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林晓林福财的其他类型小说《家乡溪水漫过录取通知书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纯爱吃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1桃花溪涨水的那天,山风骤起,桃花漫天。林晓跪在溪边的鹅卵石上,双手颤抖地摊开一张泛黄的纸页——那是她藏了整整七天的江城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已经被溪水浸湿,纸边卷起,红印微褪,但“江城”二字仍像铁印一般扎在她心口。她用弟弟丢下的旧毛巾小心擦拭着那张通知书,像是在擦拭她整整十年的梦。“林晓!”林福财的吼声,像一声闷雷,在溪畔炸响。林晓猛地回头,林福财已经拎着柴刀站在山坡上,脸上的青筋如同裂开的树皮。“你把这东西藏哪儿了!”他一步步踏下山坡,脚踩得草根碎裂,“老子不是说了,女娃识什么字?你还敢给我考什么狗屁大学?!”林晓下意识将通知书往怀里藏,却被一把夺了过去。“啪!”纸张在男人粗糙的手中发出撕裂声。“别碰它!”林晓扑上去,抓住父亲的手...
《家乡溪水漫过录取通知书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1桃花溪涨水的那天,山风骤起,桃花漫天。
林晓跪在溪边的鹅卵石上,双手颤抖地摊开一张泛黄的纸页——那是她藏了整整七天的江城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已经被溪水浸湿,纸边卷起,红印微褪,但“江城”二字仍像铁印一般扎在她心口。
她用弟弟丢下的旧毛巾小心擦拭着那张通知书,像是在擦拭她整整十年的梦。
“林晓!”
林福财的吼声,像一声闷雷,在溪畔炸响。
林晓猛地回头,林福财已经拎着柴刀站在山坡上,脸上的青筋如同裂开的树皮。
“你把这东西藏哪儿了!”
他一步步踏下山坡,脚踩得草根碎裂,“老子不是说了,女娃识什么字?
你还敢给我考什么狗屁大学?!”
林晓下意识将通知书往怀里藏,却被一把夺了过去。
“啪!”
纸张在男人粗糙的手中发出撕裂声。
“别碰它!”
林晓扑上去,抓住父亲的手,指甲抠进他的手背。
林福财猝不及防,怒吼着反手将她推入溪水。
冰凉刺骨的水流将她裹住,滚石刮过她的手腕,一块溪石割破皮肉,血顺着手腕蜿蜒而下,滴在水面上,一点一点,染红了飘起的那行字——江城师范大学。
她顾不上疼,爬起身时,通知书残页已顺水飘走。
“它不能走!”
她咬牙,朝着溪水扑去。
林福财抬脚要拦,被一块石头砸中肩膀。
“别碰她!”
陈强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手里还握着刚丢出的石块,眼神死死盯着林父,像一头年轻的困兽。
“她的命,不是彩礼能换的。”
林福财愣了一下,继而嗤笑出声。
“你倒会说话,你是不是以为老子不知道,是你教她偷看你弟的课本,是你陪她半夜去邮局寄报考表?
你这没骨气的东西——”他猛地转头,从竹筐里拎出一根红绳缠着的牛鼻环,“你看清楚,这是木匠家送的礼——一头牛,明媒正娶换她回去做媳妇!”
陈强怔住。
他做梦都没想到,林福财居然提前一天把彩礼收了。
林晓已从溪水中爬起,半边身子湿透,通知书的一角被她死死握在掌心,纸张浸血,早已模糊不清。
她拾起镰刀,那是洗衣时带来的,如今像是一把最后的骨气。
她将刀锋抵在自己脖颈上,目光灼灼:“要我嫁过去,就先从我脖子上踩过去。
柔又坚定的女孩,叫柳彤。
“有很多像你一样的女孩,在山里、在镇边、在流水线,每一个人都不是孤岛。”
林晓第一次觉得,她并不孤单。
课后,她被柳彤叫住。
“你的眼睛很亮,像见过很多黑。”
“你愿不愿意留下来,成为志愿者?”
