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非主流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雷雨不是雷语2(我也是我)前文+后续

雷雨不是雷语2(我也是我)前文+后续

A逆水行舟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夜的劳动。我和妹妹,也不得已加入这场劳动大军之中,跟着父母吃住在田间地头,最怕的还是晚上,因为晚上的野外,蚊虫特别多,根本不可能会睡好觉,更别提按时按点的吃饭了,那个时候,都是母亲提前做好一天的饭菜,然后带到麦田里,就着白开水开吃,我俩吃不下的时候只能忍饥挨饿,等着母亲啥时候回去再给我们单独做点吃的。收割完的麦子,再经过人工,一趟趟装载到很大的场面子里,铺展开来,然后套上父亲的老黄牛带上石磙,开始慢悠悠的一圈圈碾压,最后翻挑出麦秸秆,这些翻挑出来的麦秸秆,都会拉回到院子里垛起来,作为烧火做饭的主要来源。留下来的麦子再进行一番的风吹日晒,就可以装袋收仓了,留下足够的口粮,剩下的基本上都会第一时间卖掉,所以刚开始整个收麦子的过程特别漫长...

主角:抖音热门   更新:2025-02-01 14:2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抖音热门的其他类型小说《雷雨不是雷语2(我也是我)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A逆水行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夜的劳动。我和妹妹,也不得已加入这场劳动大军之中,跟着父母吃住在田间地头,最怕的还是晚上,因为晚上的野外,蚊虫特别多,根本不可能会睡好觉,更别提按时按点的吃饭了,那个时候,都是母亲提前做好一天的饭菜,然后带到麦田里,就着白开水开吃,我俩吃不下的时候只能忍饥挨饿,等着母亲啥时候回去再给我们单独做点吃的。收割完的麦子,再经过人工,一趟趟装载到很大的场面子里,铺展开来,然后套上父亲的老黄牛带上石磙,开始慢悠悠的一圈圈碾压,最后翻挑出麦秸秆,这些翻挑出来的麦秸秆,都会拉回到院子里垛起来,作为烧火做饭的主要来源。留下来的麦子再进行一番的风吹日晒,就可以装袋收仓了,留下足够的口粮,剩下的基本上都会第一时间卖掉,所以刚开始整个收麦子的过程特别漫长...

《雷雨不是雷语2(我也是我)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夜的劳动。我和妹妹,也不得已加入这场劳动大军之中,跟着父母吃住在田间地头,最怕的还是晚上,因为晚上的野外,蚊虫特别多,根本不可能会睡好觉,更别提按时按点的吃饭了,那个时候,都是母亲提前做好一天的饭菜,然后带到麦田里,就着白开水开吃,我俩吃不下的时候只能忍饥挨饿,等着母亲啥时候回去再给我们单独做点吃的。

收割完的麦子,再经过人工,一趟趟装载到很大的场面子里,铺展开来,然后套上父亲的老黄牛带上石磙,开始慢悠悠的一圈圈碾压,最后翻挑出麦秸秆,这些翻挑出来的麦秸秆,都会拉回到院子里垛起来,作为烧火做饭的主要来源。留下来的麦子再进行一番的风吹日晒,就可以装袋收仓了,留下足够的口粮,剩下的基本上都会第一时间卖掉,所以刚开始整个收麦子的过程特别漫长。不记得啥时候了,我父亲开始用上了手扶拖拉机,再后来又换成了四轮拖拉机,半机械化半人工的模式,大大加快了夏收的整个进程。大型联合收割机的出现,让整个节奏出乎寻常的迅速,一块地十几分钟就完成了从收割到装袋的全过程,反而是秋收的过程倒显得相对时间有点长了。收完麦子之后,紧接着就要犁地种秋庄稼了,还是父亲的那头老黄牛,套上绳套吆喝一声,扬起皮鞭在空中来一个炸响,然后老黄牛习惯性的头一低就开始犁地和耙地的节奏了。渐渐的半机械化工具的大面积使用,也导致了我父亲的老黄牛彻底失业了,最后就再也没见到它了。

