也都被吸引了,纷纷进店买了干炸小酥肉,有那家底还算殷实的,索性坐下点了单,誓要尝尝到底是如何好吃的美食,竟然这个点排队就排了好长。
等秦蓉忙完了这一茬真正歇下来的时候,已是未时末了。大家都累得不行,所有备下的食材也几乎都卖完了,于是秦蓉就使了于小山去买了几碗馄饨。
今日必定是要提早歇业了。
晚上秦蓉也随便吃了一些,接着便坐在了灯烛前开始盘账。今日盒饭卖出了一百份,小酥肉出乎意料地卖出了三百三十份,堂食点单的大概是十五桌客人,秦蓉拿着算盘噼里啪啦一算,算上优惠的折扣成本,今日竟然也赚了三两半银子,当然了这只是算了食材成本,开食肆的投入以及人工是不算在里头的。
这里头最赚钱的还是堂食,小酥肉和盒饭虽然赚钱,但是主打的是薄利多销,卖了这么多盒饭加小酥肉,最后一盘,利润和十五桌点单的客人是差不多的。
今日是试营业,秦蓉觉得自己还得调整一下食肆的结构。
要做干炸小酥肉并不难,只是若是全由自己做了,那必然会怠慢了点单的客人,于小山负责卖盒饭,确实腾不出手再来炸酥肉,人还是不够呐……
于氏见秦蓉苦着脸,问道:“阿蓉怎么了?”
秦蓉无奈地说道:“感觉人手还是不够,等明日食肆里就只有我、小山、舅母和阿悦、阿怡,看今日的情形,我想专门再设一个窗口卖干炸小酥肉,全到我手上的话,真的忙不过来。可是,舅母要负责传菜和结账,阿悦要在后厨帮忙,好像确实忙不过来。”
于氏犹豫了一会儿道:“阿蓉,要不然娘来帮你?”
“娘不是喜欢在绣坊上工吗?”于氏这几个月绣艺精进了不少,现在于氏的绣品已经能卖得上价了,一副小的绣屏,于氏能卖上三到五两银子呢。
“那该如何是好呢……”于氏和绣坊的绣娘都相处得不错,她确实也想在绣坊多学一阵。
“要不然咱们雇一个跑堂、传菜的小二,然后让你舅母去炸小酥肉?”于氏问道。
秦蓉点了点头,“那我明日便去一趟牙行。”
于氏见秦蓉心里有数便放心了,今日白天在食肆发生的事她心中还是不太舒坦,倒不是对那狗东西还有留恋,纯粹就是因为今天是闺女食肆开张大好的日子,却被那两人给寻了晦气。
“阿蓉,今日之事……你莫要放在心上。”
李记绣坊的绣娘每月可以歇息一日,明日正好是于氏的休息日。傍晚,秦蓉一家子用完暮食后就坐在一起盘起了账。
秦蓉的民宿空间里有一个古色古香的精致的首饰盒子,她找了个借口说是从铺子里买的,便拿出来用了。
这妆匣是樟木的,共有两层。秦蓉目前只用了底下那一层。
于氏笑着道:“今日咱们来盘一盘账,娘先来。”
说着,于氏把手中的银钱都拿了出来,“这里一共有八百五十文,月钱一共六百文,剩下的二百五十文是我拿到的赏钱。”
秦悦道:“我第二个来!打络子共挣了一百八十文,哝,娘,这些都给你。剩下五十文是我替大姐干活,大姐给我的。”
于氏笑着道:“既是你大姐给你的,你便攒下来,以后也算是你的私房了。”
“好!”秦悦闻言更开心了,钱虽然不多,到底是可以由自己说了算的,有钱才有底气。
轮到秦蓉了,秦蓉把妆匣捧了过来,“这些日子,除了下雨的那几日,日日都出摊,去掉成本,一共赚了五两一钱银子,剩下的一两银子是卖虾粉、咸笋挣的,还有二百五十个铜板是接了白老爷点的单挣的。这一个月一共是挣了六两银子并三百五十文。匣子里有五两八钱银子,少掉的银钱就是家里的花销。”
秦蓉挣了钱向来也不亏待自己,所以,这些日子家中的伙食是很好的,眼看着一家四口每一个的脸都圆了一圈。
秦怡听着秦蓉的话还没有什么感觉,但是于氏和秦悦可真真是瞪大了眼睛,“挣这么多!”