林晓顿了很久,然后点头。
她签下一张表格,在“角色”一栏填上了三个字:“反拐者”。
——一天,林晓在夜校图书角翻书,无意中发现一本旧练习册,夹着一支钢笔。
她手指一颤,取出钢笔。
笔尖上,有她熟悉的雕刻:“晓”。
那是陈强的笔。
她瞬间红了眼眶。
笔记本上写着:“如果你看到这支笔,就说明你成功了。”
一页页翻过去,是密密麻麻的字。
“林晓,你一定要出去。”
“哪怕你恨我,我也要你活成你想要的样子。”
“等你回来,我会带小林来看你。”
那天夜里,林晓在练习册最后一页写下回复:“我还没回来,但我会来。”
——几日后,陈强带小林去溪边玩。
溪水仍然冰凉,桃花瓣随水漂流。
他在溪石缝隙中,捡到一张褪色的纸。
是通知书的残页。
上面有一滴干涸的血迹。
他翻到背面,赫然看到一句新刻上的字:“我在江城等你。”
——林晓回到租屋,拿出那块母亲当年塞给她的银镯。
她用小刀在里面刻下一个字:“归”。
——陈强此时正打开电脑,点开一个文件夹——文件名是《陈氏宗谱-原始版本(扫描)》。
其中一页赫然显示:“女丁得入谱,男女共承宗。”
他瞳孔一缩。
——他意识到,他们被困的不是祖宗的意志,而是后人伪造的枷锁。
而枷锁,是可以砸碎的。
4十年,是一场长梦。
梦醒时分,她已不再是那个只会逆水而游的小姑娘。
——江城市中心,“五月雪女性援助中心”门前人来人往。
林晓站在玻璃门口,整整十秒没有推门。
她低头看着左手手背的那道旧疤——十年前,为了那张通知书留下的。
这道疤,她留着没去治,一直提醒自己:从哪里被割伤,就从哪里站起来。
屋内,一群年轻的女孩正在接受缝纫培训,操作缝纫机的声音如同河流冲破土壤。
“林晓主任。”
助理小蒋递来一份文件,“这是‘桃花溪女性成长基地’
的初步申请批文。
省妇联已经批了,你要不要亲自去一趟?”
林晓接过文件,心微微一震。
十年了。
她又要回去那个只在梦里出现的地方——桃花村。
——桃花村变了。
通了路,盖了楼。
村口的那条老铁路终于延伸到了溪边,小林每天坐着陈强改造的木马等着火车汽笛响起。
“爸,老师说你是第一个让女儿上学的男人,你真厉害。”
<陈强笑着蹲下,把她的小书包背好:“厉害不厉害,等你以后有了选择权,再说。”
他没告诉小林,那条铁路,是林晓申请项目时亲自写进交通配套建议里的。
他也没告诉她,自己电脑里藏着十年前烧掉族谱前的扫描件,每天都会翻出来看一遍。
那天,他在祠堂废墟下重新找到了那块溪石。
“我要出去”。
他用手抚着那句话,仿佛还能听到林晓当年怒吼的声音。
——林晓回村那天,天空灰蒙蒙的,细雨缠绵。
村民们偷偷围观这个“回来的女人”,有嫉妒,有恐惧,也有些未明的敬意。
林母迎她时,手指已然变形,却牢牢握着林晓的手。
“我早知道你会回来。”
林晓把她搀进屋,跪下,从背包中取出一样东西。
那是银镯子。
林母眼角一热:“你还记得这玩意?”
林晓轻轻转开镯圈内壁——里面,是她新刻的一个字:“生”。
“我活下来了,娘。
我现在,要帮更多人活下去。”
——教学基地正式挂牌。
林晓开课第一天,站在讲台上,看见第一排的小林举起一张泛黄的复印件。
“老师,这个‘师’字为什么是红色的?”
林晓一怔。
她接过那张纸。
是她当年的大学通知书残页,血迹早已干涸,但“江城师范大学”几个字却依旧清晰。
那一刻,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
她抚摸着那道血痕,声音颤抖:“那是我第一次知道,知识可以让人流血,但更可以让人不再流血。”
——晚上,陈强独自来见她。
他站在基地后院的桃花树下,手里捧着那块刻着“我要出去”的溪石。
“你还回来,我知道你会。”
林晓没有正面回应,只指了指他怀里那块石头:“你把它留着这么久?”