夏天总会让人有种莫名的喜悦,可能是好玩好看的东西太多了吧。绿树成荫的小道,鸟语花香的树林,各种小动物的集体出动,赏心悦目的场景随处可见。但是,唯一让人讨厌的,就是麻雀,难道是遗传了“破四旧”的思想,反正我父母也不太喜欢麻雀,总感觉这家伙一无是处,尤其是打完粮食晒麦子的时候,主要防范的就是这个麻雀,又机灵又迅速飞得还很快,都是成群结队的,赶也赶不走,撵也撵不完,然后我们就开始想方设法的,看看能不能逮上几只,好像有点杀一儆百的意味,最简
术活,不但种菜需要技术,搭建也需要技术,前低后高的朝南布局,泥砖砌成的墙垛,架上错落有致的横梁,再钉上超厚实的透明塑料膜,然后还有相同规格卷起来的草垫子,每天的工作就是,早上起来站在高处,拉着草垫子两边的绳子,一点点的卷起来,晚上需要把草垫子再放下去盖在透明的塑料膜上,就这一拉一放,也是个技术活,拉不好的情况下,歪歪扭扭的显得特别的难看,放不好的情况下,肯定都盖不严,影响整个大棚,还容易冻伤蔬菜。

冬天快乐的来源,好像是有限的,除了一面热一面冷的烤火,还有打麻将、推牌九,不过,那些都是大人们的玩具。要说影响最大的事件,那还得是赶大会,有些地方,称之为庙会,那个时候,我们那儿,冬天一般都有三天的大会,就是唱大戏的那种,什么卷席筒了,杨家将了,朝阳沟了,各种豫剧、曲剧、黄梅戏了等等。反正我也不咋看,就是凑个热闹而已。这个时候,也是很多小吃,小玩意,还有其他很多日用百货,集中销售最好的时节。就像现在许多知名的旅游景点那样,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只觉得好玩无关其他,而且还是不买东西的那种。像那样的大戏台,都是用专门的工具和专业的道具,搭建起来的,下面全部是又高又大的木桩,上面再安装一些雕龙画凤的建筑装饰,还有四周各种的帷幔,就像现在开封王婆招亲说媒时搭建的那种戏台子。当时我们村上也有一家专门唱戏的,据说好像是祖传,一年四季成年累月的在外面演出,不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和经济条件的提高,再加上各种新媒体的不断涌现,现在的他们,早已经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停止歇业、洗手不干了。

要说最重要的,那当然是过年咯。有时候,我就觉得,我妈妈好像不只是为了过年,好像是为了过好全年,因为她每年春节的时候,都会采购一大批的肥肉,就连各个肉块上的部分肥肉都不放过,然后都放在一起开始炼油,一次都可以把全年要用的油,全部给炼好了,最后装到各种瓶瓶罐罐里,一点点的慢慢吃。过年烧
纸的过程,还是最具仪式感的,隆重而又庄重。堂屋正对门口的大长条桌子上,都会规规矩矩的摆满各种贡品,大馍、枣花、烟酒、水果等,还要点上六盏高台蜡烛,厨房的老灶爷,偏房的财神爷,也都是摆好贡品,分别点上两盏高台蜡烛,然后等我妈妈煮好类似于元宝的扁食,并且按照一个碗里四个扁食,盛好放在灶台上,时辰一到,我父亲就开始每次只端两碗,分别进行念念有词的烧纸,烧纸也都是一沓沓提前准备好的,听着好像是先敬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然后再端回厨房,重新换两碗,再次烧纸,接下来就是敬请列祖列宗了,堂屋做完去厨房,敬请老灶爷,最后是偏房的财神爷,我和妹妹,都是跟在父亲后面,每次都跪下磕个头。这个过程做完,紧接着就是放响长挂鞭炮。第二天凌晨,早起再做一遍,然后开始去到田野里,各个坟头进行烧纸放炮,敬请祖上回家过年。

那个时候的冬天,最让人难以忍受的,还是手脚冻疮,冷的时候疼,热的时候痒,总之就是,非常的难受。不过,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都二次翻新盖了楼房,家家户户也添置了很多的家用电器,冰箱,热水器,空调,洗衣机,村村通工程,不但通了电又通了水还通了路。曾经出现的情况,可能现在已经不复存在,曾经想要的,可能现在已经不再需要,曾经梦想拥有一双驰骋冰天雪地的皮棉鞋,也随着时间的变化,空间的转移,显得就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立足当下,面向未来,重新出发!