秦蓉笑着道:“不算多了,我想着等以后攒够了钱还是得盘个铺子,摆摊还是太看老天爷的脸色了,若是下了雨,那食材就得浪费了。”
闺女能干,于氏很是欣慰,“阿蓉说得对,这些银钱是你自己挣的,既然是要盘铺子,你就都自己留着吧。”
于氏这么说是有道理的,家里这些日子吃的喝的都不差,母女四个眼看着气色都好了不少,秦蓉每日起早贪黑极为辛苦,这些钱既是她自己挣的,还承担了家中的大部分花销,她就不应该再让闺女上交这些银钱了。
再一个,秦蓉的年纪眼看着就要议亲,家里的情况说不得亲事还是有些艰难的,多攒些银子,无论怎么都是好的。至于另外两个闺女,总归是还没那么着急,她还能再多攒些嫁妆银子。
母女几个盘完了银子又说了一会儿话就去睡了,明日秦蓉要同于小山兄弟俩个上山,也早早的去歇息了。
郊外的野山离镇上还是有些距离的,秦蓉心里记着事,起得也早,她打算做些葱包烩带去野山上吃。
春卷皮和油条、鸡蛋等食材都是昨晚就准备好的,直接拿来摊就行了。
秦蓉在炭炉上架了一块薄薄的石板,她在这个时代没买到平底锅,所以就让于大舅去河边给找了一块石板来。
待石板烧热,秦蓉在石板上倒油,先把炸好的油条再煎热,接着再加油,油热后把春卷皮平摊在石板上,打上一个鸡蛋,用筷子摊平,嫩黄的鸡蛋融合在了乳白色的春卷皮上。
秦蓉的动作非常快,加油条,刷甜酱、刷辣酱一气呵成,接着把春卷皮对折,用锅铲压平,几次之后,香喷喷的葱包烩就出锅了。
秦蓉不太爱吃葱也就没加葱,她一气做了二十多个葱包烩,用油纸包了十个放到了背篓里,剩下的则温在锅里盖上了盖。
为了上山,秦蓉特地去杂货铺买了一个水囊,在水囊里灌上了热水之后,她的准备工作才算做好。
此时天色还是黑蒙蒙的,秦蓉背着背篓去了码头,于小山和于大山已经在码头等着了,“阿蓉,咱们走吧。”于大山和于小山带着秦蓉坐上了牛车。因着路程有些远,他们打算坐牛车去,野山山脚附近有一个歇脚的茶肆,因着来往的人多了,自然就成了驴车、牛车的一个落脚点。
同车把式约定好了回去的时辰,秦蓉这才同于大山兄弟俩往野山里去。
“这是我做的朝食,你们尝尝。”到了山脚,秦蓉把葱包烩分给了于大山和于小山。
于小山在牛车上就闻到秦蓉背篓里的香味了,只是在车上也没好意思问,这会早就馋了,他接过了葱包烩,咬了一大口。瞬时鸡蛋味和酱香味瞬间冲击了味蕾,唇齿留香。于小山迫不及待地又咬了一口,这才尝到了油条的嚼劲,“香,太香了,姐,这是什么?”
“这是葱包烩。”秦蓉笑得眉眼弯弯。
于大山同秦蓉接触的少些,性子也有些拘谨,只是在咬下葱包烩的第一口,那拘谨就不见了,他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这葱包烩也太好吃了!