陈强点头:“我一直觉得,溪水会流出去,哪怕要绕一万年。”
他低头,从包里掏出一只香
徽章:“助力·她行”。
他的左手拿着一本薄薄的新族谱,第一页写着:“陈氏第九十九代谱修,男女皆可入谱,皆可成家。”
他不再是那个躲在柴房的少年。
他是桃花村第一个公开支持女儿读书的父亲,是林晓项目的第一个志愿者,也是族谱重修发起人之一。
而那本族谱,如今即将作为展品进驻省博物馆。
不是因为它的历史悠久,而是因为它见证了一个群体,从沉默走向觉醒。
——列车发动前,林晓做了简短发言。
“我曾以为自己可以逃出去,后来才知道——如果我一个人逃出去,我还是输。”
“我想让你们知道,知识和勇气,是不可以被藏在祖宗规矩里、血脉权力里的。”
“从今天开始,你们每一个人,都是溪水。”
“你们可以流出山,最终流入大海。”
——车厢里,小林坐在窗边,望着桃花溪越来越小的轮廓。
她用手指着远方,问:“妈妈,海是不是比溪水更宽?”
林晓轻轻握住她的脚丫,那脚丫没有被裹过,也没有穿错号的鞋。
她笑着说:“海很大,但更重要的是,你有了自己选路的权利。”
她看着窗外,一道长长的铁轨在晨光中延伸向远方。
十年前,她是坐在煤车上逃出来的,连名字都不敢提。
今天,她坐在前排,带着她们出发,用真名登上车票。
——夕阳西下。
村头,陈强重新立起的祠堂碑文前,多了一句刻字:“女丁入谱之始,桃花溪改流之时。”
而林母——那位曾经因断指而沉默的母亲——正领着另一批村妇坐在课堂里,学着写自己的名字。
她的笔很慢,但她每一笔都写得稳。
“林——英。”
她自言自语:“我是我,不是某人的谁。”
——列车穿山越岭,最终抵达江城。
车门开启的那一刻,林晓回头望了一眼那条通向村庄的轨道。
那里有她流过血的过去,也有她点燃火的现在。
但从今往后,她不再孤单。
她知道,溪水终将向海,而她已经成为那一滴滴汇聚的浪花。
灰罐。
“这是族谱的灰,我没真烧光。
还有这个——”他打开笔记本电脑,显示出一张扫描页:《陈氏宗谱》原始版本。
“你看,最早的族谱,其实女丁可以入谱。
后来不知是谁,在那页后面加了一条。”
林晓看着屏幕,许久才道:“你想做什么?”
陈强深吸一口气:“我要恢复它的原样。”
“我已经联系了博物馆,族谱灰和扫描件都捐过去。
他们会立个碑,碑上有一句话——”他抬头看向她:“男女皆可入谱,皆可成家。”
林晓静静地看着他,终于点头。
“你做得很好,陈强。”
“但我不会跟你走。”
陈强笑了:“我知道。
我这次来,不是求你回头,是想问你——”他递上一张志愿者申请表:“我能不能和你一起,把更多人送出去?”
林晓签下自己的名字。
“可以。”
“但路很长,你准备好了吗?”
陈强点头:“我女儿说,火车的声音像自由。
我想,让更多人听见。”
——火车鸣笛,首批女孩在林晓的带领下准备离村。
小林趴在窗上问:“妈妈,海是不是比溪水更宽?”
林晓微笑:“海很大。
但更重要的是,你有权利去看。”
——她将那块“我要出去”的溪石抛入溪流,溪水带着桃花瓣,将它缓缓推向远方。
远方,有海,也有更多等待破晓的人。
5晨雾未散,桃花溪边响起了汽笛。
那是一列特别列车——“江城—桃花村”,由省里与市里联合支援,为“女性成长基地”量身定制的通学专列。
林晓站在月台边,身旁是一群穿着干净校服、背着书包的女孩。
她们排着队,脸上带着些许紧张,也带着期待。
小林牵着林晓的手,抬头问:“老师,我们真的可以去江城吗?”
林晓蹲下来,帮她理了理肩带:“不止可以,你还可以去更远的地方。
海、城市、大学、舞台——你想去的地方,脚都能带你到。”
她没有告诉她们,那块刻着“我要出去”的溪石,已经被她投进了桃花溪。
她想让那块石头,沿着水流,穿越山谷,最终抵达大海——像她一样,走过了这条漫长的“觉醒之路”。
——陈强站在人群后,抱着小林的书包替她排队。
他身上的夹克是林晓曾在援助中心留给志愿者的统一款,胸口别着
最新评论