1,春暖花开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那个时候,每天早晨我不是在母亲的叫喊声中醒来,就是在全村公鸡不间断的打鸣声中醒来。而我的父亲每天都是雷打不动的,早上一起来就带着他的视如珍宝的用了很长时间的收音机,里面播放着永远都停不下来的戏曲,然后就开始了下地溜弯,看看地里的麦苗情况长势如何,走走停停看看再检查一下,基本上大概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回来后刚好我母亲也做好了早饭。有时候,我也会带上我的小狗,跟在父亲的后面,假装像我父亲那么专业的样子,也很认真的进行了查看一番,不过我在意的还是路边泛黄的小草是否发了芽,村头的小树林是不是还有什么小鸟,南边的小河什么时候解冻可以摸鱼了。那时候的早上,雾气很大很浓,所有物体的表面都是晶莹剔透的露珠,很纯粹很清爽的那种,让人感觉到,没有一点压迫感和厚重感,完全可以畅快淋漓的呼吸,走起路来也很轻快,不需要有任何的担心,即使前面的路看得不够清楚。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一直走到村头南边的小河旁,看看河边的冻土是否有了一定的酥软,然后再看看河里的冰,哪些地方是不是已经开始变薄开裂了。不像现在的雾霾,很难受很沉闷,必须要戴上口罩,不然会影响到呼吸系统。

我们家好像一开始就分工明确的样子,我父亲主要是喂他养的几头猪仔,还有一头老黄牛,我母亲除了喂好我们,还要喂她养的几只鸡,而我不但需要照顾好我的小狗,有时候还需要牵出去放放父亲的老黄牛,说实话我真心的不喜欢放牛,太没意思了。就我妹妹啥也不需要干,而且她就喜欢跟在妈妈的后面,挨家挨户的串门,好像妈妈的小尾巴,总是甩不掉,而我妈妈手里一直拿着的,好像永远都做不完的放不下的“千层底”,有的时候就坐在家门口,不抬头也不咋说话,但是手里的活却永远不会停下来,我妹妹就在她的身边,自顾自的玩耍了起来。所以说,吃完早饭,我的父亲就开始忙活他的那些猪仔了,先是清理好猪圈,再进行冲洗一番,然
单的办法就是支一个箩筐在麦堆上,在下面作为支架的木棍上绑一个长长的绳子,绳子的一头拉在自己的手里,一旦有麻雀进入,一拉就盖上了,总之十有八九逮不住,即使被逮到了,这家伙也养不活,基本上都是死翘翘,因为它对人类的喂食不吃不喝,好像很坚强的样子,最后的结果就是壮烈牺牲。看场子这活,一般情况下,非我莫属,然后我就带上我的小狗,履行职责似的巡视我的工作场地,坚决捍卫我的一亩三分地,跟麻雀战斗到底!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也失去了这份重要的“工作”,但是那些不可名状的回忆,却始终占据着内心!

3,一夜知秋

秋高气爽、心驰神往,踏遍花草人年少,这边风景独好。知了的鸣叫,群飞的大雁,天空的浮云,此情此景,引人入胜,再难寻觅。没有太多嘈杂的声响,也没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更没有迷茫焦虑的彷徨。有的只是默默的耕耘,有的只是辛勤的劳作。我的父母,每天从睁开眼的那一刻,一直在进行着重复性的劳作,一干就是几十年,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那儿,秋季的农作物,一般都有花生、苞谷、高粱、芝麻、大豆之类的,而且生长周期短,一天一个样,长得比较快,所以这个期间,经常性的要不断的薅草、锄地和打药。所以,这个时候,基本上也都是全家总动员,我是样样精通,啥都会啥都干不好的那种。一般情况下,苞谷和高粱地里需要薅草,花生、芝麻、大豆地里,需要锄草。拎个小锄头,早上干一会,晚上再干一会的早出晚归,因为中午天气太热,温度过高,容易中暑,所以只能选择这样。不过,要是碰上星月齐明的夜晚,大家伙就接着干。顺着田垄一锄头下去就是一条长龙,不过,难免有时候会殃及无辜,毁坏了部分庄稼。这个时候,我父母就开始让我哪凉快哪待着去吧,不过,这正是我想要的结果。

那时候,秋收的过程,也是非常的让人难以忍受,主要是时间太过于漫长。不过想想父母,几十年如一日的这么干,也从来没有任何的怨言。现在的情况,简直好的太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