三人在山脚吃了一些东西,歇息了一小会儿后,便开始往山里去。
三人到那片野竹林的时候,已经天光大亮。
于大山和于小山放下了背篓,拿起工具就要挖笋,秦蓉就在竹林不远处转转,她在这里瞧见了不少荠菜和马兰头。
马兰头已经有些老了,荠菜却还算嫩,秦蓉蹲下身子就开始挖野菜。把身边的一片野菜挖走后,秦蓉又往另一边走,地上有不少菌子。秦蓉一边走一边拣,没一会儿便拣了一小筐菌子。
秦蓉没想到这野山上还有如此多的菌子,菌子晒干之后磨成粉也是一种很不错的调料。
秦蓉甚至在这里发现了一片野生的香椿,香椿可是好东西,香椿拌豆腐、香椿炒鸡蛋、凉拌香椿、香椿卷饼,可以凉拌、可以腌制、可以炒制。
采摘香椿耽搁了一些时间,秦蓉才把摘下来的香椿在背篓里码好,于小山就寻来了,“姐,我们那淘得差不多了。”
“好,我们这就回吧。”
“没想过。”秦蓉道。
秦悦认真地说道:“阿姐,你该考虑考虑了,女子的亲事很重要。”
秦蓉发现秦悦对成亲这件事特别执着,她有点好奇秦悦到底是怎么想的,“阿悦,你还小呢……为何想那么远?”
秦悦低下了头道:“阿姐,我想有个属于自己的家。”
秦蓉有些诧异,“嗯?什么?”
秦悦叹了口气道:“阿姐,从前在秦家村,爹不管我们,爷奶又看不上我们,动辄就是打骂。有一次因为二叔一家子,你被阿奶罚不许吃饭,我偷拿了馒头给你吃,还被秦莲一状告到了阿奶面前。爹不仅不帮我们,索性还躲出去了。娘挡在我前头,结果还被阿奶打了。那个时候我就想,若是有一个自己的家就好了,穷一点也没关系,我可以和未来的相公一起努力,就像玉莲姐一样。”
秦蓉没想到秦悦竟然是这样想的,“阿悦,娘也嫁人了,日子有变得更好吗?”
秦悦愣住了,她有些疑惑了,是啊,娘的日子有变得更好吗?
秦蓉拍了拍秦悦的肩膀道:“阿悦,家之所以是家是因为人,至于嫁人也许会让你变得更好,也有可能让你变得更坏,所以,有没有家重要的还是自己不是吗?”
秦悦虽然还有些疑惑,但是脑子里有什么似乎是通了,“阿姐,我再想想。”
“嗯,你再想想。”秦悦毕竟不是现代人,秦蓉不能要求她拥有现代人的思想,而且古人的智慧其实是顺应时代的。
……
回到外祖家时,人都已经到齐了,于老娘把绿豆糯米糕摆了盘端了出来,“这是阿蓉做得绿豆糯米糕,咱们今儿个一块尝尝。”
平日里糕点铺子的糕点卖得都不便宜,不到过年于家很少有闲钱去买糕点来吃。秦蓉的绿豆糯米糕做得十分好看,摆在盘子里叫人都舍不得下口。
于老爹平时很少吃这些,在众人的注视下他伸手捏起了一块绿豆糯米糕往嘴里送,甜而不腻还带着牛乳的香味,口感又软糯又香甜,一块下去唇齿间都带着甘甜。没想到自己的外孙女竟然有这般好手艺,以后的日子算是不愁了。
“好吃!快,都吃!”于老爹笑得十分慈爱。
众人闻言都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块吃,于老娘年纪大了就爱吃点软糯的东西,这会更是吃了一块又忍不住再拿了一块。
“阿蓉的手艺比糕点铺子的还要好!”于老娘赞道。
秦蓉微微勾起唇角,有时候幸福就是很简单很简单的事,此刻她觉得格外的温馨。
从外祖家出来,天已经黑了,好在夜市也开了,此时的街上十分热闹。于氏牵着秦怡有些怀念地道:“娘小时候常常央了你们大舅带我到河边玩呢,这个时候的码头可热闹了,画舫点灯之后,就有不少提着篮子叫卖吃食的小哥儿。”
“娘,我给你买了东西。”秦蓉原本想回到家再送簪子的,不过她觉得眼下就是最好的时候。
“是什么?”于氏好奇地问道。
秦蓉笑着从怀里取出了银簪,“娘,好看吗?”
于氏在见到簪子的那一瞬,眼眶瞬间就红了,“阿蓉,这簪子很贵吧,比我成亲时你爹给买的还要好。”
“自然是要好的,日子当然是越过越好,娘喜欢就好。”秦蓉说着就帮于氏戴上了银簪,于氏欢喜地跟个小姑娘似的。
“谢谢阿蓉,娘很欢喜。”于氏郑重地同秦蓉道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